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从路面的底基层、基层和沥青路面三个方面对半刚性路面非荷载性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找出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从设计和施工角度提出了一些减少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对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软土路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挤密碎石桩+填土预压+固结排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及粉喷桩处理方法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对路基沉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几种方法综合处理软土路基可以有效改善下卧软弱底基层。路面建成后无裂缝产生,运行情况良好,不仅节约工程造价,而且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3.
温度荷载是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和扩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反射裂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掌握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通过从理论上对加筋沥青路面基层进行分析,并进行加筋沥青路面阻裂效果分析,从而指导工程实践。研究表明,采用加筋技术阻止反射裂缝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大部分为半刚性基层,由于温缩、干缩变形大,易开裂产生反射裂缝,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如何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分析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特点以及反射裂缝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所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用合理的力学模型及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土工格栅对旧路反射裂缝的改善原理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加铺格栅降低了裂缝处基层底面的应力集中,减小了基层底面的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值,但对弯沉值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对由于温缩机理和干缩机理引起的基层开裂和因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所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原因以及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路用材料、路面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再生维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半刚性基层损坏而导致路面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郭波  ;易晓卫 《中国水运》2009,(5):259-260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裂缝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重庆港主城港区果园作业区二期扩建工程多泊位码头混凝土框架柱结构,分析了码头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和施工方法,根据规范相关条款及项目部裂缝专家会相关议纪要要求,对该码头砼缺陷中所有的裂缝进行测量后,对于《=0.15mm的裂缝均采用表面封闭法处理》对于=0.15mm的裂缝采用自动低压渗注法进行加固修补。通过对砼缺陷的综合处理,及时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可为混凝土裂缝处理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史海波 《中国水运》2009,(11):178-179
文章通过对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裂缝处理常用的方法,并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船闸混凝土底板裂缝化学灌浆补强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蚌埠复线船闸工程混凝土底板局部出现裂缝.基于对裂缝分布规律的观察以及对裂缝长度、宽度、深度的检测,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对裂缝进行化学灌浆补强处理,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着重介绍裂缝化学灌浆补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级配碎石过渡层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改善沥青路面排水条件,但级配碎石模量低,具有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将其作为过渡层置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会改变原路面结构应力状况。通过使用非线性路面设计程序,从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两个路面结构参数分析路表弯沉值、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控制指标。归纳总结沥青面层厚度以及回弹模量变化对路面各个结构层的拉、压、剪切等力学响应规律,对倒装结构组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在集装箱港区道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应用于上海外高桥集装箱港区道路,在国内尚属首创。针对港区道路的特点,结合上海地区水文、地质和建材供应条件及港区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集装箱港区已建类似工程道路铺面结构使用情况,分析论证相关施工技术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结构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出了较系统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采用内部应力吸收复合夹层(inter-layer stress absorbing composite,ISAC)进行反射裂缝的工程防治。轮碾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反射模拟试验表明,与单一夹层相比,采用ISAC防裂夹层大大提高了试件的抗裂寿命。试验路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聚酯玻纤布和玻纤格栅作为上层应变吸收层的ISAC复合夹层都具有较好的防裂效果,且玻纤格栅ISAC复合夹层的防裂效果优于聚酯玻纤布ISAC复合夹层。室内试验与实测数据均表明,ISAC防裂夹层具有良好的应力应变综合吸收能力,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良好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重载交通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现象,以使用期内总费用最经济为原则,通过正交试验和 ANSYS 软件分析组合式基层结构与材料等参数对设计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路工程探讨其在重载交通路面的适用性,进而提出满足重载交通需要的路面结构优化方案,使路面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从而达到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智祥  王正伦  张鑫 《船舶力学》2012,16(5):573-579
文章对船用双相不锈钢焊接结构的焊缝、影响区和母材在不同应力比下分别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ΔK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船用双相不锈钢焊接结构中焊缝裂纹扩展速率最低,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最高;母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高,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最差;焊缝对应力变化的灵敏度最高,热影响区次之,母材最弱;通过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对船用双相不锈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定量分析是正确的且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450MPa级船体钢焊缝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450MPa级船体用钢母体试件、焊缝试件在波浪随机载荷和均方根等效载荷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用均方根等效载荷替代波浪随机载荷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焊缝金属在抵御疲劳裂纹扩展方面优于母材金属。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 in fatigue behaviour between the aluminium alloys A5083-O and A5083-H321, which are used as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 ships and high speed craft. We obtained S–N curves for the base materials and the welded joints made of A5083-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rates and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ranges ΔK, ΔK eff and ΔK RPG (Toyosada et al. in Int J Fatigue 26(9):983–992, 2004) were determined. Additionally, the evolution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for the base materials and the welded joints made of A5083-O was measured. We also carried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for both base metals and their welded joints made of A5083-O. The difference in fatigue crack growth behaviour for each alloy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based on the RPG stress criterion (Toyosada et al. 2004) in the base materials and their welded joints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8.
在基体对面层现浇混凝土变形约束的条件下,温度、湿度变形引起的收缩应力是码头面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码头面层中引入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基体对面层的约束,可以做到面层少出现或不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9.
不考虑超载情况,为探求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及破坏规律,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ANSYS 3-D有限元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模型,施加非均布动荷载,并对粘弹性路面模型各层的动态力学响应及不同车速下路表弯沉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使路面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当重载车辆车速在10~32 km/h之间时,路面的动态弯沉值显著大于静态弯沉值,对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