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构成复杂、要素众多、关联密切、变化动态,需有效分析各方面工作特点及内容。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明确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等各维度内涵,分析高铁工程质量管理在各维度上的重点工作内容。构建包含5个子系统的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界定各子系统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研究得出系统协调一致、多目标协同、能力匹配、与外部环境协调等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最优运行机制,为新时期提高我国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效率、规范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高铁建设高速发展态势下,为强化建设与运营两大系统的对接协调,提高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高铁安全运营,运用反馈论相关理论,探索在高铁工程质量管理中引入运营反馈机制,分析高铁工程质量管理运营反馈机制的内涵及组织模式,研究运营反馈机制在高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开通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方案。以西成客专陕西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运营反馈机制的实际运用过程及实践效果,发现运用运营反馈机制可有效整治设计、施工、静动态验收等各阶段发生的问题,夯实工程质量基础。最后,提出应强化运营反馈机制顶层设计、注重源头把控运营需求、统一各参建主体思想认识等建议,为全路范围内推广应用运营反馈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在高铁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系统总结我国高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铁建设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深入分析支撑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质量体现和过程控制要素。研究提出以行业文化为基石、以团队文化为核心、以品牌文化为目的的高铁工程质量文化结构框架和不留隐患、抓住关键、不留空白、凝心聚力、一荣俱荣的高铁建设质量文化体系,重点阐释明确质量目标、控制关键环节、加强质量教育、强化团队建设、加强品牌建设的高铁质量体系文化内涵,形成了涵盖高铁建设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文化理念,为完善高铁工程质量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工程建设规模和管理需求的扩大,业务应用系统也随之增多,业务数据分散,导致数据的内在价值难以充分发挥。数字中台技术为高铁质量管理的业务整合和数据资源汇聚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提出基于数字中台的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架构,给出数字中台的设计思路,阐述数字中台在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所提出的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新时期高铁建设运营工作中由要素众多、变化动态、关联密切等系统集成而带来的管理难题,构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铁建设运营管理系统模型,以描述多专业协同、外部需求满足、与外部环境互动的静态截面最优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的系统目标;构建高铁系统与信息系统双螺旋融合促进模型,分析智能高铁系统管理效率提升的作...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铁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步加大、难度逐渐增加,为顺应时代变化,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高铁工程建设,亟须分析当前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数字化系统管理模式,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有效提升质量管理效能。在铁路建设数字化发展背景下,提出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数字化管理要点;从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技术管理、质量方法管理、质量红线管理4个方面以及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方法、环境、数据管理多角度出发,提出高铁工程质量数字化管理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铁工程作为我国现代高新技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是首要任务。为更有效地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应用多目标建模理论和动态控制方法,对高铁工程建设开展多目标系统解析与管控研究。将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基于多目标管理的数学模型,对高铁工程建设管理进行系统解析,并通过不断地工程优化,以实现整体最优管理机制,提高我国高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钢轨折断事件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为合理控制钢轨折断风险,需精确识别各类因素对钢轨折断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将铁路线路划分成多个连续的200m网格单元,对不同网格单元内影响钢轨折断事件发生的人的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的状态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各类风险因素对钢轨折断事件发生影响程度的量化分析方法。利用大秦线钢轨折断数据以及钢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本研究创新性地把Cox比例风险模型应用于铁路钢轨折断事件风险因素的量化分析,对铁路系统的风险控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Railway RAMs即铁路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是铁路系统长期运行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特性。通过分析RAMS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一种通过以Checklists或图形工具发掘RAMS影响因素的方法,并在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开展一系列预防及监控措施,实现对RAMS影响因素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高铁的特点,提出智能高铁联调联试的技术特征,设计各系统评价、系统间接口评价、多专业综合评价、全生命周期状态评价的系统框架,明确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规划联调联试技术发展阶段及目标。通过对智能高铁联调联试技术的深入研究,为联调联试技术迭代升级及有序实施提供指导,为智能高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降低高铁列车晚点率是提高其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针对高铁列车晚点现状,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在人、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系统分析高铁列车晚点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根据列车晚点影响因素出现的频率,进一步选取了14个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专家经验分析,确定高铁列车晚点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联,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得出高铁列车晚点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图,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降低高铁列车晚点率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和消除维修服务的信息孤岛,建立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高速列车MRO系统。分析了当前高速列车维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讨论了 MRO系统的业务框架,提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MRO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描述构型管理、故障管理、检修计划管理和在线监测与诊断管理等技术。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高速列车MRO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铁路部门坚持以工程质量为首要目标,开展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和实践,紧紧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强化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结合国情、路情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适应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质量体系和过程控制等管理要素,构建确保高铁质量可控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针对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涵盖工务工程、动车组、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集成等7个方面的我国高速铁路产品的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标准、运营维修技术标准,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基于RFID+BIM的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通过RFID与BIM结合的方式获取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关键数据,对铁路物资出厂、运输仓储、安装使用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实现三维可视,满足智能铁路对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是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京张高铁重点工程—官厅水库特大桥工程,研究并整理了该桥建设期所采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将贯穿建设期、联调联试期、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检修车装备结合形成了智能运营维护体系。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建设中获得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可复制和推广,为后续智慧铁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铁可以说是道路工程体系的后起之秀,凭借安全舒适、快速准时等优质特点获得广大乘客的欢迎和青睐,而高铁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也因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高速铁路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和运行寿命而备受各方面的关注。但由于高铁项目不仅施工工序繁琐、复杂,而且涉及到多种高新技术与电气设备应用,故而影响质量因素和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基于此,本文分别探讨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与施工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近年来,中国高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高铁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高铁具有成本低、工期短、路网规模大、运营速度高等特点,具有全产业链是中国高铁的突出优势。采用何种模式进入国际高铁市场?是高铁相关企业分别独立地推进国际化进程还是将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投融资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国际竞争是中国高铁国际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1)高铁相关企业分别独立地进行国际化(部分国际化)与高铁产业整体国际化互为补充、相互促进;(2)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高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3)以投资人身份,整合高铁全产业链和投融资,参与国际高铁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能够推动中国高铁的整体国际化,也实现了中国高铁部分国际化与整体国际化的统一;(4)以投资人身份推动中国高铁整体国际化的模式是经实践检验的、切实可行的模式,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京雄城际铁路四电工程,探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高铁四电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系统与应用的思路和价值。平台体系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理念,将软件设计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采用B/S架构计,在浏览器中即可访问平台提供的安全、质量管理功能和服务,并对四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详细构建。硬件架构采用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工作站,实现四电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统功能;通过测试,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对提高铁路四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具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可实现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RFID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仓储、装配、运营、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测、管理,通过搭建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追溯平台,实现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的跟踪闭环管理。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系统组成、总体设计和工作流程。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不仅提升了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状态信息查询与追溯的快速性与精准性,还减少了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在生产、组装等环节因人工采集数据而产生的数据遗漏或错误。  相似文献   

20.
智能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趋势,BIM技术融合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可实现铁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据BIM技术特点,基于Autodesk Revit建立铁路线路三维信息平台,为铁路项目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首先,利用PowerCivil并根据线路平、纵断面等资料,生成线路中心线三维线形,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