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汕头海湾大桥北引道工程地处冲积平原 ,地表以下 2~ 18.5m基本为流塑淤泥或厚淤泥层夹层。桥梁下部结构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 ,先在桥台软土地基进行砂桩结合堆载预压处理 ,减少了由于软基沉降对桥台桩基产生的负摩擦力 ,达到消减负摩擦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三门湾项目龙王头湾7#墩处基岩外露、岩面倾斜、表面淤泥层厚,受涨落潮影响大,施工难度大。本文细述7#墩施工方案设计、比选,对钢管混凝土基础平台+套箱围堰方案和混凝土围堰+钢模板方案进行详细的优缺点分析,从而选择本工程最优的施工方案。为类似环境下桥梁基础施工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3.
借助扫描电镜进行厚海淤泥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探讨连云港厚海淤泥的微观结构及工程特殊性,并分析了厚海淤泥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工程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连云港厚海淤泥中粘土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其次是伊利石,蒙脱石,其具有一定的胀缩性、触变特性及高压缩性,是一种粒状与片状共存结构体系,属于基质状结构;土颗粒之间联结主要依靠粘粒和水溶盐结晶体之间的胶结作用,前者起主要作用;聚集体间孔隙是连云港厚海淤泥中孔隙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淤泥土内不仅所占比例较大,而且连通性较好;厚海淤泥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工程特性有着直接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从微观结构特征推测其工程特性。所得结论为连云港及类似厚海淤泥分布地区的国道新建或改扩建过程中地基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并有助于软土地基变形机理和地基处治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高含水软弱地层多采用人工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厚的设计是关键。通过理论推导及模型简化,提出含砂淤泥质土层冻结壁厚的设计方法。以苏州地铁联络通道为依托,在室内还原现场条件,得到某一温度下人工冻土的物理力学试验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强度控制法与力法为计算基础,考虑所涉及的相关安全系数,确定含砂淤泥质土层冻结壁厚为2 m。  相似文献   

5.
上海某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差、淤泥层厚,河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坡面塌陷无法成型、河底隆起等问题。采用换填法置换淤泥,增加坡面稳定性;采用真空预压法加速土体排水固结,改善土体物理性能;采用钢筋混凝土格埂对撑,保证河道断面成型;采用方桩密打替代传统板桩,阻断淤泥。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较好地解决了软土地基难题,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茶亭街茶亭河小桥位于市区内河,由于河床土质为厚淤泥层,无法满足满堂架架设要求;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将增加工作量,造成环境污染,且增加成本投入.通过对满堂支架的优化设计,采用工字钢支撑满堂架进行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梁现浇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震 《中国电动车》2007,(5):173-174
福州市茶亭街茶亭河小桥位于市区内河,由于河床土质为厚淤泥层,无法满足满堂架架设要求;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将增加工作量,造成环境污染,且增加成本投入.通过对满堂支架的优化设计,采用工字钢支撑满堂架进行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梁现浇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昆明地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泥炭,其中强泥炭质土、泥炭全国少见,其极差的工程特性对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梁头接合部位等具有较大危害。对昆明滇池湖相沉积软土中较典型的泥炭质土、泥炭的成因,分布及特性,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为在昆明地区的工程建设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和恰当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混凝土桥梁为研究对象,进行火灾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损伤数值分析。首先,根据桥梁火灾特点,制定火灾热释放速率分析方法,并对桥梁火灾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桥梁火灾模型。然后,采用FDS进行桥梁火灾数值模拟得到火灾温度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桥梁结构温度分析。最后,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外观损伤特点,进行了桥梁外观损伤分析。同时,根据温度沿混凝土板厚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受火桥梁损伤深度计算方法。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的数值分析方法,可用于桥梁火灾损伤评估,有助于提升桥梁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0.
汕头市梅溪河金凤大桥 -西港高架桥大吨位试桩桩基孔深、淤泥层厚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有效保证了试桩的质量 ,为高架桥工程的全面开工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1.
