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正>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中,品牌战略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企业产品线在不断扩大,在转向经营品牌或扩张业务时,是用一个品牌做所有的产品业务,还是开创独立品牌,究竟是采用单品牌战略还是多品牌战略,将成为企业必须抉择的重要战略方向。1单品牌战略的定义及优劣势分析1.1单一品牌就是一个企业把所有产品都使用同一品牌的情形单一品牌分为两种情况。1一牌一品,指一个品牌下只有一种产品的品牌战略,实施一牌一品战略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树立产品的专业化形象,例如金嗓子即采用一牌一品战 相似文献
4.
东风和日产轰轰烈烈的合资重组已经过去整整一年时间,一年来东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风的目标更宏大,战略更高远,未来更灿烂。1合资保留的不仅仅是东风的商号和品牌合资,是双方企业资本、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诸多要素的重组与融合,是双方企业资源的重新取舍、优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遭受挫折,主要企业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2009年多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押注“多品牌战略”。不过,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多品牌战略”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是从消费心理以及成熟程度来讲,仍然属于发展中的初级市场,或者更为全面的说法是存在严重差异化的初级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如果汽车厂商定位以低端、中端、高端作为标准,则会使目标市场和消费人群骤然缩小,品牌溢价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品牌战略的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应该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使企业走上强盛之路,塑造国际品牌,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7.
全球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无论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品牌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或通过收购兼并,或通过自我创新,目前主要的全球企业在不同的市场或不同的产品级别都分布了不同的品牌,来确保品牌与产品与市场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国外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地加强品牌建设、推行品牌战略,使我国始终处于国际生产链的低端环节,虽然出口数量巨大,但利润微薄(来自“中国自行车品牌战略高层研讨会”组委会秘书处提供的资料:以2005年为例,我国共出口自行车5358万辆,出口量占世界 相似文献
10.
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共有六大轿车品牌,即奔驰/斯马特、克莱斯勒,道奇、吉普以及三菱(戴-克持股37.7%).近年来,戴-克公司的经营一直不甚理想,2001年六大品牌轿车中仅奔驰一枝独秀,其余皆亏损(见图1).为此,经过长期酝酿,奔驰、克莱斯勒和三菱三个子公司的总裁决定联手对集团进行梳理,将六个品牌统一起来,实行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11.
波兰挂车巨头Wielton集团在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都拥有强大的制造实力,通过战略性收购和地域多元化取得持续成功之后,这家全球挂车产量排名前10位的挂车生产企业已准备好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品牌?所谓“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而这一“浓缩”又可以特定的“符号”来识别,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从市场角度看,品牌存在于社会环境及消费者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15.
集团型汽车销售企业如何进行集团品牌战略管理与多个业务单元品牌战略管理截然不同,集团型汽车销售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的对象是品牌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度利润达829亿日元的原因所在 新一代产品的扩大为利润提高作出了极大贡献。自2002年5月开始销售的马自达6、马自达2、马自达3和RX-8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强势品牌组合的成功之路——大众汽车多品牌战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汽车集团多品牌战略是由10个品牌组成强势品牌族群,通过品牌细分定位、品牌管理控制、发挥与平台战略协同作用及提升品牌文化等策略,既发挥了各品牌独特个性,又树立了集团品牌所具有的共性和可靠性。国内汽车集团可借鉴大众汽车成功之路,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可持续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8.
19.
在我国电池行业,目前的竞争已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品牌成为一个企业发展和制胜的法宝.此文阐述了电池行业企业制定品牌战略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目前电池行业企业在制定、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出口量的逐年增加,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一、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新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一方面,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传统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全球化发展趋势要求所有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新格局的形成,不论是否自觉,是否愿意,国内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