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华 《舰艇武备》1991,(11):5-6
为了尽快地导引水下航行体到达目标,提高捕捉目标的精确度,本发明提出在目标附近的海面上设置中继浮标,发射体和浮标之间使用电磁波,浮标和水下航行体之间使用超声波。  相似文献   

2.
常规潜艇柴电推进系统带有柴油发电机和蓄电池。在水下航行中全部所需能量来自蓄电池。为了再充电,潜艇不得不浮出海面,或用通气管航行。在这段时间里,常规潜艇特别容易被发现和遭到攻击。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行体水下排气热暴露问题,用Euler-Lagrange方法建立了数理计算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传热学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航行体水下排气时的排气温度、航行速度、排气流量和海水温度等因素对海面热特征的影响。分析表明,降低航行体排气流量、提高航行速度、降低排气温度,均有利于降低航行体水下运动时的热特征,环境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海面热特征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宋君才  孙雷  蒋鹞飞  李娟伟 《船舶》2018,29(1):74-78
目前常使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标定法对多普勒计程仪进行速度标定。但由于海况以及海面环境等外界的影响,航行器在水面航行很难达到标定条件的要求,标定精度难以保证。为提高标定精度,降低实验条件要求,文中研究了一种新型速度标定方法——水下速度标定。利用航行器在水下航行不受海况以及海面环境影响,结合DGPS获得航行器下潜前和起浮后的高精度位置信息,计算出航行器的真速度,来标定多普勒计程仪的速度。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保障标定试验不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缩短了标定时间、简化试验过程,大大提高了标定试验的效率和水下航行器的隐蔽性,并且航行器的航程越大,该方法标定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张晓飞 《世界海运》2009,32(7):54-55
船舶常年航行于世界各个水域,遇到雷暴天气较多,相对于平坦的海平面而言,航行在水面上的船舶无疑成为海面上唯一的突出物,构成了诱导带电积雨云放电的理想条件,因此船舶受到雷击的机会较多,船上设备、人员、货物受到雷击损害严重,甚至导致沉船、火灾等严重灾难事故.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航行海域海面温度与集装箱船火灾事故率的相关度,分析56起集装箱船火灾事故的发生海域和产生原因,结合当前集装箱船交通流分布情况,认为航行海域的平均海面温度与集装箱船火灾事故率正相关,归纳出集装箱船火灾事故高发海域,提出预防措施:全面了解航行海域海面温度分布及变化情况,警惕高温海域;掌握集装箱货物堆场存放情况,确保受载货物无不良情况;检查受载货物信息,确保货物适运;制定"集装箱货物黑名单"计划,重点关注特殊货物。  相似文献   

7.
对于沿岸航行的商船业讲,令船舶驾驶员最感棘手的问题莫过于对渔船群的避让。以中国沿岸来说,沿海渔场较多,每到渔讯季节,在成山头附近,长江品或舟山附近、等海面都出会现大量的于沿船舶,威胁到船舶的航行安全,甚至发生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水下航行体开展了不同距离的近海底、近海面的模型阻力试验研究,建立了模型试验及分析方法,获得了海底和海面对阻力的影响规律。模型试验表明:采用低速浅浸深试验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分离近海面、近海底影响的试验目的;仅有自由表面影响存在时,当水下航行体航行在大于其艇长1/3的深度上时,在实际中可认为没有兴波阻力;仅考虑海底壁面影响,当水下航行体航行在距海底超过其1/4倍艇长的距离时就可以不再考虑海底的影响;同时存在自由表面和海底壁面影响时,要完全避免限制水域的干扰需要水下航行体潜深超过1/3倍艇长的同时,水下航行体距海底的距离不宜小于1/2倍的艇长。  相似文献   

9.
为精准控制行驶船舶的航行传输信息,提出一种基于VR技术的移动信号网络海面覆盖控制方法。分别计算移动信号的上限所及范围及下限所及范围,完成VR技术下网络海面覆盖域区间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搭建海面移动信号处置体系,按照覆盖差量的求取原则,处置控制权限的阈值参数,实现VR技术下移动信号网络海面覆盖控制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TVP-VAR型控制策略相比,应用新型覆盖控制方法后,DVS指标最大值由0.28提升至0.74,船舶航行传输信息得到实时精准控制。  相似文献   