罗军  李建国 《路基工程》2023,(2):136-141
某高铁车站分布有深厚淤泥及淤泥质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及强度低的特点,处理规模巨大,不仅要控制路基工后沉降,而且要消除砂土液化。采用CFG桩联合预应力管桩的加固方案,但试桩表明,CFG桩在深厚淤泥中的成桩质量不佳,遂将CFG桩变更为预应力管桩。预应力管桩现场试桩及沉降监测表明,成桩质量良好,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勇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5):157-160,17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采用挤土或半挤土的桩基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承载力高、质量可靠、现场施工简洁等优点。但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若对管桩的应用条件认识不足,对其处理措施不当,很有可能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尤其是沿海地区使用时,遇到淤泥质土层较厚时,若在桩基施工和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可能造成管桩偏位、断桩等质量事故。文章以舟山市某市政项目为研究背景,分析管桩偏位或断裂的控制方法,为淤泥质土层下预应力管桩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徐圩新区达标尾水排海工程为例,海上管道衔接施工受到海上风浪及水位影响较大,海边滩涂地区淤泥深厚,周边存在防波堤、海堤及养殖区等保护要求较高的影响因素,施工难度较大.通过介绍不同管径的管道顶管段与敷管段在海上的衔接关键技术,并对方案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计算复核,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向道明  张敏  徐恭义 《桥梁建设》2006,(4):27-29,55
结合昆明滇池草海大桥的特殊建桥条件,在前期方案设计竞选中提出多跨连续稀索斜拉桥方案,介绍其设计构思过程及设计特点,阐述在淤泥层厚、承载力低、地震频繁等复杂建桥环境中采取的设计措施,从而发展应用新结构体系,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木桩基础属挤压桩范畴,水利工程密排木桩结构施工中,因挤土效应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等原因,在淤泥土层较厚的河段存会出现上浮、倾斜的情况,本文结合上海某水利工程实例,从优化设计和改进施工工艺两方面提出控制的措施,可有效解决木桩上浮问题,为上海等软土地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揭阳市环岛路地基中的深厚淤泥层天然含水量达93.8%~98.6%、天然孔隙比达2.608~2.65,是罕见的超软弱土地基。该文介绍了对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水泥土搅拌桩3种可行方法的处理效果、工程费用和工期进行综合比选,并对试验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了在环岛路的一般路段采用塑料排水板预压方法、桥涵两端过渡段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方法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为此可供类似软弱土地基道路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工业废弃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性和干湿循环试验,分析掺量(质量分数)、龄期等因素对木质素改良粉土力学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与石灰改良进行对比;基于微观分析结果,阐明木质素改良土体的机理;同时开展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填料现场试验,对改良路基土进行加州承载比、回弹弯沉值、轻型动力触探等路用性能测试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可有效提高粉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其改良粉土的最优掺量为12%,28 d龄期养护12%掺量试样的水稳系数为0.52,经历4次干湿循环后,质量损失率低于20%,木质素改良粉土的耐久性能显著优于石灰土;木质素与粉土主要发生了水解反应、质子化反应和静电引力作用,最终形成致密稳定的土体结构;15 d龄期养护后,12%掺量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8%掺量生石灰土,回弹弯沉值在1 mm以内,贯入阻力随养护龄期和贯入深度的变化可表征改良路基土的强度特征;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土壤质量符合二级标准,论证了木质素固化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8.
京珠高速广珠北K22+900~K23+120段基底分布厚度13~20m的软土,具有典型珠江三角洲地区淤泥特性。施工时采用袋装砂井进行等载预压,路堤为吹填砂和包边土组成,高度4.6~6.0m。通车后路基出现下沉、开裂病害,通过工后监测数据,该路段土体水平位移较大,路基稳定性存在隐患。通过路基稳定性处治、路面裂缝注浆处治和路面裂缝处治后,路基已稳定,裂缝已基本灌满,路面行车畅顺。  相似文献   

19.
张晶  王云  付伟  刘星 《路基工程》2022,(1):62-65
为研究黄淮粉土的长期路用性能,开展了基本物理性质、标准CBR试验、平衡湿度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CBR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压实度为93.00%时,黄河粉土和淮河粉土的标准CBR值分别为7.42%,4.60%,平衡湿度下黄河粉土和淮河粉土的CBR值分别为13.39%,19.41%;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黄淮粉土CBR值都逐...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天津大沽河淤泥的实际情况,在国内外淤泥处置研究状况和工程实例的基础上,以淤泥经过处置后能够用于路基填料为目标展开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最终对河道淤泥填筑路基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