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河水运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城市转型发展中,内河水运急需转型升级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而信息化是内河水运转型升级的基础,研究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运业务的融合为核心,集航运、港口物流、船舶交易、临港产业、行业管理和政策服务等信息资源的港航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是内河水运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更好地推动湖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构建立体多元、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
加强三要素建设 为长江航运大发展添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实现内河水运绿色发展。航道、港口和船舶是航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绿色长江的基础,不仅能促进长江航运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将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13,(18):64-64
目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内河水运科学发展,到2020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进一步发挥内河水运比较优势,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7月9日~11日,第十二届全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造船工程学会与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武汉、江西、福建、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深圳等十五个省(区)、市造船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主持此次会议,来自造船界、水运界、相关高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会议旨在探讨内河船舶与航运的技术和政策,推动绿色环保和船型标准化工作,促进内河绿色造船与安全航运的发展,努力打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港口》2018,(5):64-64
5月8日至9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江苏调研京杭运河苏北段水运发展相关工作。何建中要求,江苏要努力发挥内河绿色航运在全国的示范作用,充分发展安全、绿色、经济、便捷、畅通的内河水运体系。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为骨干的"两横一纵两网"内河航道网。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航道是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航道现代化的内涵、框架体系和主要任务,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加强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航道维护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航道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政府部门实施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期间,广西以“一主六干五线”构建内河航道体系,促进内河水运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绩。“十四五”期间,广西将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体系,提高内河水运经济发展能力。为了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内河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内河交通运输发展、研发推广内河航运适用船型,做好水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上康 《水运管理》2011,33(9):8-11
为推进我国民营中小航运企业发展,首先从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和开辟新利润源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内河水运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民营中小航运企业发展内河水运必须解决的问题:员工离职率较高、产品优势不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差、综合物流服务能力较弱、融资能力较差,然后从内部蒂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内河水运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发展内河水运的策略建议:实施内河水运战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港航联动发展;拓展业务范围;推进管理信息化;进行服务流程再造;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正>新时期,"一带一路"、京津冀协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水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保持内河航道通畅,对促进内河水运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水规院)中标连江航运枢纽安全隐患处置方案研究项目,成功进入广东内河市场。连江安全隐患处置方案研究项目旨在重塑连江航运枢纽的功能定位,在对防洪、通航、灌溉、发电、鱼类养殖及休闲旅游等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综合开发与利用水资源思路,完成生态、环保、高  相似文献   

11.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2,(12):79-80
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近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大力提升港口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航运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绿色水路运输发展。意见指出要着力健全发展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资金保障体系、改革创新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及人才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自运行以来,作为水上通航综合服务试点,以其特有的安全、绿色、便民服务新模式,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将长江航运打造成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一次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珠江水运》2010,(8):8-8
<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温家宝指出: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对于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调整优化沿江沿河地区产业布局,促进节能减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推进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以及加强其它重要江河航道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有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航道工程的关系。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水运行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谋求航道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理论框架出发,系统论述国内外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相关理念、技术和发展前沿,总结了我国内河生态航道的成绩和不足。结合国内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现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生态航道架构及评价方法、生态修复、生态航道影响与效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港口管理     
《港口科技》2011,(3):44
<正>国务院发布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意见中国政府网2011年1月30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到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达到30亿t以上。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内河水运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应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推动水运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在分析黄河流域水运发展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黄河中游山西段,提出了流域水运高质量发展策略,为黄河流域水运建设提供借鉴。近期打造以水上旅游为特色的水运发展模式,围绕黄河干线和支流湖库区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生态型航道、码头等水运基础设施,从适配船舶、航线组织、旅游项目、服务标准等多方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统筹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依托水运企业建设全覆盖的安全应急救助网络,针对非水网地区水运特点完善治理体系,提升行业治理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对于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调整优化沿江沿海地区产业布局,促进节能减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内河水运,让业界专家、学者及航运人欣慰振奋,可以说发展内河航运迎来黄金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正>长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报告(2014)本书全面、客观地反映2013年长三角地区内河水运资源、发展环境、运行状况和发展经验,分析内河水运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综述篇,分析2013年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外航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对2013年长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情况进行综述;第二章基础设施篇,分析长三角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内河航道、内河码头  相似文献   

19.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一直是内河水运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航运船舶已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和节能要求。目前,新能源电动船舶技术日益成熟,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加大新能源电动船舶在嘉陵江航运中推广应用研究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电动船舶的应用背景和在嘉陵江航运中推广应用的基础与条件,并提出推广应用的实现路径和对策建议,旨在探索新能源与传统水运有机结合,以期助力嘉陵江航运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会议指出,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对于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