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在不起眼的位置刊登了一篇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一名毕业生的文章《我要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造船事业》。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后的今天,我们拜见了文章的作者,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王荣生先生。一晃55年,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是76岁的古稀老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编辑部于1988年11月15日在上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召开了《中国造船》创刊40周年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程望、上海市科委主任金柱青、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友声以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部分委员等66人。会议由《中国造船》编委会主任方文均主持,《中国造船》编辑部主任万廷镫作了《中国造船》创刊40周年的报告。程望、金柱青、何友声等同志分别在纪念会上作了讲话。他们指出:《中国造船》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长期来不仅刊登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技文章,而且在学术交流、培养人材等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2008,49(3)
《中国造船》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今年是《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定于今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将邀请有关领导结合我国的造船形势作报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领导作纪念报告,并结合“绿色造船”等主题开展学术讨论。同时,《中国造船》将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一期“《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特刊”(总第183期)。  相似文献   

4.
《造船技术》杂志创办已经整整十年了,借此机会,编辑部全体人员谨向本刊尊敬的读者致以亲切的问候,谨向关心和支持本刊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作为造船专业技术性刊物的《造船技术》,本着为造船科技和造船工业发展服务的宗旨,十年来,在各方面支持下,基本上起到了交流技术,宣传推广造船科技成果,积累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造船科技水平的作用。它所刊登的文章,有的介绍了数学放样、公差造船、无余量装配、单元组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13-15日,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三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会上向与会代表颁发了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年)。按照该报告的最新归类方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造船》和《船舶工程》归入水路运输分类期刊,归入水路运输分类期刊的还有《中国航海》、《中国港湾建设》、《中国修船》、《船舶力学》、《船舶》、《船海工程》、《航海教学研究》、《水运工程》、《造船技术》等共19种期刊。《中国造船》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0.426,名…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通过专家鉴定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编制,并经国内造船行业专家初审,由船舶总公司于1993年6月颁发的《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一年多来,在我国各有关船厂贯彻实施,已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得到了船级社、船东、设计部门和船厂的好评。船  相似文献   

7.
上海造船学院1956年10月出版由杨槱、李永庆尔先生编译的《船舶概论》一书第二章"造船和造船科学的发展"中,谈到一些关于我国古代造船的历史(原书第6节至7节)。为了使从事或将来准备从事造船工业工作的同志们了解一些关于我国造船的历史,是很有好处的。因此这一段文章,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8.
周安昌 《船艇》2005,(3):38-43
2004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大发展的一年,造船完工量达到855万载重吨,出口31亿美元。浙江、江苏、广东和东北地区相继出台了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临近岁末,国防科工委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所见所闻,令造船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相似文献   

9.
缩短造船周期,是开掘造船生产能力,提高造船经济效益,发展我国造船工业的一个关键课题。船舶总公司对缩短造船周期十分重视。我们请广大造船工作者,从管理技术和工艺技术进步等方面围绕这一课题做些文章,《造船技术》将愉快地为交流您们的经验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上海造船》2012,(4):78-I0006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造船技术》2009,(5):I0008-I0008
2009年9月3~5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了《造船技术》杂志第六届三次编委会。此次会议由《造船技术》编辑部主办,参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南京中船绿州机器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船第九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06,(11):I0001
《中国船检》杂志社首届通联会于11月14至16日在造船航运的新生热土舟山召开。来自全国航运、造船、海事安全管理部门.船舶检验机构和海洋捕捞等7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怀着期期殷许之情,纵论杂志发展,探讨文章精妙,指点杂志征程。  相似文献   

13.
吕航 《中国船检》2007,(11):14-21
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船舶工业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3个重要文件,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三个方面的工作做了部署。近日,本刊请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张广钦会长专门对“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做了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李升江 《中国船检》2011,(10):73-73
近期,造船能力再一次被业界提上议题讨论。尤其最近,劳氏船级社亚洲区船舶经理Thomson更是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船厂正遭受快速扩张之苦果》的文章,对中国造船能力的快速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前些年全球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和船舶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掀起了新建船厂、改扩建现有造船设施的浪潮。中国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终于稳固了全球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5.
4月2日上午9:30,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在盘福路67号十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本次会议由学会洪和平秘书长主持,《广东造船》主编谭政生作工作报告。会上,洪和平秘书长首先发言,他对《广东造船》2010年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勉励《广东造船》再接再厉,继续提高稿件质量,将杂志越办越好。随后,谭主编详细汇报了2010年工作情况及2011年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造船业前景相当广阔.计鹚到2005年造船总量占世界的35%,跃升全球最大造船强国指日可待。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造船工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对造船工业的大规模投资,2月1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简称“振兴规划”)隆重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船舶产业振兴规划》(2009—2011年)也在不同时期顺势而出。振兴规划及纲要出台,鼓舞了全国及南方地区造船业,船企无不为之振奋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7.
崔燕 《中国船检》2012,(1):54-56
2011年岁末,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继振兴规划发布之后,船舶工业的又一强力催化剂,再一次振奋了国内造船企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上海造船》2009,(3):69-69
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 1005-9962/CN31-1540/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造船》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年获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造船技术》杂志创刊以来,到现在已十个年头了。十年来编辑部同志在为传播造船科学技术,促进造船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贡献。我们向《造船技术》编辑部同志们表示祝贺。《造船技术》杂志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们认为是与编辑部同志的辛勤努力工作分不开的。编辑部同志能热爱自己的工作,能把自己工作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密切  相似文献   

20.
开栏语/2008年以来,每期融合广大读者深情厚意和期待的《广东造船》杂志,都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在栏目和文章报道方面,我们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增开了如:”特别关注”、”船舶论坛”、”专家访谈”、“国际国内动态”、“专题报道”、“企业动态”的栏目;而“学会动态”以及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论文栏目,如:“设计开发”、“建造工艺”、“市场分析”、“企业管理”、“船舶检验”等作为保留栏目,这些都是构成《广东造船》杂志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