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自从1955年开始,ZHENDRE公司就陆续为部队设计、研制和生产出了一系列冷冻箱方舱。在部队执行作战任务时,这些冷冻箱方舱能够为部队提供新鲜、冷冻的食物。每天世界上都有超过15个国家的部队在使用这种冷冻箱方舱。目前,联合国执行的大多数维和任务中都使用了ZHENDRE公司的冷冻箱方舱。在和法国陆军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强调安全第一,那么在战场上当然就是生存能力第一。生存能力是部队取得作战胜利的前提条件。在现代化局部战争中,装甲轮式车是冲锋在最前线的机动作战武器装备,当然面临着超乎寻常的险恶环境。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的安全是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美军自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阵亡官兵已达两千多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乘坐在装甲车中遭受路边炸弹、汽车炸弹和火箭弹而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装甲车的改造了,比如增添披挂式装甲、爆炸反应装甲和栅栏屏蔽装甲等。举一反三,军用方舱虽然不会像装甲车一样部署在战斗前线,但是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电子信息战的加剧和其作为地面设备的主要机动平台,舱内设备和人员的生存和正常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遭受打击的机率大大提升。如何保证舱内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保证舱内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军用方舱充分发挥作战功能成为了热点话题,所以加强军用方舱的防爆防弹能力已刻不容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叙述了世界形势在冷战结束后的重大变化,主要分析了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作战理论,引出了新军事变革由来。接着介绍了最为突出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产物——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的主要特点: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和高机动作战;C^4ISR网络系统是未来作战的中枢神经;凝聚整体力量协同作战;具有三非作战能力。通过对重型装甲车辆作战功能、机动性、装甲防护可靠性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作战装备轻型化和轮式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方舱与高机动车、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合理整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装甲车辆和方舱的防爆防弹要求。通过对C^4ISR网络系统的分析,指出高性能电磁屏蔽方舱是大量C4ISR网络系统设备的主要装载体。最后分析了未来战场上方舱的电磁屏蔽要求和伪装隐身要求,并指出在侦察和寻的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伪装隐身已是我军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应加强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部队在野外宿营一般使用帐篷。但帐篷易损,并应配置相应的结构件以改善居住条件,还要制作或购买随帐篷运送作架设用的木制件。使用传统的铝蒙皮方舱成本又太高。为此,从1998年开始美国陆军纳蒂克(Natick)士兵系统中心与KaZak复合材料公司和AARCadillac制造公司合作,开始研制新型复合材料营房方舱。纳蒂克士兵系统中心为委托承制单位(使用单位)、KaZak复合材料公司负责研制、AARCadillac公司负责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削角方舱在某重要武器装备中已配套应用,主要源于避免舱、丰一体铁路运输超限的考量。对于削角方舱的应用与发展,方舱业内人士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武器装备的机动性是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削角方舱能有效解决舱、丰一体铁路运输问题,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舱与丰的快速可卸连接可以满足分体铁路运输的需要,削角方舱对产品形成全过程和全寿命期的使用带来若干不利影响,削角方舱不能成为方舱装车的主流技术方向。因此,本期“地面论坛”的讨论专题为“削角方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防部总审查员办公室于1994年6月至11月对战术方舱的需求作了审查,主要涉及美国陆军计划用标准综合指挥所3型硬壁方舱更换1型硬壁方舱;主要审查内容为作战要求(包括可运输性)、采购模式、资金和装备计划,通过查阅文件,召集有关人员开讨论会等方法,得出了审查结论。下面介绍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一些年里,世界动荡,迫切要求依靠联合作战来建立和保障世界和平与稳定,由此,提高部队作战机动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国部队,特别是那些部署在危险区域的部队面临的两大挑战就是如何缩短作战反应时间和满足大量的后勤需求,而此时,传统的部署理念显然已不能满足这些新需求。“机动性”在军事任务中的重要性显得越发重要,如何提高部队作战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8.
1 新一代42000型扩展式机动方舱 1999年至2000年,TAM AS公司都在致力于新一代扩展式方舱的研制,以使其符合其它用户的特殊要求。这种新型方舱以公司19年来生产的具有高质量且耐用的军用机动方舱经验为依托,在CH21600型方舱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该方舱利用托盘化整装整卸用的吊钩和液压千斤顶支腿做快速部署,整个方舱能作为一个20英尺的ISO集装箱运输。液压千斤顶支腿装置采用24 V DC电池为动力,如果需要(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装置),可外接电源。由于该舱重量极轻,故可把2台全装备的方舱装在一个C-130运输机内作运输。  相似文献   

