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区集装箱枢纽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环渤海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谁将成为下个世纪这一地区的枢纽港是航运企业关心的重点,末文从环渤海港口的现状出发,对环渤海8个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枢纽港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从重庆市交通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发挥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集聚作用,重庆将按照"港口、物流、产业"三结合的原则建设"4+9"港口集群,其中4个为枢纽港,全部为铁公水联运港口,9个为专业化重点港口。据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4个枢纽港包括内河最大的铁公水联运港口果园港,目前该港先期已经投用。此外,还包括已  相似文献   

3.
张浩  王丹 《世界海运》2013,36(2):25-27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港口竞争力进行研究。介绍"港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分析"港口供应链"的构成,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包括物流公司的影响、航运企业的影响和口岸服务部门的影响,最后从供应链的角度提出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从重庆市交通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发挥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集聚作用,重庆将按照"港口、物流、产业"三结合的原则建设"4+9"港口集群,其中4个为枢纽港,全部为铁公水联运港口,9个为专业化重点港口。据介绍,4个枢纽港包括已经投用的果园港和已经开建的江津珞璜港、涪陵龙头港和万州新田港。9大专业化重点港口包括主城寸滩、永川朱沱、渝北洛碛、长寿胡家坪、丰都水天坪、忠县新生、奉节夔门、合川20204+92.2t  相似文献   

5.
船舶大型化对航运和港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订造中的7 500 TEU以上的船舶有100多艘。其中许多船舶将于2007年下水,投入亚洲-欧洲和跨太平洋贸易航线的营运。“超级集装箱船”(VLCS)正在坚定地从概念走向现实。超过8 000TEU的船舶的投入使用,对班轮公司、航运贸易和集装箱码头提出了新的挑战。班轮公司应该通过削减一组环线中的船舶数目、改变挂靠港和重新组织航运网络的规划途径来应对挑战。先进枢纽港应该通过开发新概念的港口装卸系统和新概念码头来应对挑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挂靠的港口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枢纽港,同时必须成为物流平台。  相似文献   

6.
费维军 《世界海运》1996,19(1):43-45
集装箱化革命与多式联运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使得港口之间的竞争与日俱增,尤其是当前船舶大型化及战略联营体趋势的到来将国际大型集装箱枢纽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会。本文论述了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了航运发展对港口的影响及未来港口的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现代集装箱港口的功能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陆挺潮 《水运管理》1998,(12):42-44,33
香港是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枢纽港,是全球重要的航运中心。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对于内地港口,尤其是对正在建设航运中心的上海港,很有借鉴作用。下面就香港近年海运集装箱货物作一分析,以便从中了解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内地港口的关系(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8.
营口港划分为营口港区、仙人岛港区和鲅鱼圈港区三个港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重要战略区的结合部,是承接中欧物流运输重要的中转港,也是沈阳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枢纽港。针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在充分发挥港口区位、自然条件等优势的基础上,营口港不断健全港口主体功能,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的现代化港口方向发展。本文从引航角度出发,对营口港航标助航效能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营口港航标助航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航运联盟的兴起和多式联运的发展,世界货运量越来越向枢纽大港集中。现阶段亚洲地区国际枢纽港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中东:香港、新加坡、釜山、高雄、神户、横滨、迪拜等港口是较为成熟的国际枢纽港,萨拉拉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佩莱帕斯港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相当枢纽港竞争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港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海运的基本服务功能,尤其是具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深水大港,对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流具有强烈的集聚作用和经济放大效应。当前,东亚港口间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航运中心地位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上升到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国家(地区)之间竞争的高度。宁波港作为国家多年来重点发展的四大深水港之一,已经完全具备了竞争国际枢纽港的条件和实力。近十几年来,宁波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中国港口业界的二流港口迅速崛起,2005年吞…  相似文献   

