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介绍了化学融雪剂的特征、主要成分以及作用原理。使用氯盐融雪剂对道路面和桥面具有较大破坏作用,对道路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将产生消极影响。分析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提出了对路面桥面破坏作用少的新的除雪手段和使用新型融雪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渔船用海水流化冰机设计问题,给出我国沿海海水及海水流化冰的有关重要参数,以作为海水流化冰机设计的依据,在介绍总体方案的特征后,又说明特征温度和冷负荷确定的基本方法,进而阐述了压缩机、冷凝器和冰筒等部件的选用和设计方法。新设计有效解决渔船用海水流化冰机长时间运行的冰堵和耗能严重问题,并且满足了渔船对捕获海产品低温保鲜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黄焱  孙剑桥  田育丰 《船舶》2023,(1):87-97
对于极地船舶而言,其设计建造必须依据先验性的冰区航行安全性能认识,而目前国际上可以借鉴的实船航行经验极度匮乏,这就必须借助有效可靠的预报方法。当前海冰力学与工程学的发展仍处于机理性探索阶段,因此,在理论方法与数值模拟上尚难以形成对冰区航行性能进行可靠预报的方法。据此,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已形成共识,冰水池模型试验是当前预报与评估船舶冰区航行性能的唯一可靠途径。文中从阻力、快速性与操纵性3个方面,对极地船舶冰区航行性能的试验预报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以期为业界充分了解冰水池试验测试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极地具有气候环境极端恶劣、海气交换强烈、湿度很大等特点,在此航行(或冰区航行)的船舶和海洋平台结构表面极易形成覆冰,它不仅影响设备操作,更直接威胁到船舶和海洋平台的安全。对国内外极地航行船舶及海洋平台防冰和除冰技术的现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覆冰对极地航行船舶及海洋平台不同部位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然后,归纳和分析国内外现有防冰和除冰方法与技术,包括电加热、红外线、超声导波等主动除冰方法,以及超疏水涂层、牺牲性涂层、水润滑涂层以及低交联度界面滑移涂层等被动除冰方法。最后,总结现有防冰和除冰技术在极地航行船舶及海洋平台上的适用性及优缺点,为极地航行船舶及海洋平台的防除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冰载荷是船舶在冰区航行中承受的最主要载荷。在冰、船碰撞过程中碰撞位置的随机性较强,导致实船冰载、荷识别方程求解存在着不适定性。论文针对雪龙号破冰船第八次北极走航,布放应变传感器阵列监测冰船作用过程中船体结构的响应,结合船体结构参数,建立测点位置和冰载荷作用位置跨区域的冰载荷反演数学模型,并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冰载荷。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冰载荷。将反演的冰载荷与国外相近破冰工况下破冰船承受的冰载荷进行对比,验证了论文使用的方法具有工程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刘璐  曹晶  张志刚  季顺迎 《船舶力学》2021,25(4):453-461
冰区船舶表面冰压力分布规律是其结构安全预警和冰载荷监测的重要辅助信息.本文采用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并行和粘结-破碎模型的离散元方法模拟平整冰在不同冰况条件下的破碎过程,进而获得船体结构表面的冰压力分布和大小.在冰压力的计算中,考虑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即累积最大值和累积平均值,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船体结构表面的冰压力危险区域和冰压力分布特性.通过船体结构直行破冰的离散元模拟,分析了船体结构的总体冰载荷和局部冰压力.为验证本文方法在船体结构冰压力分析中的可靠性,根据冰载荷的IACS规范计算了船体结构与大块浮冰自由碰撞过程,对比分析了碰撞点上的冰压力.计算结果表明,离散元计算结果与规范对比误差保持在6.7%~18.1%之间.本文方法为冰区船舶的设计研发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其计算结果可为船体结构的冰区航行安全预警和冰载荷监测提供合理的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7.
冰水池模型试验对发展冰区船舶海洋工程和推进极地开发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完备的海冰模拟能力是进行冰区装备模型试验研究进而开展航行作业性能和安全性预报与评估的关键技术保障。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冰水池海冰模拟技术现状,比较分析了两种类型制冰技术及其模型冰的物理力学特性,给出了冰水池海冰模拟能力发展趋势;同时,明确了冰水池中海冰模拟的关键问题,剖析了先进制冰技术研发面临的技术挑战,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探索科学的模型冰制备方法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8.
冰区航行船舶冰载荷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冰载荷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评估。给出了冰载荷的描述、定义,对预报方法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预报技术中的困难与难点。综述了理论预报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特点。指出这些预报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船舶在冰区安全航行和船上机械设备安全,需要考虑冰激载荷特性引起的船舶运动响应问题。论文以一艘极地运输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半经验公式的数值方法模拟连续破冰情况下船舶所承受的冰载荷,求解冰区船舶在平整冰区域直航过程中由冰载荷冲击引起的运动响应,计算分析横荡、纵荡和垂荡3自由度冲击加速度,同时基于中国船级社规范,选取PC3冰级,计算规范要求的冲击加速度,将两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揭示了在不同冰厚、弯曲强度和船-冰摩擦系数下加速度的变化趋势。此数值模拟方法对冰区船舶设计与冰区航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综合安全评估(formalsafetyassessment,FSA)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运用到远洋渔船在冰区航行时的风险评估中。根据远洋渔船在冰区航行及捕捞作业情况,从远洋渔船的危险识别、远洋渔船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方案、费用与效益分析、决策建议等方面对远洋渔船冰区航行风险做了全面的分析与安全评估。初步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远洋渔船冰区航行的特殊情况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对远洋渔船特殊海况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海洋平台中冰载荷监测的载荷识别算法是对冰区平台安全生产评估的重要部分,随着海上风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渤海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海上风电平台,海冰载荷已经成为影响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冰载荷的直接测量难度大,现有传感器难以满足冰载荷监测要求,甚至有些冰载荷无法直接测量,因此可采用间接监测方法对结构冰载荷展开监测,即通过数值方法标定载荷与响应的映射关系,将这种映射关系表示为传递矩阵,通过矩阵求逆的方式确定结构冰载荷。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海冰数值模型算例,验证了基于广义力法的间接监测算法在冰区风电平台冰载荷识别方面的可靠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冰载荷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评估。给出了冰载荷的描述、定义,对预报方法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预报技术中的困难与难点。综述了理论预报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特点。指出这些预报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范围内,北极海底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随着钻探技术的进步,加上易开采油气资源变少,北极地区的油气开采已经是势在必行。半潜式海洋平台拥有较强的抵抗极端环境的能力,在冰区不同的冰况下亦可操作。由于冰与不同结构物作用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尚未形成关于半潜式海洋平台在海冰作用下的设计准则。本文通过对典型半潜式平台与海冰相互作用机理与冰载荷模型分析,提出了该类结构在海冰作用下的主要失效模式及评价方法。最后,以我国首座北极海域传统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例,对其抗冰性能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半潜式平台在抗冰设计及安全保障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鲍立平  刘茂军 《中国水运》2008,8(1):108-109
氯离子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项重要因素,氯离子广泛于海洋环境、道路化冰、盐湖和盐碱地、工业环境、特种行业等各种环境,因此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是结构设计使用期内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其深入研究是一项迫切的需求.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氯离子侵蚀机理,理论模型和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方法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船舶碰撞海冰引起的冰载荷分布是十分复杂的。文章选取Thikhonov正则化这一反向方法,根据极地科考补给船S.A Agulhas II号于2013-2014年间南极航行时实测的数据,分析得到了船体艉肩部的冰载荷。通过应用三种独立的冰载荷离散方式来模拟海冰的自然特性,在有限元中得到模型的影响矩阵,并应用Matlab对Thikhonov正则化方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方法可以克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不适定性,并计算得到船体冰载荷。  相似文献   

