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MANB&W10S90ME-C9.5型柴油机为对象,建立了匹配300 kW级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发电装置所用2 MW烟气换热器的系统整体仿真模型,分析了柴油机50%~100%负荷条件下的烟气换热器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废气旁通阀30%~100%开度调控时的柴油机性能参数变化规律,为余热利用系统在船舶上的使用提供了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种余热的复合热源型溴化锂制冷机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动力系统运行时会产生大量多种形式的低品位余热,而这些余热恰好适合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热源,并利用动力系统余热实现船舶的空气调节.介绍了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所产生的几种余热形式,以及复合热源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性能、制冷循环效率和回收这些余热的可行性方案.并与电力驱动的压缩式制冷循环在经济性、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比,论述了船舶节能和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某一中型邮轮用柴油机,结合有机朗肯循环技术设计了一套余热回收系统.根据柴油机和循环装置相关参数,研究循环流量、蒸发压力以及烟气末温等因素对循环系统输出以及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系统输出功率及效率均随流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蒸发压力的升高,系统输出和效率均不断升高;随着烟气末温的升高,系统输出功率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应用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技术是实现航运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围绕蒸汽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和布雷顿循环4种应用于船舶主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热力循环,介绍各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工质选择,并进行装置效率对比,对以热力循环为基本原理的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论文研究认为:有机朗肯循环拥有相对较高的热能回收发电效率,而以S-CO2为循环工质的布雷顿循环拥有更显著的船舶热能回收发电应用前景,在探求可联合“契合点”的基础上建立以“蒸汽-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系统”为代表的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循环方式的联合热力循环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是提升船舶热能发电整体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船舶柴油机主动力装置总能系统能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的能源是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这些热能中除部分经柴油机动力系统转换为机械功能作为主推进动力外,其排气和冷却水余热往往经过废气锅炉和制冷装置回收利用。图1为某700TEU集装箱柴油机船舶主动力装置热力系统图。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功率柴油机船舶主动力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作为最基本的资源,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内部和对外能源利用方面都作了重大调整,制定了适当的能源对策,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生活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对策及实施经济发展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开发利用新能源和节约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而将柴油机排烟余热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则是节能的较好例子。本文以6300ZC柴油机的排烟余热回收利用为例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船舶余热梯级利用的淡水-空调复合供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石  杨征  安卫超 《船舶工程》2017,39(5):76-80
探讨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发展潜力和当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梯级回收利用原则,设计一种以水/水蒸汽为单一热媒的新型淡水-空调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冷却水余热回收和废气余热回收2个模块,兼具供热/制冷、制取淡水、生活用水等诸多作用。最后,对该系统进行热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68.4%的余热回收量,低碳环保,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船舶燃油成本不断上升,从经济角度来说,船舶节能至关重要,如何高效率的利用能源已成为人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渔船柴油机动力系统产生余热的利用途径.通过余热制冷、制淡和余热发电等方式,充分利用了柴油机的热损失,提高了船舶经济性,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洋石油平台上大量余热资源的利用问题,以锦州油田某平台的余热情况和空调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了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烟气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组,利用主机高温烟气作为热源,完成了两套应用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技术对比。以方案一为基础进行了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的布置设计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较低,且其性能又易受大气温度变化影响的先天不足,提出了一种由单级吸收制冷机和回热燃气轮机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动力循环--余热制冷进气的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并就该循环的一般特性问题建立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该动力循环达到相当高的比功和热效率,有效地改善燃气轮机装置性能对外界大气温度的敏感性,该动力装置技术成熟、性能优异、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苏船舶》2016,(6):15-17
基于循环导热介质设计了1种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并通过柴油机试验台架测试了该装置内部温度分布规律以及电能输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通过循环导热的方式,为冷、热端提供十分均匀稳定的温度,有利于高品质电能的输出,而且得到了在电阻改变时装置的输出特性,验证了热电装置在船用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对该装置的优化改进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吸收式制冷机具有可使用低温热源的特点,但其应用目前还不很广。本文定义了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循环,讨论了热源温度的最低限值,探讨了提高热力系数的途径,并介绍了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等。文中说明了低温热源与余热的几种利用方法,诸如太阳能与柴油机余热的不同利用方法。文中特别介绍了吸收式热泵,这种热泵能将无用的低温热源转换成有用的高温热源,文中论述了这种热泵的性能。同时还介绍了制冷机应用于冷冻、冷却以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船舶柴油机的节能环保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焦点是船舶尾气的热量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主要以船舶柴油机的废气余热回收利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朗肯循环与卡琳娜循环回收废气余热的优缺点,提出基于卡琳娜循环的船舶余热用于主机脱硫的方案,并根据相应的实际案例,对方案进行分析验证,最后从结构、设备条件以及经济等方面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为降低船用柴油机燃油消耗,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需要对余热进行捕捉和利用。制冷系统作为舰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当前船上循环系统存在的高能耗问题,基于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提出一种船上RC-ARS联合循环电子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可知,该方法显著提高循环的能量效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此文分析了船舶制冷装置和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阐明了各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并着重从船舶制冷,空调装置操作管理角度提出了排除和种故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2闭式循环柴油机装置的现代发展20世纪70年代,世界一些国家又对闭式循环柴油机装置产生了兴趣,相关工作重新启动。联邦德国里卡尔多公司对"克雷斯多弗"闭式循环柴油机装置进行了改进和修复。CO2通过净气器溶解于海水,净气器在舷外水压力下工作,过余的O2重新参与循环。完成25.8和43.1kW两种功率的闭式循环柴油机实验,并制造了水下航行器。1976年,意大利希尔瓦伊西斯公司进行了闭式循环柴油机实验,总实验时间长达6500h,并在此  相似文献   

17.
煤在燃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同时通过排放烟气释放出大量的余热。为了有效的利用这部分能量进行发电,本文根据煤生成烟气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实际烟气组分,并计算出了烟气可利用余热,并科学合理地选取发电效率,计算出了煤燃烧烟气余热的发电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沿海渔船燃油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方案,根据能量品位高低对渔船余热资源进行分级利用,高品位余热优先温差发电,低品位余热用于供暖和制冷.系统引入中小型澳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平板式温差发电装置和太阳能集热器,集成到渔船船载空间,并提出不同季节的系统协同运行方案,实现冬季余热供暖为主、夏季余热供冷为主、春...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洋工程船舶柴油发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大量余热资源的利用问题,以某工程船的制冷空调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与常规制冷空调方案对比,重点对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进行了节能效果分析与经济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每年可节约柴油79.06 t,折合标煤约115tce,节约燃料费49.6万元,减少CO_2排放251.9 t,经济静态和动态回收期分别为4.2年和5.8年,具有十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代起,大部分新建造船舶都装有空调制冷装置。船用空调制冷装置,按分工多由三管轮管理。而三管轮,大都是从院校毕业不久或由机工升任该职,或缺乏实践经验,或理论知识不足,遇到工况异常,不是缩手缩脚无从下手,就是急噪、冒失、采取方法不当,非但不能解决和排除故障,反而会衍生新的故障,久之,望该装置而怯步,从而造成空调制冷装置长期失修失养,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