10.
11月21日,航行在南中国海、中远航运船员外派中远远达公司的金广岭轮,在海面风力6-7级,浪高4米同时下着小雨等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成功地搜救了韩国籍货轮“BRICHT RUBY”遇难的10名船员。  相似文献   

11.
1983年4月19日,航行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的LXK轮货舱起火,全体船员生命垂危。YL轮从欧洲满载返航途经印度洋,两轮相距90海里,接到上级搜救指令后,YL轮全船紧急动员.明确分工.不畏艰险,承担起救助难船的重任。经5个小时的全速航行和搜索,YL轮抵达难船附近海域。此时的LXK轮已失去动力,浮在海面上任由烈火肆虐,由于火势凶猛,船员无力自救,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在海面上航行的舰船,其速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会导致舰船的航行速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舰船的航行速度进行预测。由于舰船航行是一种非线性运动过程,若是采用线性数学模型预测航速,可能会使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所以,在预测舰船航行速度时,应当采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本文还从舰船航行速度的预测方法分析入手,论述了舰船航行速度预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对机载雷达观测海面上航行舰船实测录取数据进行成像,介绍混合SAR/ISAR成像法,并给出成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应用情况。并结合IMO对航行安全提出的有关法规,推论了ECDIS的应用趋势,针对ECDIS的特点和优势,结合AIS设备的强制使用,提出了未来ECDIS应用的美好前景-“无助航标志海面”,描述了ECDIS将为航道管理部门和航行船舶带来的崭新局面,并论及了无助标志海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流体重力波动力学原理,分析因流体重力波引起的海面动能的传播,即海水表面质点的扰动,对航行在大风浪的船舶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船舶在大风浪中安全、经济航行,航海人员必须了解大风浪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保证船舶在大风浪中安全、经济航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逐步开发,海面下运行的航行器数量激增,由此带来的对航行器等水下复杂目标的电磁探测问题亟待解决。[方法]基于总场-散射场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TSS-FDTD)和海面上下表面的场值转换算法,分析水下天线阵列源照射水下航行器目标产生散射场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得到水下天线阵列与复杂目标附近区域的场分布、整个水下空间的场分布和海面上方的场分布,并将目标与源在不同相对位置的3组模型在空间中的散射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海水内部环境中,不同目标模型的散射场差异较大,通过观测该散射场可确定目标的存在;而在海面上空,不同目标模型的散射场差异较小,通过观测其散射场均值和能量分布情况也能确定目标是否存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工作频段的探测雷达提供数值参考,为水下航行器探测、水下救援、打捞沉船等工程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婷婷 《游艇业》2012,(7):90-93
在热带的珊瑚海上静静航行十天,是怎样一种奢侈?月光洒满海面的夜晚、壮观绚丽的日落、白色硅沙海滩和纯净的空气——降灵群岛只占大堡礁700多个岛屿中的十分之一,然而它的清澈和秀色却会带给你百分百的难忘和感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航行纵向补给用浮标的情况,从浮标的材质、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经过浮标下沉分析、侧翼压力、拖拽拉力等计算分析,并结合碰撞破损等使用状况,重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滚塑材质的引缆浮标,解决了引缆浮标在航行使用过程中容易下沉、脱落等现象,使浮标在航行拖拽时能够在海面上稳定漂浮,不下沉。  相似文献   

19.
北极圈以北的夏季,白天时间长。极端时没有黑夜,更方便了航行船舶的视觉瞭望。海面浮冰,似雕刻艺术,千奇百怪,各式各样!梦境如画,浮想联翩-冰海冰幻彩云间,仙池仙境瑶池旁!身临如此美景,可曾忘却烦恼?可曾有许多惊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海上航运物流的快速发展,现代船舶设计趋于高速化、大型化,船舶在海面航行时由于海浪等作用力会产生兴波阻力,降低船舶的运动效率。以常见的Wigley船舶为研究对象,建立船舶航行过程的兴波阻力模型,利用Michell积分算法对Wigley船型的兴波阻力及尾迹进行数值仿真,对于改善船舶航行效率,提升船舶设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