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全电子执行单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全电子执行单元,用来取代由安全型继电器构成的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执行层。以四线制道岔电子模块为例,对执行单元的软硬件设计、技术特点以及故障安全实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所论述的执行单元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功能强大、便于组网、易于维护、外线短路自动保护等优点,并能够对外部设备和自身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为铁路自动化、信息化提供基础信息,便于实现远程管理和远程诊断。以全电子执行单元为基础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目前已投入运营,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试验的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试验的要点,简要介绍了一些试验方法,并对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之间一些联锁关系的差异做了比对。  相似文献   

3.
与继电联锁接近区段占用发码的电码化上码时间相比,全电子联锁上码时间延迟较大,影响行车效率。为缩短全电子联锁上码时间,阐述了一种全电子联锁的轨道电路模块和电码化模块间直连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从网络结构,通信协议,耦合方式,故障分析和具体实现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该方案使电码化模块可以尽快响应接近区段占用发码的命令,缩短上码时间,满足现场车站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出发,给出全电子联锁系统的定义,分析全电子联锁系统的特点,与现有联锁系统的主要区别。在开发和应用方面,研究应遵守的标准和规范,提出安全要求,并对信号机和道岔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车站信号工程的施工中,开通前都要进行车站联锁导通试验,以验证信号设备联锁的正确性。施工单位通常用钮子开关板制作人工模拟盘来模拟室外的轨道占用、信号机开放条件及道岔状态,由于模拟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车站联锁导通试验智能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伴随全电子联锁系统的推广应用,针对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及时有效进行设备维护的需求,结合全电子联锁系统执行单元特点并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从系统软硬件两方面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在交互通信时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存在遭受窃取、伪造等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系统通信数据的加密模型并优化了密钥更新算法。系统测试、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全电子联锁系统设备并将设备状态或故障信息安全传输和显示于用户终端,提出的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能够有效地保障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系统设计能够满足铁路安全运营和维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铁路车站信号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执行单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铁路信号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执行单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便于组网、易于维护等优点,可以为铁路自动化、信息化提供基础信息,便于实现远程管理和远程诊断。  相似文献   

8.
阐述全电子联锁系统与传统联锁系统的主要区别,研究全电子联锁系统的技术特点,设计全电子联锁系统的系统架构,并对全电子联锁系统的采驱流程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继电器接口方式相比,全电子执行单元具有灵活配置、节约成本、节省空间、调试安装方便等 诸多优点,成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从系统架构、通信协议、系统实验 3 个环节,对中韩两国自主 化全电子联锁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韩国的全电子联锁系统主要借鉴欧洲铁路的 EULYNX 标准框架,应用于铁路干线;中国全电子联锁系统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部分场段有所应用,在铁 路干线正处于实验阶段,可借鉴韩国全电子联锁系统的经验。二者在系统架构、通信协议方面采用安全可靠的措 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最后通过实验室和工程现场试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车站控制中普遍应用的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其软硬件测试和仿真试验一般在工厂进行,执行和表示部分及零散控制电路的调试试验,必须等计算机联锁设备测试完毕到达现场后方能进行,这对工程的整体进度有一定影响。为保证信号过渡施工顺利进行,每一次过渡封锁前,都要对室外新设信号设备进行单项试验,而新设信号设备一旦被过渡使用,将无法进行室内外设备的联调,室内控制部分不能保证100%的正确率,这将给信号大封锁开通留下不可预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计算机联锁重力继电器式执行电路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分析目前既有全电子制式模块的不足,针对提出问题,从电路结构、可信测量、自检测以及功能角度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使全电子模块的设计不断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通信、嵌入式、电力电子等技术与车站信号施工相结合,研究和制作了一套适合施工单位和铁路电务人员使用的信号联锁试验模拟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车站站场规模相匹配,通过嵌入式系统为车站建设和试验提供便捷,对提升现场作业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鉴于车站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平台的局限性,开展计算机联锁接口测试方法的研究。在指出车站计算机联锁接口测试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说明进路信息、开关量信息的测试方法。提出计算机联锁测试平台环境、接口模拟软件显示界面方面的技术要求。通过测试技术的研究,解决了计算机联锁接口测试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联锁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候车厅内混响时间影响旅客收听广播系统的音质效果.为了测试某高速铁路候车厅内的混响时间,分别应用中断声源法和正弦扫频法进行现场试验研究.本文着重对该两种方法的现场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建立适用于铁路候车厅混响时间的测量方法.试验过程及结果表明:候车厅内信噪比较高时,分别采用中断声源法和正弦扫频法所测量得到的混响时间基本保持一致;但当候车厅内信噪比较低时,用中断声源法难以保证测试精度,采用正弦扫频法可以达到测试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执行部分由继电接口改为全电子接口,是未来联锁系统的发展方向.继电接口控制轨旁信号设备时,电源经继电器接点送至轨旁信号设备,是约定俗成的一种供电方式.全电子板卡接口的供电方式,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全电子板卡的2种供电方式,即组合柜分散供电和空开机箱集中供电,分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系统层面对于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运营安全评估,综合考虑系统的风险严重度及风险可能性,提出一种基于最优组合权重计算法的云模型安全评估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维修5个方面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运用最优组合权重法计算体系中的底层指标权重,再将权重代入评估云模型的计算中,分别得到系统的风险可能性和风险严重度评估值,综合得出系统的运营安全风险容忍等级。将该方法引入全电子联锁系统的运营安全评估中,通过对实际数据的计算,证实该方法能够克服以往评估方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和直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联锁控制对铁路车站的调度指挥和列车的有序安全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保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演练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提出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虚拟仿真的总体框架。从铁路车站联锁功能入手,设计车站联锁控制的数据结构、功能逻辑和联锁控制仿真算法,实现了铁路车站联锁的逻辑控制及人机交互仿真。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级法,设计铁路车站设备三维模型的层次结构。通过创建预制体并修改其组件的方式,构建铁路车站列车运行三维虚拟场景模型。结合铁路线路逻辑模型,提出了面向联锁控制的列车运行虚拟寻路算法和列车运动驱动算法,利用该算法进行列车各车辆空间位置和姿态的连续计算,实现了在三维场景下铁路列车的启动,加减速运动,定点停车、换道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在Unity引擎环境下开发了基于三维场景的铁路车站列车运行联锁控制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支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人机交互仿真,并可在铁路车站三维场景中的不同视角下,以可视化方式观察信号设备状态变化以及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通过给定的站内列车调度计划表,利用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了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仿真。仿真实例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方案在车站联锁的仿真...  相似文献   

18.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是用电子执行单元代替执行继电器的联锁系统,可使车站控制系统更趋于简单化、集成化。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由联锁机、电子执行单元、监测机和电源系统组成。下面结合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特点,介绍其道岔控制电路的模拟试验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联锁车站软件变更次数增多,联锁车站软件配置管理工作在管理变更版本方面存在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在配置管理工作中增加质量检查的管理方法:提前规定相关的人员、设备、作业方法;识别配置管理的对象,制定配置项标识规则;通过执行车站软件的版本控制、文件时序性、文件一致性、软硬件匹配、软件结构性等检查,以及判断生产输出记录中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是否满足要求,来保证车站软件的生产质量。经3 000多个计算机联锁车站开展试验应用,结果证明联锁车站软件问题数显著减少,该方法在提高联锁车站软件的生产质量方面可行有效,能进一步保障现场联锁车站软件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就信号专业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运算对象的处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说明数据的合理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