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顶管技术是一种小口径管道非开挖施工的顶管施工工艺,技术成熟于德国和日本。因其施工占地小、施工周期短、实施精度高等特点,近几年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广泛应用。现详细阐述微型顶管技术的工艺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微型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介绍我国及德国、日本等国内外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情况,包括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及施工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田名濑宽  卿光全 《隧道及地下工程》1998,19(3):55-64,F003,F004
将隧道的开挖及支护机械设备集中安装在一辆门架式台车上,以此作为多功能综合性的快速施工的方法,是软岩隧道施工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动向,本文就有关日本开发软岩隧道内以快速施工为目标的TWS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日本迫切需要对城市建设进行投资,而且预计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高投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隧道工技术仍将起重要作用。其中,TB技术 在高度机械施工技术中起主要作用,以促进开挖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广大会员了解国外公路施工的新技术,上海市公路学会于6月10日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举行复合式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新技术交流会。该技术是一种新的路面摊铺工艺技术,能一次同时完成二种沥青面层的摊铺作业,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对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已在美国、日本等国得以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企业联合开发化学注浆可视化系统,通过三维实时图像显示近日,日本基础技术等3家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化学注浆施工中对地基加固状况和建构筑物变位等实时可视化的系统"Ground 4D",并在铁路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了应用。据该公司介绍,虽然此前已有利用三维图像确认地基加固的最终施工质量的技术,但能够实时了解施工状况的这项技术在日本国内尚属首创。新技术主要可用于邻近建(构)筑物、需要将地基加固的影响控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的打浦路隧道复线是为迎接上海2010年世博会规划的主干道之一,它采用大断面盾构技术施工。通过工程类比,本结构采用单层通用管片以提高钢模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又满足工程要求。盾构管片内力计算采用日本惯用法,计算结果表明日本惯用法能较好地满足工程要求,而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日本高强混凝土的开发过程,HSC的特征,优点,施工注意事项及最近在日本采用HSC的PC桥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结构梁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磊  钱冬生 《国外公路》1999,19(1):26-30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七八座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结合梁桥,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问题都已经克服,由传统设计转换到波纹钢腹板桥梁的设计已不是冒险行为。文中介绍了波纹钢腹板的受力特点和优点,概述了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波纹钢腹板实桥构造和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里发发电站工程中日本采用直径最大的掘进机进行输水隧洞的施工,由于围岩破裂,软弱给掘进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主要叙述了地质情况及施工事故等。  相似文献   

11.
《隧道及地下工程》1998,19(2):60-64
以明挖法和盾构施工法中心介绍了战后日本地铁建设技术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由我国同济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次中日盾构隧道交流会已于6月初在上海举行。会议邀请了日本盾构机械、衬砌设计与制作、施工与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在会上介绍其先进技术与经验,同时国内的许多专家、教授也介绍了我国盾构法隧道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易圣涛 《国外公路》1998,18(1):17-2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1962年开始引入日本,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程实施,适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新的施工方法,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如高强度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后其粘接的PC钢材,体外预应力,波纹状腹板桥梁等)不能地再现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程的合理化,使工期更加缩短,造价更加节省,新型式的设计更加可能。  相似文献   

14.
张龙  高菊茹  袁玮 《隧道建设》2019,39(Z1):404-410
为解决合理选择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以有效控制开挖过程中发生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地下水位下降的难题,通过调研国内地铁区间隧道常用的暗挖施工技术及日本结合新奥法原理与挤压混凝土施工技术(ECL工法)提出的盾构隧道现浇混凝土衬砌系统(SENS工法),对矿山法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和SENS工法在适应地层、场地占用、所需埋深、衬砌质量、地表沉降、交通影响、地下管线影响、施工噪声、施工风险、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比选,得出SENS工法在富水砂层施工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衬砌质量、地表沉降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值得在国内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日本连接北海道的带广布和音更镇的十胜PC斜拉桥的施工,包括基础,主塔,主梁,拉索的施工以及索力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广东公路交通》1994,(4):41-48
呼子大桥是连接孤岛加部岛至日本四主要岛屿之一九州的道路桥梁。主结构是三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长494.25m,中跨250m,宽10.9m。完成后将为日本最大的混凝土桥。本文叙述了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施工,包括施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日本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及管理技术。对日本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特大桥梁建设及监控、道路交通管理、土壤改良及污水处理等新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日本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即后期粘结的PC钢材,它省去了一般预应力桥梁的穿索及压浆作业,大大简化施工,有利于截面的减小。  相似文献   

19.
介绍的大型托模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法,是桥梁施工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公铁两用双层或公路立交结构桥梁的施工,它具有不需预制场地、减少脚手架及模板安装与拆除、移动方便等优点,机械化程度也高。采用作者在施工现场拍摄的照片详细介绍了采用该方法施工的日本柜石岛高架桥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越来越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今天,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者们也无不在重点关注和积极开发研究适应城市地下建设安全,快速而科学施工的手段与方法,本文介绍日本一城市地表环境复杂条件下的浅埋双孔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