16.
船舶在冰区的引航操纵不同于寻常,它需要引航员有扎实的船舶操控技艺,有在冰区航行的多年经验积累,需要与船长更加密切的配合才能顺利地将船舶安全靠泊码头。本文作者凭借多年引航经验,不断钻研总结冰区引航的操作技能,分析了影响冰区安全引航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提出了营口港冰区引航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引航员主观不安全因素的有效避免,以期得到业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极地冰区船舶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极地冰区船舶发展的背景,对极地航道、资源开发等因素等进行论述,认为发展极地冰区船舶是未来船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了与极地航行船舶相关的规范、规则的发展情况,认为规范和规则对极地冰区船舶的运行安全和减少排放等要求日趋严格,各船级社对极地船舶的设计要求和验证方法逐渐统一。介绍了当今世界主要的破冰船船型及动力系统,并对极地冰区船舶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船舶碰撞海冰引起的冰载荷分布是十分复杂的。文章选取Thikhonov正则化这一反向方法,根据极地科考补给船S.A Agulhas II号于2013-2014年间南极航行时实测的数据,分析得到了船体艉肩部的冰载荷。通过应用三种独立的冰载荷离散方式来模拟海冰的自然特性,在有限元中得到模型的影响矩阵,并应用Matlab对Thikhonov正则化方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方法可以克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不适定性,并计算得到船体冰载荷。  相似文献   

19.
由于船体结构受到的外部载荷及载荷承受能力决定了船体结构的损伤程度,因此船舶在冰区海域航行的安全性与其受到的冰载荷直接相关。本文根据极地科考补给船S.A. Agulhas II的原型测量数据,给出了两种艉肩部冰载荷的反演确定方法:一种为根据试验建立的影响系数矩阵法来确定肋骨处受到的冰载荷,另一种为利用Tikhonov正则化建立的三种离散方式来确定外板区域受到的冰载荷。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克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病态性并得到船体结构的冰载荷。  相似文献   

20.
冰阻力是影响船舶在冰区航行性能的关键因素。当前主要的冰阻力研究方法有经验公式法、模型/实船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式能够对船舶破冰的全过程进行快速模拟,且模拟成本低,参数易于控制 、结果较为准确,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冰阻力预报方法。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各种数值模拟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基于网格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无网格方法的离散元模型、SPH法、近场动力学模型等;近年来,网格模型与无网格模型的耦合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文章简要梳理了冰区航行船舶冰阻力数值研究的进展,并基于研究现状提出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意在为进一步提高冰阻力数值模拟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