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云霞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7,28(5):337-341
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护岸结构型式的选择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为了更好地评价护岸型式的优劣以便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在分析影响护岸优劣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江苏某内河航道的护岸结构型式选择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评价与选择过程,为增强决策的系统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杜梦  徐元 《水运工程》2017,(11):98-103
内河航道建设中在分汊河段面临汊道选择问题,尤其是大型内河航道建设因投资巨大且对河段航道格局有长期影响,选汊涉及的因素繁多且无法直接比较。以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福姜沙河段的选汊问题为例,在对不同选汊方案的港口适应性、通航组织风险、航行干扰、施工期运营期风险、航道服务水平、锚地便利性、投资及航道维护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CRITIC),建立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对选汊方案优劣排序,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出福中+福北方案为最优选汊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航道维护工作并对不同区域航道维护进程进行适当评判,构建一个内河航道维护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建立模型,以京杭运河苏北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内河航道维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内河交通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内河交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模型法,建立了内河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多层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内河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松花江为例进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沽沙航道自然条件、航道状况及进出港船型需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航道环境风险,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得出船舶操纵风险,从而得到船舶单双向通航的综合风险,进而得到大沽沙航道单双向通航的控制条件,对即将开通的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的通航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连续式观测点和间歇式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在分析对观测点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内河航道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的一种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江苏段航道是我国内河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内河航道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江苏段航道的通航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江苏段航道整体安全形势比较稳定,但是部分通航环境复杂的水域仍存在一定的通航风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江苏段航道通航风险的准确评价,保障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8.
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并以施工方因素为例建立模糊风险评价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利工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得出施工方各因素对施工进度影响的定量值,可以达到有效减小风险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郑义彬  刘玙 《水运工程》2013,(6):143-148
在对我国内河航道维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省属内河航道维护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得出省属内河航道维护水平各因子得分和综合排名。因子分析法可以对相关性较强且数量较多的指标进行降维,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有效;同时,利用各因子得分值对不同省市航道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该地区的航道维护水平做出符合实际的总体评价。评价结果反映了省属航道维护的真实水平,为各省属内河航道管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河航道工程的项目评价一般采用经济评价方法为主,定性或半定量的环境影响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本文提出了用生态足迹法综合评价内河航道工程的方法,结合经济与环境两部分内容,可用于内河航道工程的项目评价。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形式选择涉及复杂因素较多的问题,为降低主观、片面因素影响,使结构选型更加科 学合理,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用于选型决策。并结合白茆沙整治工程实例,确定了影响结构选型的指标体系,通 过对比分析计算,得出了最佳结构形式,验证了该方法对于航道整治结构选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航道风险源是影响航行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航道风险源作为评价对象,分析、确定航道风险源等级判定影响因素,通过整合综合指标评价法(FSA)、单因素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提出一种航道风险源等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舟山水域航道环境的危险度作为评价对象,设定各评价指标危险度的量化评价标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变换原理和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舟山水域航道环境危险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和步骤,实现舟山水域内各航道危险度的评价。分析和确定航道环境各指标因素对航道内船舶航行安全影响的危险程度,为舟山海区规划建设及航道环境改善、航道交通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内河航道在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内河水陆运输的载体,内河航道直接影响了内河航运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就需要对内河航道进行整治。基于此,本文对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推动苏州市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分析其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必要性,指出其存在的内河干线航道达标率和覆盖率低、京杭运河与长江黄金水道缺乏水运联系、南部与北部航道网相对独立、相关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为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航道网络、合理布局内河集装箱港口、开辟示范航线、研发适用船型、建立航运综合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船舶引航作为一项高风险的水上作业,引航安全备受重视。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分析,自2000年以来,我国辖区水域内船舶引航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给航运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减少航道内船舶引航事故,保障船舶引航安全,本文以长江江苏段航道为例,利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航道内船舶引航风险,以期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玥如 《水运工程》2021,(4):136-140
为优选长江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影响因素,构建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施工情况、生态影响、整治效果和经济效果4个方面的18项指标。采用基于该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莲沱段航道整治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得出方案1("水下炸礁+清渣+深沱抛填"方案)隶属度较高,且达到优秀的指标数较多的结果,因此推荐该方案为莲沱段航道整治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刘清  曾旭虹 《水运工程》2014,(1):102-107
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内河航道的发展阶段时间特征以及各发展阶段在航道工程技术、管理技术和航道需求等方面的特征,找出我国内河航道发展阶段与国外典型内河航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指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河流自然条件、管理思路和航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定位存在差异,提出我国内河航道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四个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内河水运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综合利用水资源,对内核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内河水运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大的、占地面积小、能源消耗量地、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中,做好内河航道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将数字航道技术用于水运事业中,可以提高内河航道的管理效能,内河航道的运行效率更为显著。本论文针对数字航道技术在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此文介绍了欧美集装箱运输的主要航道、港口、船舶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内河集装箱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及促进其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有关政策,并介绍了欧美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模式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