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套管法大直径长钻孔桩的施工工艺及检测评估方法;分析了此类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桩基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补强)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基本原理,对工程中常见的缺陷桩,结合实例分析缺陷在桩身浅部、中部和深部时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特征。一般浅部缺陷反射波比深部缺陷反射波明显,且浅部缺陷反射常有多次反射出现;当以低频重锤激振时,浅部缺陷桩的低应变反射波实测波形表现为宽峰或者低频振荡曲线,如用高频小锤轻敲则可以检测出断桩部位,用轻的刚性锤激振时,出现多次等间隔或下拉式等间隔振荡峰;桩身中的离析、断裂、夹泥和桩身缩径的反射波形大体一致,据此难以确定缺陷性质,应结合波形特征、桩的类型、施工工艺、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判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设备精度、地层特性等因素影响,在旋喷、提升过程中,超高压旋喷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直径缺陷和垂直度缺陷。为研究具有几何缺陷的超高压旋喷桩在暗挖地铁车站工程中的止水效果及适应性,以北京地铁3号线石佛营站3号施工竖井为例,研究几何缺陷对超高压旋喷桩止水效果的影响。基于旋喷桩成桩质量检测结果,归纳总结超高压旋喷桩的几何缺陷规律:旋喷桩直径服从平均值为1.1 m,标准差为0.11 m的正态分布,倾斜角度服从平均值为0.003°,标准差为0.3°的正态分布;倾斜方位角在[-180°,180°]内服从均匀分布。根据旋喷桩几何缺陷规律,建立三维缺陷计算模型,分析不同缺陷对旋喷桩止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旋喷直径和咬合厚度相同时,4种模型渗流量排序为双缺陷模型>直径缺陷模型>垂直度缺陷模型>无缺陷模型。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超高压旋喷桩“临界咬合厚度”概念,为合理设置旋喷桩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钻孔灌注桩以泥浆护壁法为主,使成桩工艺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如桩底沉渣较难清理干净,且易产生压缩变形,并大大弱化桩端承载力;桩侧泥皮过厚对桩承载力的影响),导致桩端阻力与侧阻力显著降低。提高桩承载力,残少桩的沉降量。桩端注浆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后压浆灌注桩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坚  李敏 《铁道建筑》2006,(12):73-75
通过对后压浆灌注桩和普通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对比,探讨后压浆对灌注桩的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持力层受力状态的影响,表明后压浆灌注桩明显地提高了桩的承载能力,减小了桩的沉降。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座大桥主墩其中之一的2.8 m直径桩成桩后出现质量缺陷,采取高压旋喷注浆及孔口挤压浆的联合灌浆法对缺陷桩进行加固补强处理,确保了桩基承载力的要求,减小了经济损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站洞内围护桩施工为例。通过桩底注浆试桩试验以及对施工关键技术的控制,阐述围护桩长度的确定和施工要点,对城市地铁洞桩法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区大直径钻孔桩缺陷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珠三角软土地区采用旋喷帷幕、高压水切割、气举返渣、高压注浆处理软土地区大直径钻孔桩桩身缺陷的施工技术,为Ⅲ类桩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列举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试验实例,通过分析静载试验中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的表现,佐以其他方法的验证,论述了缺陷桩在静载试验中的表现;表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需辅以其他检测手段;提出了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管桩、后压浆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试验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结合武黄城际铁路湖北地区岩溶发育地质条件,对桥梁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的溶洞处理进行了论述,溶洞处理采用了预注浆和回填造壁法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缩短了钻孔桩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