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包国兴 《江苏船舶》2001,18(2):32-34
随着内河小型船舶的发展,钢丝网水泥船已逐步被钢质船舶所取代,钢质小型船舶的木质上屋建筑也由钢质上层建筑取代,主甲板以上的驾驶室,船员室围壁,顶棚等多使用3mm以下的钢质薄板。由于船舶的上层建筑要求风雨密结构,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减少自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其上层建筑围壁及顶棚的钢质薄板结构多使用对接或角接焊缝形式,船体上层建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焊接结构,在手工电弧焊施焊过程中,3mm以下的钢质薄板焊接经常会产生焊缝烧穿及焊接变形等缺陷,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从而直接影响生产企业的效益,以下就其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
穿浪双体快速救助船是为中国救助局设计的救助公务船,主要用于承担我国近海海上人员救助任务。船体材料的选用对本船在执行救助任务中具有很大影响。通过几种材料性能对比对船体结构强度、抗海水腐蚀性、使用寿命、经济性等诸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后,认为采用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是本船船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船用铝-钢过渡接头截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我匿研制出铝.钢过渡接头.1990年用于船舶结构设计、施工并获得成功。经过近10年来的推广应用.有多家船厂批量地建造了几型小艇.总数达百余艘。本文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对铝.钢过渡接头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推荐铝-钢过渡接头铝层厚度约为8mm.重量约为2kg/ra.较进口铝一钢过渡接头重量节省50%以上,本文同时给出铝合金上层建筑围壁与钢船体连接采用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各舰船规范对舰船甲板室设置伸缩接头的有关规定,回顾并揭示了早期舰船甲板室设置伸缩接头的原因及后来在中速艇上的使用情况。在现有中速艇甲板室结构设计实践和大量实艇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ANSYS整船计算技术,对某快速巡逻艇实船总纵强度计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在中速艇的主船体采用钢质结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用铝质结构的情况下,当总纵弯曲发生时,其铝合金甲板室的总纵弯曲应力远小于钢质主船体的最大总纵弯曲应力,因此,可证明铝合金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的总纵强度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不设置伸缩接头。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船舶的质量重心、提高航速,某型船上层建筑首次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往铝合金材质的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采用铆钉连接,现已逐渐被钢铝过渡接头所替代,其优点为采用焊接工艺、水密性好、耐腐蚀,还使得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但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船舶质量。对此,阐述如何从钢铝过渡接头特性出发,对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钢铝过渡接头之间的焊接接头连接形式以及钢铝过渡接头与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控制钢铝过渡接头焊接时焊点的厚度,焊接时不超过钢铝复合界面,且焊接点与钢铝复合界面的距离>3mm;控制复合界面临界温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应低于临界温度,并留有安全裕度。通过优化钢铝过渡接头连接结构形式及焊接工艺规则,掌握了解决钢铝过渡接头分层原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船舶的质量重心、提高航速,某型船上层建筑首次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往铝合金材质的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采用铆钉连接,现已逐渐被钢铝过渡接头所替代,其优点为采用焊接工艺、水密性好、耐腐蚀,还使得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但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船舶质量。对此,阐述如何从钢铝过渡接头特性出发,对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钢铝过渡接头之间的焊接接头连接形式以及钢铝过渡接头与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控制钢铝过渡接头焊接时焊点的厚度,焊接时不超过钢铝复合界面,且焊接点与钢铝复合界面的距离>3mm;控制复合界面临界温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应低于临界温度,并留有安全裕度。通过优化钢铝过渡接头连接结构形式及焊接工艺规则,掌握了解决钢铝过渡接头分层原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游艇业》2009,(6):20-20
“玩具A”号长50米,属于版排水型艇,船体和上层建筑分析使用钢、铝建造,满载重量约为350吨。  相似文献   

8.
