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竖井反井法施工中炮渣堵孔问题,使用三维离散元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竖井内和导井内溜渣过程。结果表明,炮渣直径大于0.2 m时,易堵塞(v=0)竖井,炮渣直径小于0.2 m时,导井上方炮渣可顺利排至导井,但部分炮渣堆积于竖井底部;导井直径由1.5 m增大至3 m可有效扩大竖井内炮渣成拱范围,加快竖井内溜渣速度,减小成拱及阻塞(v≈0)几率,提升炮渣掉落比;导井内会多次发生炮渣阻塞,降低炮渣下降速度;炮渣尺寸大于0.3 m时,易造成直径为1.5 m的导井堵塞,在长导井中,速度较大的大尺寸炮渣仍会在成拱作用下堵塞导井。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在开挖时产生大量的弃渣,任意弃置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危害。文章介绍了隧道弃渣的几种危害;总结了隧道弃渣的处置对策,隧道弃渣可以在道路建设中被合理的利用,在弃渣弃置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弃渣的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地势险要,人多地少,降雨量大,山区高速公路桥隧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多,弃渣场防护不足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且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本文以西南某高速公路弃渣场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结构计算等方法,对弃渣场选址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西南地区特点,提出了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重点对弃渣场和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弃渣场的防洪排导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弃渣场选址、稳定性分析、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设计和计算,为当地同类项目弃渣场选址和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弃渣场作为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的附属工程,设计阶段一般不被重视,随着环保、水保意识的增强,需要对弃渣场进行详细设计,以保证弃渣场稳定,避免水土流失。该文结合蒙华铁路胡家堡弃渣场,对山岭区弃渣场边坡、支挡、排水及绿化进行了综合设计,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磷资源,每年磷工业都会产生非常多的磷渣,这些磷渣如果长期放置不用,就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本文就把磷渣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山砂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知,把磷渣作为拌合物,可以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进行优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磷渣资源还可以有效缓解粉煤灰的供应压力。  相似文献   

6.
吴仲邦 《西部交通科技》2024,(1):174-176+189
文章以巴平高速公路工程高液限土路基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换填法,以隧道洞渣为原材料对高液限土进行换填,并通过试验探究隧道洞渣改良高液极限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掺量隧道洞渣可显著提高土体的强度,且15%为隧道洞渣掺量的最佳值,可以显著提高路基土体性能。同时,对隧道洞渣改良土在15%掺量下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利用隧道洞渣改善路基土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弃渣体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弃土场是一种特殊的人工堆积体,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需要掌握弃渣体的物理力学指标。文章以厦蓉高速公路水都段典型弃土场弃渣体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对弃渣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抗剪强度等参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不同颗粒成分弃渣体的最大干密度不同,但在通常推填方式下,弃渣体的强度指标基本不受压实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解决隧道弃渣的安置问题,同时为了节省投资和保护环境,将隧道弃渣进行改性用做高等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在隧道弃渣的基本物理特性试验基础上对集料进行水泥改良,分析了内掺不同水泥含量弃渣的击实性能、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以及弯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弃渣内掺3%,4%,5%,6%水泥改良后,强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水泥掺量为4%时隧道弃渣能够满足高等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磷渣粉和矿渣粉的复掺试验,研究了磷渣粉与矿渣粉复掺对水泥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渣粉与矿渣粉复掺能够进一步提升矿渣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并且矿渣粉的掺入能够改善因掺入磷渣粉导致早期强度不足的缺点,其中20%磷渣粉+10%矿渣粉+70%水泥组试块7 d强度有了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遵秦高速公路隧道花岗岩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行性等问题,分析了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组成、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物理性能,并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隧道花岗岩弃渣水泥稳定基层(以下简称“水泥稳定弃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测试强度、回弹模量、抗冻性能以及干、温缩特性等路用性能,并与水泥稳定片麻岩、石灰岩进行对比,优化水泥稳定弃渣的各项配合比。结果表明: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良好,水泥稳定弃渣的劈裂强度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0.45 MPa和5.13 Ma,集料种类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28 d试件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为97%~98%,具有良好的抗冻性:隧道花岗岩弃渣的温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片麻岩、石灰岩;当水泥稳定弃渣最佳水泥用量为4%、最大干密度为2.334 g/cm3、最佳含水量为4.8%时,满足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隧道工程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解决隧道洞渣的处置问题,某高速公路利用隧道洞渣制备碎石,结合碎石物理力学指标和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不同层位性能要求,探讨山区高速隧道洞渣在路面结构层中应用关键技术和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渣制备碎石部分洞口压碎值较大,但碎石压碎值对水稳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影响较小;隧道洞渣级配碎石将细集料替换为石灰岩CBR值达到300%以上,满足技术要求;掺加抗剥落剂等措施对提升制备碎石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均有所提升且满足规范要求,最后给出隧道洞渣制备碎石在路面结构层中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12.
