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济导报》2005,(3):21-23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首次通过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了脊髓运动神经元。这一进步使得研究人员可以为神经系统活动筛选新药物建立运动神经元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英国科学家正计划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制造血液。这种人造血液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用来替病人输血。如果成功的话,这项全球首创的技术相信可以救活很多生命。  相似文献   

3.
《经济导报》2009,(4):8-12
医学研究人员相信干细胞治疗有希望大大改变人类疾病的治疗方式。随着我们对这些奇妙细胞行为理解的加强,其用于全部类别疾病治疗的可能性也在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2):12-17
当细胞级的设备有望替代传统的临床前实验工序时,小到以一纳升计量的样品和试剂正在被用于鉴别药物靶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照明技术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也带来了照明技术的进步,这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因此,照明技术的提高往往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对于人类来说等同于自己的一个精密分身,能够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工作,在人类的终极幻想中,机器人甚至会拥有人类同样的感情,可以与人类进行同等的交流,甚至融入人类社会中,虽然现有的技术距离这一梦想还非常远,但这并不会妨碍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热衷。最近,由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  相似文献   

7.
曹康帅 《中国电动车》2014,(1):106+105-106,105
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简述了多媒体技术的类型,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其应用领域。详述了在多媒体被广泛应用的各领域中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和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分不开,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涛 《汽车杂志》2014,(6):302-312,314,316,318
汽车诞生的一百多年来,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汽车也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汽车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2000多年前就已发现了蕴藏在地下的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一直采用直接燃烧的办法来得到热量,就像烧木柴那样。这么做不仅没有充分利用煤的价值,而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今天,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已经普遍使用煤气作为能源。把煤变成煤气的实现,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与此同时,人类也将永远记住煤气的发现者英国化学家威廉·梅尔道克。  相似文献   

10.
摩托万岁     
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完全以物质形态的发展来作最终考量。也就是说,物质形态的极致发展,并不能无条件地反证出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许多时候,这两种发展是相悖的,甚至是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简单的物质形态发展价值,难以得到精神层面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驾驶人将会参与更多的与驾驶无关的活动,从而呈现出新的姿态,这些新姿态是优化传统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依然依赖于人和系统的密切配合。对驾驶人姿态的观察,则可以为判断驾驶人是否有能力及时接管车辆提供帮助,从而确保安全、合理的人机交互过程。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系统性梳理,综述了汽车驾驶人姿态监测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从传感器种类以及相应的姿态监测算法出发,分析了目前不同监测系统的优缺点。研究发现,尽管传感器技术和姿态识别算法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廉价稳定且能够在实际驾驶条件下对驾驶人姿态准确感知的监测系统依然缺乏。总体而言,目前的监测系统大多只是集中于对驾驶人局部身体部位的感知,缺乏实际驾驶条件下的性能分析,并且对驾驶人状态的实时感知和预测能力仍有待完善。最后,针对目前监测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主动式立体视觉系统和压力传感器阵列相融合的驾驶人姿态监测方式。研究成果将为驾驶人姿态监测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有助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为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human behaviours is extremely common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transport studie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e limits which apply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human reality (in this case an origin-destination matrix) by means of a straightforward and commonly used model, the gravity model. These limits stem from the fact that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and historical aspects are ignored. The reasons for the prevalence of models in transport studies are then discussed as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prevalence: perpetuation of a view of the operation of society which is far from being without political implications, the surrender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to experts, pseudo-scientific justifications for projects for which politicians do not wish to take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3.
植被护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路遥 《路基工程》2012,(4):189-191
植被护坡主要依靠植物的根系和茎叶来提高对边坡的侵蚀防护,可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概括为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两个方面。主要讨论了植物及其根系的生长及强度特点,分析了植被护坡的力学机理,指出了植被护坡的功能,展望了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交通空气污染问题作为交通问题重要部分,因危及到人体健康而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将对近年来关于交通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从不同交通空气污染物导致的相关疾病及其与特定污染物暴露研究方法分析介绍,从而更为系统全面了解地交通相关空气污染物作用于人体相关生物机理,为交通相关空气污染控制与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事事故主要是由人为失误引发的,人为失误又受个人因素、环境因素、船舶因素以及组织因素的影响。一般统计方法只能够初步识别引发海洋事故的人为失误行为,想要进一步建立人为失误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利用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技术建立模型,对人为失误与导致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国内外100份海事事故调查报告作为对象,研究出人为失误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海事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降低舒适界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荫三  高利 《汽车工程》1991,13(4):208-213
在进行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研究中,69名中国志愿受试者在电液振动台上承受了卧姿振动,从而得到了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舒适性振动感觉等值线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以交通安全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的自行车交通的调查,结合我国的人多、车多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典型事例,分析了我国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从快捷、方便、安全等方面对自行车交通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探讨,提出了适合中国的自行车交通的人性化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客车被动安全研究主要方法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客车被动安全标准和研究主要方法,结合客车车体结构耐撞性、乘员约束与保护系统及人体碰撞生物力学等三方面的研究,阐述客车被动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种机动车驾驶人道路考试智能评判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考试是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科目之一,目前的路考全部采用考试员人为判断考生的操作情况,从而判定考生是否合格。这就造成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评判标准不统一。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将智能化移动考试车辆和考试监控中心作为整个考试监测系统的两大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系统提供了路考过程的科学测试数据和定量的评分依据;提高了路考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改善了考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了路考工作的效率。系统的成功研制有力的补充了目前科目三无电子评判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