对带较长船楼上层建筑的船体立体分段钢质模型进行了弯曲试验,分别研究了以下三种结构状态下,船楼结构参与船体总纵弯曲时的应力分布:(1)完整船楼;(2)切除船楼端部侧壁板和纵向骨架,保留肋骨框架;(3)仅将船楼端部侧壁板切割分离,保留纵横骨架。得出了较长船楼端部侧壁板切割分离可大大减小船楼上层建筑参与船体总纵弯曲的程度,以及船楼端部开口后船楼上层建筑长度可取为开口内侧之间的长度等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某49 m全回转车客渡船为研究对象,以《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为依据,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渡船吊臂及吊臂所在处船体结构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吊臂结构强度符合规范要求。该结构强度分析方法为同类型船舶在吊臂及吊臂处船体结构设计、优化、强度加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者阐述了74500t散货船船体主体结构设计上的8点改进。探讨了上层建筑围壁板厚度及振动,最后对实船船体设计中的修改,提出了修改的建议:1)双层底纵桁板厚度不能分割过细;2)尾柱纵向垂向板格不能划分过小;3)上层建筑结构中,调整加大窗孔区内上下右左扶强材的的间距;4)设计人员应熟悉IACS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舰船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舰船用铝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入手,阐述铝合金用于船舶建造的诸多优越性.提出在铝合金舰舶的结构设计中应推广应用带筋板结构,当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结构,主船体为钢质时,应采用结构过渡接头直接焊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激光焊接钢质夹层结构的连接节点,是钢质夹层结构在舰船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梳理了钢质夹层结构之间、钢质夹层结构与传统船体结构之间的典型连接节点;阐述了钢质夹层结构连接节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连接节点设计需考虑的多种因素:连接强度、制造工艺和结构重量;汇总了平面对接的连接形式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总结了2种高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平面应变模型的分析方法和壳-体连接结合子模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时船舶冲击环境仿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某船的船体结构和型线为基础,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NSYS/LS-DYNA程序计算了船体在不同炸药当量、起爆位置、有限元网格划分时的冲击环境,分析了船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冲击响应。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计算水下爆炸冲击环境是可行的。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流场中结构的存在导致冲击波的反射、绕射使流场压力偏小或偏大;(2)冲击响应沿船长方向非线性传播;(3)存在一个临界K值,当K超越该值时,船体冲击环境发生突变,产生全局性的冲击响应;(4)在上层建筑中,冲击加速度并非呈线性分布,冲击加速度的大小与上层建筑各层刚度有关;(5)由于上层建筑的刚度与船体刚度呈非连续过渡,故船体冲击环境在上层建筑上将发生畸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CCS)《邮轮规范》,在实船验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邮轮船体总纵应力分布、上层建筑有效度和总纵强度评估方法,并指导规范使用。分析邮轮船体结构的特点,明确邮轮的船体结构与其他船型的关键区别,指明邮轮船体总纵强度分析的重点。基于《邮轮规范》中的整船直接计算方法,分析总纵弯曲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指出在设计初期的关注点,归纳上层建筑有效度的变化特性。基于船体梁理论,考虑上层建筑有效度,提出评估总纵强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型客船、豪华邮轮等船舶,上层建筑参与总纵弯曲的程度较大,主船体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常复杂。探究大型船舶上层建筑-主船体间的各向耦合关系对于改善大型船舶的力学性能、结构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双梁理论和耦合梁理论,重点研究上层建筑-转换层-主船体之间的纵向剪切耦合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带有大型上建船体结构的简化耦合梁方法。通过建立耦合梁结构的控制方程,获得上建与主船体间的弯矩-曲率关系、剪切耦合关系以及耦合刚度-极限剪切位移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表征大型上建与主船体间的相互作用。经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耦合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为带有大型上层建筑船舶的极限强度研究、设计优化等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整船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舰船的总纵强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舰船设有长度较长但开口较多的上层建筑时,其船体结构的复杂性使船体总强度很难用常规的梁理论方法确定.本文采用整船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整船加载和惯性平衡处理,计算出设计目标船的总纵弯曲变形和应力分布,以及上层建筑参与船体总纵强度的有效度,为船体总强度校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洪泽湖水域水上搜救能力,研制能在极端天气下出航的30米级搜救艇。该艇上层建筑采用铝质结构,主船体采用钢质结构,在保证船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降低船舶重心。另外,在满足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甲板室,减少受风面积。经过理论计算和实船应用证实:该艇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船舶抗风浪能力优于常规自航船,目前已投入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结构过渡接头界面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为准则,用焊接热过程理论确定临界焊接热输入,为结构过渡接头与上层建筑及主船体焊接工艺参数的计算确定提供依据;计算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保证结构过渡接头焊后具有爆炸复合的原有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某舰尾部上层建筑副炮加强结构的垂向刚度,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分别建立副炮基座附近的上层建筑模型、上层建筑带部分主船体舱段模型以及全舱段模型并进行了刚度计算分析。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多种结构设计方案的对比计算,分析出了对结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的船体构件和部位,为最终的结构加强提供了依据。着重讨论了模型范围大小、不同边界条件、加载方式以及刚度计算方法对船体结构最终垂向刚度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汪远道 《江苏船舶》2004,21(1):19-20,22
渝消02号消防艇是一艘单底单甲板圆舭快艇型,双机、双桨、双舵的高速消防艇。主体为全钢质全电焊纵骨架式结构,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结构。考虑施救时要临时拖带难船,主体结构适当加强。该艇主要用于重庆至涪陵水域沿岸设施及所有船舶的消防,航区为C级航区J级航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