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铁路5G-R系统组网和业务流量流向等需求,重点分析5G回传网络的切片分组网(SPN)、IP无线接入网2.0版(IP RAN2.0)和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含OSU)等3种承载技术方案,提出适用于5G-R的承载技术方案,即优选SPN,可选IP RAN2.0,在标准及产品成熟后可选择分组增强型OTN (含OSU)。回传网络组网方案采用汇聚层和接入层联合承载,汇聚层和接入层采用链型组网、层间多点互联,回传网络保护方案采用SNCP 1+1/1∶1线性保护等保护方案,从而实现大带宽、少跳数、低时延及高可靠承载。  相似文献   

2.
重点研究OTN设备GE和10GE业务互联互通问题。分析了GE业务和10GE业务的最常用的映射方式以及不同映射方式之间的区别,并对OTN设备GE和10GE业务的映射方式进行了仪表测试验证。提出了不同厂家OTN设备GE业务互通出现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铁路OTN系统保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TN系统常用保护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特点进行归纳;结合铁路通信的业务类型和运营维护特点,总结铁路OTN系统保护方案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悬挂式单轨、中低速磁浮、山地齿轨等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应运而生。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采用LTE系统实现多业务的无线综合承载。本文分析了车地无线通信的业务特点和带宽需求,提出了车地无线通信带宽需求计算方法和提出了不同带宽资源下的业务综合承载方案。研究结论:(1)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可充分考虑资源整合和降低造价等因素,没必要像铁路和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那样繁杂,采用单个LTE系统代替传统的TETRA、WLAN等多个系统,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承载;(2)针对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分析了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特点和带宽需求,并根据LTE系统本身可提供的容量限制,给出了在5 MHz、10 MHz、15 MHz和20 MHz不同带宽资源下,LTE专网业务承载方案建议;(3)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悬挂式单轨、中低速磁浮、山地齿轨等中低运量轨道交通LTE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轨道交通传输网承载的业务类型,探讨各系统的组网及接口要求,并结合当前轨道交通传输网制式的选择,根据轨道交通传输网需承载大量宽带IP数据业务的要求,引入基于全IP分组交换的PTN(分组传送网)技术,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研究轨道交通采用PTN传输技术的网络拓扑、环网保护、QoS保证、时间同步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增强型MSTP技术是目前较成熟、先进的技术,增强型MSTP设备可提供丰富的接口和服务质量保证,给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和增强型MSTP的技术优势,介绍了增强型MSTP在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我国铁路光传送网络的网络节点的分类以及网络节点冗余方式。为了提高铁路OTN网络的可靠性,增强网络调度的灵活性,骨干层、汇聚层OTN传输网络适合采用单平面组网方式,核心节点冗余保护设置为同城异地、多节点冗余方式。在接入层OTN网络中,建议网络节点设置在有业务接入的车站或区间,采用OTN网络保护方式提高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络开始由单一为列车运行服务逐渐转变为列车运行及办公自动化等大数据量传输的网络化服务。介绍了弹性分组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与其他宽带技术进行比较。对弹性分组环技术在轨道交通传输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弹性分组环技术集成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以及光纤环网的高带宽效率和可靠性,将成为轨道交通传输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移动电视现有应用方案面临的成本、服务质量、运营信息加载等问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车地传输系统应用情况与系统特点,从通信带宽、系统定位、电磁干扰、实施难度、业务扩展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3种移动电视业务承载方案。经比选,上海轨道交通自有的地铁移动互联网系统(MMIS)是符合现阶段上海轨道交通移动电视应用和业务可持续扩展的最优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围绕铁路OTN综合保护策略选择问题开展研究,主要通过介绍OTN保护技术及技术比较,针对不同类型网络的OTN承载SDH、IP不同网络和业务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结合铁路总公司组网特点提出OTN承载不同业务的保护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开放式传输网络(OTN)的传输环路故障保护原理出发,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论述OTN传输系统的构成;分析端站光纤两种连接方式的可靠性,提出提高可靠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铁路光传送网(OTN)环境下,对不同厂家设备现有的跨域保护方式进行分析,并在铁路现网骨干传输系统对不同厂家的OTN系统进行了跨域保护互通测试,验证不同厂家的OTN系统业务接口的互通性能和SNCP保护互通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域间OTUk接口实现不同厂家设备互联互通,可以满足现网跨域业务功能和性能要求,而且提高了业务的传输效率,同时增强了业务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于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基于通信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中现有的双向通信技术:查询/应答器,感应回线,漏泄电缆,列车无线通信、无线扩频通信和通用无线分组通信业务。并详细介绍了无线运行控制方式(FFB)的功能分配和FFB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定位,以及通信网络数字化趋势下传输系统承载业务接口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传统的OTN(开发式传输网络)技术、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重点阐述以PTN(分组传输网络)技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展望PTN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数量不断增加,为加强对轨道交通各类突发事件引起的客流拥堵情况的应急响应处理,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拟启动建设路网视频监控中心项目。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客流拥堵问题以及传统的客流密度监测手段,分析轨道交通客流拥堵的特点,结合路网视频监控中心建设的业务需求和初步设计,提出对客流拥堵情况进行监测和应对的优化方法及建议,为未来建设路网视频监控中心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光传送网(OTN)为代表的全光底座是当今通信承载网的基础,具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网络运力的基石。以济南局集团公司承载网的通信局干传输网为例,分析网络现状及组网结构存在的不足,重点围绕网络容量的持续增长、网络灵活调度等发展需求,论述铁路承载网全光底座组网结构的演进方向,并结合光业务单元(OSU)等新型承载技术发展和承载网局干OTN系统布局,提出总体规划思路,系统拓展了高铁线路大容量承载能力和业务综合性承载能力,同时也预留了向OSU灵活管道技术演进的能力,为构建铁路局集团公司承载网全光底座提供了规划方案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安保对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通过对WLAN(无线局域网络)及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更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D-LTE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实例,验证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多业务承载,可解决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瓶颈问题,满足承载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OTN网络传输视频的原理和OTN视频管理服务器OVS的功能,讨论基于OTN网络视频传输的基础上进行的视频监控(CCTV)系统的实现与调试,分析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OTN网络结构标准基础上,结合运营商OTN网络技术结构和建设方案情况,重点分析铁路OTN网络结构组网方式,探讨铁路OTN网络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数字集群通信建设情况切入,选取国内在轨道交通广泛应用的窄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TETRA体制)和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TD-LTE技术),对两种方式的系统特性、建设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现状和业务需求,详细对比两者技术参数和支持业务的能力。对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国内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总结,展望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为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