火山喷发附带大量的火山渣等物质,将其合理利用能有效缓解部分地区地产材料贫乏的难题.文章以粗颗粒含量在70%以上的火山渣和黏土为原材料,混合得到火山渣改性路基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材料进行击实试验,探究其击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渣与黏土质量的最佳比例为40∶60;在最佳比例下,材料的水稳定性和回弹模量在一定的击实次数下...  相似文献   

13.
在渣土清运行业朝着“绿色、高效”发展的今天,“疯狂渣土车”已被“机智渣运能手”所取代,江淮格尔发重卡作为国内领先的重卡企业,以先进的技术打造高安全、高效率、高环保的渣运产品,从本质上巧解渣土运输的“老大难”问题,让尘土城市远离、使渣运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其中路堑开挖、桥梁施工、隧道建设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弃土(渣)。本文将以云南某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弃渣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对水土保持进行了典型设计,以期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及其弃渣安全防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岭隧道爆破开挖普遍存在的超欠挖过大、渣体块度不适等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隧道爆破开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爆破块度和超欠挖量为预测目标的隧道爆破效果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爆破渣体块度实例分割算法,形成了山岭隧道爆破参数优化决策方法,进而开展了工程应用与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爆破渣体块度实例分割算法检测出的块体大小与真实值误差小于6.9%(置信度为95%),实现了隧道渣体块度样本数据的快速获取;(2)经148组工程实践样本数据训练后的隧道爆破效果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爆破渣体块度与超挖量;(3)爆破参数优化后试验断面的平均线超挖量均在10%左右,较原方案降低了50%以上;实测得到的渣体块度与超挖值与模型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速公路弃渣场水滩沟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山体稳定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全面细致的调查,提出了高速公路弃渣场选址和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对建设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岳武高速公路安徽段桥隧比占57.6%,隧道单幅里程达到38.276 1 km,其隧道酸性洞渣矿料数量巨大。大量酸性洞渣如果不能够利用,填埋堆弃则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岳西山区地形狭窄,土地资源稀缺,不符合当前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为此,紧密结合岳武高速公路隧道密集的工程实际,开展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渣分类和加工工艺研究,为岳武高速公路因地制宜,就地选材,进行酸性隧道洞渣片麻岩粗细集料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安徽省坚持创新绿色高速公路的建设理念,改变传统的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建设模式的重要工程示范和重大展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例,对隧道弃渣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针对该试验路段特点及工程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对试验路段碎石路基进行分层填筑施工,并通过相关试验得出隧道弃渣填筑路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隧道、路基弃渣减量化合理综合利用与弃渣场环境保护的研究,将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有机协调、有机统一,从废弃资源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有效的对策研究和实践应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弃渣场作为废弃土壤、垃圾等的处理场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弃渣场的不断增多,其边坡稳定性问题也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某弃渣场为案例,利用极限平衡法对该弃土场在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指出该弃土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能够满足规定要求,整体稳定性较好,发生失稳破坏概率低。但其局部区域在地震或集中降雨等不利工况下仍然存在小型滑塌风险,建议对评估区内有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点开展系统的长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