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结合润扬大桥南互通区接线拓宽改造工程,介绍了改性沥青SMA目标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及在应用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配合比设计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指出在目标配合比阶段优良配合比设计将严格控制材料的技术指标,是设计的重要保障。在生产配合比阶段增加一些设计流程完善生产配合比程序,使设计更加实用化。在试拌阶段建立一些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便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高粘度沥青SMA桥面铺装层及SBS高粘度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采用新的铺装形式,在桥面总厚度不变前提下采用SMA-13(4.5cm)薄层铺装代替AC-13C(4cm)+AC-20C(4cm),通过原材料优选与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同时对该结构的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使SMA铺装层的水稳定性能、抗高温车辙能力、抗裂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湖北汉英高速公路谌周段特大桥进行了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4.
SMA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得以广泛应用,其良好的车辙稳定性和抗滑性能在重交通道路中有明显的优势,文章依据开发区道路改建工程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应用实践经验,探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在工程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已被较多地应用于路面基层,但在港口工程中鲜有应用。结合某港口码头堆场基层施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分别从目标配合比确认、集料生产级配调试、水泥含量-EDTA关系曲线、延迟曲线和强度-含水率曲线等几个方面阐述港口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确认了施工阶段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碾压延迟时间等生产参数,为该堆场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计算步骤,提出了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方法,探讨了通体混凝土路面砖的生产配合比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田斐 《珠江水运》2022,(6):108-11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阐述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及拌合物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旋转压实新技术.用PG等级和常规指标评价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等方面介绍了Superpave配合比设计方法在某高速公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湘潭湘江四大桥承台大体积卵石混凝土参照常规混凝土试验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情况,据此对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亳州市城市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工艺流程,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了细集料掺配石屑的配合比设计。试验段施工及检测结果表明,细集料掺配石屑的配合比设计更加优化,外观更为密实。  相似文献   

11.
黄道金 《水运工程》2004,(3):134-138
通过孟加拉国某公路项目的施工实践,介绍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配合比及最佳沥青含量及相应参数,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海龙  姜峰 《中国水运》2007,7(12):78-79
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其要求选择优质的材料组成和合理的配合比、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和养生方法,并应考虑掺入外掺剂,配比设计很复杂.本文介绍了生米大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验证与优化,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配比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丹  徐学军 《中国水运》2006,3(1):89-90
系统介绍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沥青路面冷再生中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进行了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石灰、粉煤灰、水泥、碎石等无机材料三种混合类型及不同配合比进行的对比试验,介绍了浦东机场场道半刚性基层材料混合类型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万克全 《中国水运》2010,(8):207-208
近年来,稀浆封层和微表处养护技术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董姣芝 《中国水运》2014,(10):348-350
文中介绍了新疆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拦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浇筑式沥青配合比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聚丙烯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性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左志刚 《港工技术》2010,47(6):21-23
不分散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流动性,由于水下混凝土一般不允许振捣,因此,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其流动性和抗分散性。以曹妃甸港区原油码头靠船墩和系缆墩的水下封底混凝土为例,介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奴尔水库表孔溢洪洞混凝土按照设计配合比微调后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浇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质量,完工后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单位工程验收阶段,质量监督机构为了公平、公正核定该工程,采用无损检测、钻孔取芯等方法对成品混凝土进行检测,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核定为优良。  相似文献   

20.
阴极保护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阴极保护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作者把阴极保护设计方法的发展分为经验设计方法,传统计算设计方法及现代设计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设计的特点进行了简述,最后,介绍了国内外阴极保护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