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六十年代中期,大功率晶闸管有了很大的发展,地铁电动车组也几乎同时开始研制斩波调压技术。无疑这种技术应用在该车上是最合适的。由于地铁站距短,车辆起制动频繁,采用传统的变阻调速方式要损失大量的电能。并且,这种损失的电能还会引起峒内温度逐渐升高,以致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地铁电动车组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机电施工过程中地铁站内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无法进行通信这一问题,提出使用基于干扰抵消技术的无线直放站来部署地铁民用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了地铁站内的2G网络信号的覆盖。阐述了该方案的理论基础、组网架构、测试方案以及试验结果,并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地铁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最基本功能的同时,也成了汇聚人流的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如何对地铁站进行装饰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纵观当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站装饰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走现代化、科技化的设计路线,另一种是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路线。本文将以“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装饰设计的再创作研究”为题进行具体分析。1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装饰设计的方式1)选取某条线路,对所有车站进行一体化设计针对某一条地铁线路赋予设计主题,对线路内的每座地铁站则按照一站一景的设计原则,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此,地铁线路内的每座车站既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也为乘客展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种装饰设计方式最典型的当属西安地铁和成都地铁。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铁2号线横贯长沙市东西,连接多个重要交通枢纽,穿越湘江和全国闻名的5A级风景区橘子洲,在橘子洲设地铁站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且开创了在江心洲上设置地铁车站的先河。由于缺乏类似工程经验,橘子洲地铁站的规划设计必须妥善解决生态环保、景观协调、防洪防汛、防渗防淹、建设安全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橘子洲地铁站规划设计所积累的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地铁长时期的发展以及国人对于文化审美的需求和对于地铁公共艺术价值的意识的觉醒,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城市的独特文化、地方特色和城市风采在地铁空间中呈现,并开始注重地铁空间的人本思想和文化体现,使地铁站具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与内涵丰富的综合功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手法还比较单一。希望通过对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营造一种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与城市文化相契合并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铁公共空间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建议。文章中提出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体现地域文化、注重人性化设计以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也阐述了在营造地铁站公共艺术空间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铁站及地铁运行的隧道区间具有无线信号传播特征明显、用户集中且数据业务需求大的特点,是LTE网络需要重点覆盖的区域。通过分析地铁站及地铁车辆运行隧道区间的无线传播环境、覆盖特点,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1期工程民用通信系统为例,提出了基于LTE MIMO 2×2技术的具体覆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铁站的公共服务设施是考量地铁站空间质量、评价交通服务职能优劣的重要部分.当今城市发展背景下,地铁服务设施更应注重人性化设计和科技含量提升.地铁服务设施的科技人文性设计在国内地铁站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通过对京津沪三地地铁服务设施及地铁运营管理中的科技人文性表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合环境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构建具有创新科技人文特色的地铁服务设施建议,以期为城市地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地铁建设与建筑设计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斯科地铁建设历时百余年,与世界其他城市地铁相比有较大差别,其理念和特色对中国城市的地铁线路规划与地铁站的建筑设计有借鉴作用.介绍莫斯科地铁的建设情况,阐述该地铁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从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两方面,分析莫斯科地铁站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站域空间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地铁车站空间"与"地铁站域城市空间"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区别。结合地铁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了城市空间与地铁车站空间、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之间的整体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了在地铁站域空间语境下空间设计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地铁站预留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在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预测的远期地铁站要承担铁路旅客将近50%的客流疏导.所以,在整个枢纽工程中地铁站的预留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为此对地铁站的远期工程预留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预留改造方案,以期达到铁路车站与地铁站的高效、便捷换乘.研究结论:通过对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地铁站预留改造方案的研究和换乘关系的分析,对枢纽内的地铁车站的改造提出站台整体加长和局部加长2种方案.经综合论证和比较,对设计的地铁岛式车站,站台整体加长方案优于局部加长方案.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客站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西客站地铁车站是世界三大地铁站之一,总建筑面积30550m2,是北京西单地铁站的2.35倍。