11.
陈锴  钟金宁 《集装箱化》2001,(10):34-36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市政府决定将大连口岸和港口的发展重点定在集装箱运输.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秦同瞬 《中国港口》2003,(10):38-39
<正>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集装箱码头的发达程度已成为地区港口发展的重要标志,确立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也就成为地区港口发展的首要目标。两岸三通对两岸三地港口有何影响?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实现港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协调?是摆在我们面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两岸三地各自的竞争优势 集装箱港口行业内部的竞争在于枢纽港之间的竞争。集装箱港口行业内部的协作在于枢纽港与支线港之间的协作。两岸三地港口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只有在枢纽港之间。两岸三通后,两岸三地有较大相关的枢纽港主要有香港、高雄港、上海港  相似文献   

13.
关键提示 近两年来,疫情导致全球重要港口拥堵和延误,在亚欧货运市场的大量需求和全球航运受阻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输优势进一步凸显.当前,中欧班列已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助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港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海运的基本服务功能,尤其是具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深水大港,对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流具有强烈的集聚作用和经济放大效应。当前,东亚港口间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航运中心地位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上升到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国家(地区)之间竞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港口群资源共享原则,建立干支航线网络模型,并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对构建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对比分析中转时间、腹地货源以及泊位资源等因素对港口群干支航线网络确立的影响,提出在信息通信技术、港口资源共享整合趋势下港口群内部干支航线网络的分配方法,建立港口群内干支航线网络时空分配模型,并通过MATLAB工具对长三角港口群的具体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港口间中转时间阈值将增加非核心枢纽港的支线航线数量,港口群内干线泊位处理能力增强使得核心枢纽港的中转功能进一步巩固,非核心枢纽港腹地货物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其开通主干航线;通过对改变泊位资源数量的研究发现,在港口群泊位资源利用失衡的情况下,核心枢纽港的港口投资力度需放缓,适当加快对非核心枢纽港支线泊位资源的开发,提升其支线功能,以缓解港口群内整体干、支泊位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突破港口传统经营模式和范围,通过对"互联网+传统港航业"、平台化电商等一系列运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将港口、航运和第三方电商平台集合于一体的港航电商平台。在国内外各口岸现有业务受理服务模式基础上建立港口互联网产业大数据垂直电商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港口现有优势资源,建设多条优质"智慧航运"线路,建设"港港合作"网络布局,整体提升国内大宗物资贸易的繁荣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整体联盟的优势提高国内港航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随着社会对航运中心建设关注度的持续升温,国内外港口城市纷纷将集装箱货物的中转业务作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几乎中国的主要港口都毫无保留地表露出其想要提高国际中转箱量的想法,各大枢纽港都将争相以促进集装箱中转业务发展作为现阶段的主要战略。目前,全球转运量过百万TEU的港口约33个,其中新加坡和香港港中转量均过千万TEU,已成为世界级中转枢纽港。从布局看,转运  相似文献   

18.
<正> 三、珠江、长江三角洲港口运输格局变化趋势及发展对策 (一)珠江三角洲港口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以香港和深圳港为枢纽港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香港港口强大的中转功能在本地区集装箱运输中依然发挥主导作用,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迅速崛起,直航量迅速增长。实践表明,1992年完成的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维护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华南地区必须相应发展集装箱枢纽港,近期选择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19.
北方3港,谁能傲视东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港口一骑绝尘,让海事界刮目相看。据统计,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800万标箱,以三成的增量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港口中心正向中国转移,亚洲枢纽港正面临重新洗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港口之争,愈演愈烈。在北方环渤海港口中,大连、青岛、天津纷纷挂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牌子,但谁能在东北亚港口竞争中傲视群雄,目前尚不明朗。2  相似文献   

20.
钟秋 《海运情报》2006,(3):33-33
亚洲主要集装箱港的枢纽港竞争正在激化。在2005年的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中,欧美港口只有3个,并且处于第7位以下,而亚洲、中近东港口占了7成。世界工厂中国的主要港口继上年再次以两位数增长。然而,作为东亚枢纽港吞吐量增长的香港,其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已经失去,高雄港则转为比上年减少。中国港口今后将继续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现有枢纽港是否坚持作为中转基地的立场,将被迫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