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近距平行跑道隔离运行下的跑道容量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而运行潜力更大的相关进近模式下的跑道容量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借鉴国外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的运行理念,根据近距平行跑道运行的管制规定,通过引入符合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的时序图,构建相关进近模式下近距平行跑道的两种主要运行模式的容量模型.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关键参数包括机型比例、相关进近航空器之间的斜距对跑道容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准确把握了运行特征,计算结果对空管运行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及延误水平计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精确评估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及其延误,建立了符合实际运行特点的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时空图,借鉴经典单跑道混合运行模式下的容量和延误水平计算模型,对离港航班采取插缝放行,利用双排队系统理论与逻辑推理方法,分别建立了近距平行跑道容量与平均延误水平计算模型,并运用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将模型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跑道容量差异率为0.58%,最大平均延误和队列差异率分别为1.7%和1.4%,因此,建立的模型客观反映了近距平行跑道系统实际运行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跑道容量仿真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跑道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跑道在特定时段内所能服务的起降飞机的最大架次数,对正确地估计跑道容量,减少机场延误有重要作用。在回顾以往的跑道容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仿真软件建立单跑道机场的仿真模型,计算仪表飞行条件下单条跑道的容量和延误,并绘制出相应的容量一延误曲线。  相似文献   

4.
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进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现时平行跑道的运作方式,探讨了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综述了如何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主要进近方法,包括NASA Langley的AILS(空中侧向间隔信息)系统、Jonathan Hammer提出的配对进近方法等,并对其利弊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AILS系统适应于近距平行跑道,并具有相对可靠性,但是离实际投入使用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配对进近方法可以使用于极近距平行跑道,它能通过减少前后机之间的纵向间隔而增加机场的进场飞机流,但这种进近方法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对于风速、最后进近速度和加速度等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5.
跑道着陆容量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认为影响到达时间间隔的因素大部分是随机变量,因此必须采用概率论的方法建立机场跑道运行容量模型.从管制员的工作角度出发,建立了单跑道着陆概率容量分析模型.该模型以实际统计数据为依据,考虑了进近速度、位置不确定性、风速、跑道占用时间和机型组合等随机变量的影响.此外,给出了1个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跑道占用时间和间距标准对着陆容量的影响最大,其它参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最不利环境下的尾流运动特性,研究了近距平行跑道相关平行进近模式下配对飞机斜距、进近下滑角和机型组合对跑道间隔的影响,利用最小尾流间隔标准和NASA侧风统计数据,并根据机型参数,提出了跑道中心线间距和跑道头错开间距的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当配对前后机的斜向间隔标准一定时,跑道头错开间距随中心线间距和配对后机下滑角的增大而减小;当配对前后机下滑角相同时,跑道头错开间距随中心线间距和斜向间隔标准的增大而减小;当跑道中心线间距为380m,前后机下滑角均为3°,斜向间隔标准为2 780m时,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跑道头错开间距应不小于1 483 m,符合国外已授权机场跑道参数.  相似文献   

7.
跑道容量通常可用跑道容量曲线来表示,它表示了起飞着陆容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管制员的工作角度出发,以ASAC容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跑道容量的概率模型及其C语言实现,以实际机场统计数据,以单跑道容量曲线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模型计入了管制规则、进行(起飞)速度、位置不确定性、风速、跑道占用时间、机型组合等随机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终端区空中交通运行效率,研究平行跑道运行模式对终端区交通流特性的影响.根据终端区空域结构特点、跑道运行规则,建立了终端区进场动态排序策略、进离场协调策略和航空器跟驰行为模型;选取国内某终端区标准进离场程序SID-STAR和双平行跑道构型,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实现了终端区交通流运行仿真,对比分析了独立运行、相关运行和隔离运行典型跑道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独立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运行效率较高但流量波动性较大,隔离运行模式下运行效率最低但最稳定;独立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的拥堵消散最快且延误最小,相关运行模式次之,隔离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的拥堵消散最慢且延误最大.  相似文献   

9.
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障碍物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军用机场净空规格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跑道和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区障碍物限制面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ArcGIS系列软件建立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限制面三角网高程模型,并进行三维显示,将数字高程模型与平行双跑道机场地形图相叠加,对军用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障碍物进行了评定.分析结果表明:障碍物O1、O2、O3三点...  相似文献   

10.
机场跑道容量评估模型和估计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管制员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跑道容量的定义,分析了影响跑道容量的因素,建立了到达和离场容量估计模型,给出了多种情况下跑道容量的计算方法,针对首都国际机场跑道的实际,开发了机场跑道容量评估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跑道方向确定是机场规划设计的关键工作之一,确定跑道方向的主要依据是风保障率。针对当前在确定跑道方向过程中,风保障率计算方法精度不高、过程繁杂、结果单一的状况,通过分析风向与跑道方向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个风向改算侧风的方法。依据全年风统计表,按照规定的最大侧风要求,计算了某机场地区8个跑道方向的超限侧风频率,拟合了超限侧...  相似文献   

12.
梯度法(又名最速下降法)是计算机数据优化的经典算法,通过设定选定区域内的任意两个参数进行比较,从而逐步缩小选定区域范围,直至找出极值。梯度法在计算机数据算法领域运用广泛,运用其基本理论及程序编辑,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跑道容量结构为例进行分析,找出使用频率及规律,对加强重点季节时段的监管、预测跑道容量、评估跑道运行能力、考量机场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将计算机中成熟的优化算法运用到民航数据统计及管理中,也是未来民航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跑道抗滑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机场沥青跑道的抗滑性能,保证飞机滑跑安全,分析了沥青道面防滑性能要求,研究了沥青道面摩擦系数、粗糙度、抗滑耐久性等防滑性能指标,参照国际民航的规定和中国沥青道面抗滑标准,提出了考虑飞机滑跑安全的道面技术参数,并对材料性质、沥青混合料类型与级配、沥青用量等因素对抗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沥青道面摩擦系数摆式仪测定值控制在45以上,构造深度大于0.4 mm时,飞机滑跑是安全的;通过选择坚硬石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设计合理的坡度,及时清除道面积雪等设计与使用维护措施,可增强沥青道面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4.
飞机在双面横坡跑道上的航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飞机在双面横坡机场跑道上的受力情况 ,通过建立飞机在双面横坡上的运动方程 ,得出了飞机航向稳定性与机场双面横坡跑道坡度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横坡对航向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现行规范取值时 ,影响非常有限。结论可用于指导机场跑道的横坡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评价指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寒冷地区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制作了3种不同抗冻性能的混凝土试件,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机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冻融破坏试验,并用动弹仪DT-10W测试了试件的动弹性模量,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压折强度、质量损失及表面剥落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临界值。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的压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折强度的损失较大,且试件表面剥落面积及深度增大,质量损失对试件表面平整度的影响严重。根据试件在冻融过程中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损失、表面剥落与质量损失的规律,建议以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不小于75%(抗折强度损失率不大于46%)和质量损失率小于1.0%(中等剥落)作为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