9.
《方舱与地面设备》2004,3(3):40-42,39
地面设备隐身是避免被敌方发现,保存己方作战能力的重要措施。伪装网、伪装帐篷、伪装涂料等是方舱实现隐身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用于军用方舱或用作方舱隐身的参照物。本刊刊登此方面有关材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Peter Bauer工厂 Peter Bauer工厂位于德国科隆Lukasstrasse,主要生产货车、拖车、公共汽车、方舱及其它城市车辆。20世纪50年代中期,工厂开始生产方舱。第一个顾客是比利时军方,它在1954年时向该工厂定购了安装在福特G798B3吨全轮驱动卡车上的工作间方舱、影像方舱和空气调节方舱。同时,部署在德国的美国陆军也向该工厂定购了一批安装在福特FK4000底盘上的燃料补给方舱。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外方舱产品和技术引入到我国以来,军用大板式方舱(简称军用方舱)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史,在军用作战、技术支援、后勤保障装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方舱与地面设备》2006,5(4):38-38,36
该卫星终端由美国Gichner方舱系统公司生产,装载卫星终端方舱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可开进或开出C-130运输机,可作快速部署。该卫星终端结实、可靠和适用。  相似文献   

13.
北约快速反应部队(NRF)是一支由陆、海、空特种部队等多个军兵种组成的联合性军事力量,具有高度的随时作战能力,能够在任何需要作战的区域做快速部署。它能够承担世界范围内的多种任务,包括战斗性行动(人道主义救援、危机反应行动、反恐等)与非战斗性行动(人员疏散)。目前,北约快速反应部队(NRF)兵力约为25000人,能在接到命令的5天内部署到全世界任何地方,  相似文献   

14.
据报告,美国Northrop Grumman自动控制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两栖战术地面支援车。该车是根据美国国防部综合快速反应作战计划而研制的,将成为作战部队主要的机动地面平台。当和现行的指挥控制系统做整合后,可用于目标的探测、识别、侦察和监视。目前,该新型两栖车将运抵伊拉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战场和未来战场上用高机动战术方舱系统代替部分装甲车辆作前沿地区作战指挥、通讯、急需物资运输和伤员救护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国外高机动战术方舱的发展和装备情况,并根据其特点,对设计要求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第一台方舱问世以来,军用方舱已成为我军地面设备的主要装载平台,在指挥自动化、情报、电子对抗、雷达、通信、测试测控、能源保障、维修、医疗卫生、运输及文化宣传等领域得到全面推广与应用。但多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各军兵种的配套方舱大多随系统自行研制与装备,加上方舱国家军用标准体系不完善,未能对方舱的尺寸、结构与功能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要求,导致方舱的非标准化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方舱型号众多,规格尺寸不统一,许多功能相近的方舱却有着不同的装车形式和舱体结构;重复设计造成研制周期加长和成本提高;  相似文献   

17.
渡河桥梁装备主要用于保障作战部队人员和武器顺利克服江河、沟谷障碍,是保障部队快速机动的必要手段。美军现有的渡河桥梁装备分为冲击桥、舟桥、装配式桥和路面器材四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介了可升降式方舱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论述了该系统的原理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今后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Gichner方舱系统公司能够提供符合任何需求的扩展式方舱。通常,扩展式方舱都能提供一个较大的内部空间且保持标准的运输尺寸不变。按照扩展方法的不同,扩展方舱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真正的扩展式方舱。这类方舱设备齐全,舱内装有扩展所需的所有组件。通常,都是将舱的一个侧壁或两个侧壁作折叠以达到扩展为原地板空间面积的2倍或3倍。Gichner公司生产的扩展式方舱就属于这类方舱。第二类是组合式方舱,要求使用2台或2台以上的方舱作扩展来获得较大的地板空间。第三类是可拆卸式方舱。这类方舱能够作为大板运输,现场架设以获得极宽敞的内部空间。模块式硬壁可扩展方舱(MERWS)就属于这类方舱。该方舱可装在一台20英尺的ISO方舱内,架设时可提供1150平方英尺(106.84平方米)的畅通无阻的地板空间。Gichner方舱系统公司是能够提供这类扩展式方舱的唯一生产厂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Mn(H2PO4)2作为磷化主盐,加入适当的磷化促进剂和其他添加剂,研究了一种性能全面、适合于方舱钢铁零件的中温磷化工艺。检测了磷化膜的性能,探讨了磷化液主要成分和磷化工艺条件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磷化膜呈深灰色,结晶细致、均匀,耐蚀性好。工艺维护简单,沉渣少,适用于方舱各类钢铁件涂装前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