本评论介绍该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概况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地铁站外导引标志有助于乘客快捷、准确地寻找地铁车站,以充分发挥地铁运营设施的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若干城市地铁站外导引标志,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南京地铁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使南京地铁的导引标志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的空间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的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行政中心站所处的城市环境、功能分区以及空间构成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地铁空间的合理设计,需要在充分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公共空间的界面、导向、灯光等元素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这样不仅能提升地铁站的空间品质、突出空间的可读性,更能带给乘客丰富的乘车体验和地域感受。对国内地铁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青团广场站:莫斯科的标志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也成为了莫斯科的标志部分,由于其处于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共青团广场,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在莫斯科地铁5号线以及整个地铁系统中都是最出名的。这个地铁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地区的入口,它的设计主题是爱国主义和激发民族的荣誉感。这个地铁站在1952年1月30开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西安地铁2号线过渡季、冬季车站及轿厢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西安地铁2号线的5个典型代表车站及轿厢在秋季过渡季和供暖季(2020年9月~2021年2月)的温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冬季北客站地铁站的出入口和站厅平均温度分别为4.14和8.74℃,不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的要求;并得出西安地铁2号线秋季公共区域80%满意率的舒适区温度范围是15.7~22.8℃,轿厢是18.7~24.3℃,冬季公共区域80%满意率的舒适区温度范围是12.3~16.1℃。采用热感觉投票(TSV)和热损失率(HDR)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站热环境进行评价;对比调查问卷结果,对HDR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西安地铁冬季热环境的评价指标。该研究可为地铁站内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地铁乘客舒适热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铁站照明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城市地铁站照明节能的途径,实现地铁站照明的绿色化。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地铁站照明的大量资料;到国内多个城市地铁站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地铁照明的节能途径,利用照明模型和电脑模拟检验和修正所得的结论。提出了应该从照明标准、照明设备、照明方式和照明控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地铁照明绿色化。本研究成果对我国新的地下铁道照明标准的制定、地下铁道站的照明设计和改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16-后插17
随着我国各地地铁建设与运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地铁站站外景观己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地铁站站外景观不仅能够突出地铁站的场所与功能特点,而且可以带给人们以视觉享受,满足人们对地铁站站外环境的心理需求,其融入了城市景观,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地铁站外景观实现了功能性、观赏性、人文性的统一.南京地铁2号线于2010年正式运营,标志色为红色.该条线路途经南京紫金山南麓,其中苜蓿园站位于明孝陵景区入口,下马坊站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入口.紫金山南麓苜蓿园站及下马坊站的站外景观设计方面,出入口设计彰显了人文性,站外植物配置体现了生态性,站外步行系统突出了便捷性,与周边景区相得益彰,景观设计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两种地铁出入口类型的特征,从使用功能分析了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具体要求。从文化旅游视角提出了城市景点附近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要求。对成都市部分旅游景点地铁站进行实地调研,提炼出该类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的设计思路及策略:应体现城市的风格与文化;应促进周边景点文化形象的塑造;应与城市建筑、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促进地铁交通、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城市艺术氛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张祝融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6):93-95,100
研究目的:研究我国地铁工程中将物业开发和地铁相结合规划并建设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相结合的实例,对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的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 研究结果:提出地铁和物业开发相结合的几种类型,开发的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在我国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相结合适宜采用联合开发的模式,站点周围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 研究结论: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总之,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相结合不仅有利于用有限的资金建设投资巨大的地铁项目,而且对城市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8月30日,“特鲁布纳亚”地铁站开通,这是莫斯科的第173个地铁站。该站采用了手机支付车费的系统,在便民性方面又进了一步。事实上,近年来,莫斯科地铁的扩建工程始终没有停过,并且还在继续进行。据悉,未来3年,莫斯科将从预算中拨出1030亿卢布(约合303.8亿元人民币)来大力发展地铁。方便、快速加上越来越完备的地铁网络,莫斯科地铁已成为最受欢迎、利用率最高的出行工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