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承接MODEC公司浮式生产储油船改装项目,为了满足深海采油的需要,该项目设计船宽已经超过公司30万浮船坞内宽,无法满足进坞要求。为了保证该项目顺利进行,需要对浮船坞进行加宽改造,但受工期和改造成本限制,只能在水上完成此改造工程,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大型浮船坞水上加宽改造方法来打破原有浮船坞加宽只能在旱坞内施工的技术瓶颈。主要对浮船坞水上加宽改造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何湘峰 《中国水运》2014,(7):264-265
新、旧高速公路建设互通连接时,通常需对已建公路进行加宽扩建,文中以新建虎门二桥项目沙田枢纽互通加宽桥为例,对新、旧高速公路以桥梁方式连接时桥梁加宽的设计方法、要点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此类桥梁加宽合理的建议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桥梁拼接加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龙  万娟  杨勇波 《中国水运》2009,(12):165-166
桥梁加宽存在技术复杂、实施难度高、对现状交通影响大的特点,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技术重点。作者在对国内已实施的几条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桥梁改扩建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介绍分析了桥梁拼接加宽设计的几种主要方式和连接部构造处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工程中常见病害是新加宽路基失稳,其主要表现为加宽路基沿新老路基结合面发生滑移,严重时甚至发生整体坍塌,结合工程实际经验论述了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常见病害及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华兴  郑子龙 《水道港口》2009,30(4):272-276
为研究限制性航道弯曲段的航道加宽值问题,分别对弯曲航道加宽处的平面布置,加宽值ΔB的计算公式以及加宽值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通过对船舶(队)在弯道段航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弯曲航道加宽值的主要因素为弯曲半径、船舶(队)长度及航道宽度。按照各种运行条件下提出的弯道加宽值的经验公式,对加宽值ΔB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各公式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推荐加宽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扩建天津港航道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在扩建天津港10万t级航道的设计中,对其主要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优化,采用分段乘潮、分段备淤、单侧加宽等方法,并从时间上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节省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7.
航道转弯尺度设计参数主要包括转弯半径、转弯段宽度增加量、加宽方式和两转弯段间直线段长度等。在分析航道转弯设计参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规范中对航道转弯尺度设计参数的规定,并结合船舶操纵模拟器试验研究结果,对航道转弯尺度的设计参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藏某公路的加宽改造,提出了5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方案。按这5种方案,共修筑了3段试验路。对试验路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和工艺进行了讨论。通过试验数据,对各种拼接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5层双向土工格栅自路基顶面向下,以层间距30cm的加筋方式加强新旧路基间的结合是较好的路基加宽拼接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志华 《中国水运》2006,4(5):88-89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设计工作.匝道出入口的端部设计在整个立交设计中,也是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它影响到匝道出入口的形式、加宽、超高的设计、桥跨布置,同时也影响匝道出入主线安全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详细分析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出入口的端部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公路在我国交通事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丰城至厚田公路为例,对其横断面进行设计研究,对超高加宽设计进行了工程计算,最终得到每个横断面设计结果,为公路设计提供了严谨的科学计算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连新船重工30万吨船坞扩建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特点,该工程是我国首例大型船坞采用湿法施工,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为采用湿法施工的船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金晖  杨军 《水运工程》2007,(5):98-103
结合连云港庙岭三期工程陆域形成、软基处理和堆场结构设计与施工,针对特殊的土质条件、施工工艺、工期和使用要求,不断地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以适应现场的生产条件,形成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控制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上层建筑完整性设计建造的成功经验,对船舶上层建筑完整性设计建造工艺进行研究。各船厂可根据自身的硬件条件和设备设施进行上层建筑的策划、设计和建造,并在完整性水平评估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上层建筑中间产品完整性交付水平,从而提升船舶建造的生产效率。该研究为各船厂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上层建筑完整性设计建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船舶虚拟建造技术是对船舶设计技术的创新。通过选取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船体分段建造的重要工艺环节,基于统一的三维模型,根据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在实船建造前开展基于三维模型的虚拟仿真验证,动态分析船舶中间产品的可制造性以优化工艺设计,打通船舶产品设计(Ship Product Design,SPD)三维模型在三维完整性建模设计、虚拟仿真、生产中的数据链路,形成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建造仿真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现场返工率、提升船舶建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广泛遇到的海外港口建设工程中强夯设计参数选择和强夯施工监测等问题,详细对比分析了中、欧、美规范和手册中强夯法适合土类、设计参数和施工监控等。对比发现,中、欧、美规范和手册关于强夯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理念,欧、美广泛采用能量法设计施工参数,而中国则通过强夯后的加固效果指导施工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邱昱博  董其强  冯森 《水运工程》2016,(10):189-194
结合中国交建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阐述以集团化业务应用、数据集中管控、容灾备份为主要实现目标的大型企业云数据中心设计与建设思路,介绍云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架构设计、网络规划设计、基础环境建设实施等方面可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庆文  邹湧 《港工技术》2012,49(4):31-33,44
海域工程干地施工围堰的截渗设计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山东海阳核电厂海域工程的干地施工围堰采用柔性地连墙与高压帷幕灌浆相结合的截渗结构,这在大型海域工程施工中尚属首次应用,在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省工程投资方面效果显著,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依托山东某内河航道项目,采用Autodesk平台探索研究BIM技术在航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应用BIM技术可解决二维设计中设计意图难以直观表达、出图量大且易出错、方案变更导致的重复工作等问题,实现航道工程三维可视化、协同化、参数化、精细化设计,从而优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效率。在项目的施工及维护阶段,通过BIM模型进行信息传递,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从而保证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闸金属结构在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中的特点,结合大源渡二线船闸等湘江沿线大型船闸实例,基于BIM技术,对方案设计、计算分析、优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可视化技术交底、施工可视化指导、现场安装施工模拟、成本精确计量、运维数据资料管理、3D指导与学习管理和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与论述。结果表明:在船闸金属结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充分利用,对于提高设计、施工、运维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夕贵 《水运工程》2006,(12):92-97
通过对巴基斯坦OP-II码头工程柔性靠船桩的施工实践,阐述在施工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直径钻孔和吊装靠船桩的施工方案比选,以及综合考虑施工情况探讨靠船桩的设计新思路,并在不影响靠船桩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对柔性靠船桩原设计作出适当变更,供柔性靠船桩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