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IC卡是一种新的客流信息采集手段,它的广泛使用为公交管理者进行客流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充分利用公交IC卡刷卡时间信息,根据相邻两站点间的最短刷卡间隔,通过系统聚类法对IC卡刷卡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公交运营资料所推算出的车辆到站时间进行时间匹配,确定持卡乘客的上车站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首先对城市一卡通IC卡在线加值解决方案的国内外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IC卡在线加值要以住建部密钥系统为安全基础保证,并分析了IC卡在线加值安全保证的住建部密钥系统的的重要性,并对住建部密钥的结构进行分解分析;提出了IC卡在线加值系统的系统层次,安全容错方法,并归纳了在线充值的数据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3.
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整合多种库类型格式的创新方案,采用虚拟磁带库保护数据安全,保证了面向对象系统的数据存储更高性能与智能化,并已在面向对象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整合多种库类型格式的创新方案,采用虚拟磁带库保护数据安全,保证了面向对象系统的数据存储更高性能与智能化.并已在面向对象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可联机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的高安全性的无线IC卡读写模块,它以AT89C51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MFRCS00芯片为IC卡读写器,构建了一个使用简单的IC卡读写系统。该系统基于MFRC500芯片构成读写模块,并对微控制器与读写芯片的通信方式作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通信过程中使用高安全性的数据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6.
以铁路基础设施和车辆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智能制造涉及的前沿技术和方法,阐述了合理利用工业4.0的内涵要素进行中国下一代智能铁路数字化建设、改造与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工业4.0的基本概念、技术内涵、系统模型和技术框架的影响效果,对比分析了智能基础设施、智慧列车、智能运维及相关技术的实施过程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智慧列车为核心的智能铁路数字化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概括了铁路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技术要求,整理了利用工业4.0六维模型解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与铁路传统制造业的融合问题,包括数据传输与共享、信息通信与安全技术的潜力挖掘、智能管理、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状态智能感知等各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路数字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传统制造过程存在融合不足的问题;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储备不足,状态智能感知、数据在线分析、工业控制系统等软硬件技术自主性不强;铁路系统大数据建设的数据传输和标准体系也不够完善;未来智能铁路应该加强工业4.0下铁路传统制造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与数据信息安全系统的数字化设计、升级与改造;需要深刻思考和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等前沿技术与铁路的融合与实施,通过工业4.0涵盖的各项关键技术的实施和准确评估真正有效推动中国智能铁路先进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给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安全体系可以采用的各种加强手段,包括防火墙、数据加密、智能卡、动态对抗防护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成都市已初步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枢纽、智能交通技术支撑平台和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成都市“交通先行”的交通发展战略对ITS提出新需求.近期成都市ITS应以“一枢纽、七平台、多个应用系统、一套保障体系”为实施框架,未来建设完善的重点包括8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AbstractClassification of intrusion attacks and normal network flow is a critical and challenging issue in network security study. Many intelligent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s are proposed, but their performances and efficiencies are not satisfied to real computer network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effectiv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statistic reference model and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TWSVMs). Moreover, a network flow feature selection procedure has been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with TWSVMs. The performances of proposed system are evaluated through using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in 1999 (KDD’99) data set collected at MIT’s Lincoln Lab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than convention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and TWSVMs.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成都市已初步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枢纽、智能交通技术支撑平台和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成都市“交通先行”的交通发展战略对ITS提出新需求。近期成都市ITS 应以“一枢纽、七平台、多个应用系统、一套保障体系”为实施框架,未来建设完善的重点包括8项内容。  相似文献   

11.
彭晗  田振中 《交通标准化》2007,(11):120-123
公交IC卡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乘客出行,也为城市交通规划相关数据的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查统计手段.针对当前城市公交IC卡在换乘矩阵构造过程中存在的信息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大量的IC卡信息进行了有效地处理,成功地构造了城市公交换乘矩阵,使其成为公交换乘枢纽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交通的城市公安交通之中,对车辆检测、车辆行为分析和跟踪、车牌识别和交通事件检测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需求,利用计算机视觉分析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高效、安全的智能交通已成为交通治安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IC卡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已经全面推广到公交和地铁中。围绕北京公交特性,对公交IC卡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进行探讨,研究基于现状IC卡信息采集技术的公交客流及出行信息的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最前沿的机房管理理念是以安全维护为核心,统一管理为目标,安全维护最重要的是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采用还原点数据共享技术创建虚拟多频道运行环境,利用保护模式下的可信数据通道技术完成数据备份,通过底层网络身份验证技术和操作系统远程还原技术,确认用户权限,实现数据灾难恢复的远程控制.弥补了传统机房的缺陷,经实际运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因地铁车站进站客流的空间不均衡性所导致的乘客安检排队时间过长、车站拥堵,甚至踩踏事故,本文设计了地铁安检智能引导分流系统并基于此提出客流组织优化方法。首先,在传统地铁安检模式的基础上设置智能引导分流系统,根据乘客行李类型将安检台划分为大包、小包/无包安检通道,实时采集安检区域的客流分布特征;其次,在排队等候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乘客转移时间和转移意愿,计算最优安检排队决策;最后,通过引导设备指引乘客选择最优安检通道。选取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地铁站晚高峰时期的客流数据作为案例,进行计算仿真分析,并通过实地实验进行校准验证。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后,地铁车站各安检通道的客流排队压力显著降低,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际安检情况误差为3.2%,且优化后大包乘客的平均安检排队效率提升38%,小包/无包乘客的平均安检排队效率提升16%。研究成果为提高乘客安检排队进站效率,有效避免地铁车站拥堵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校机房的自身特点,设计基于分布式的IC机房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访问技术为手段,提出了B/S与C/S相结合的结构来实现的机房管理系统模型,并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射频卡。实现机房管理现代化,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公交客流规模测算往往存在调查成本受限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矛盾.提出基于公交IC卡历史数据与人工补充调查数据的数据融合测算方法,以准确推算公交客流规模.首先根据公交线路的基本属性,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线路类型,从每一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线路.基于IC卡数据分析公交客流时变特征,运用有序样本聚类Fisher算法将线路小时刷卡量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刷卡量相似时段,进而采用优化方法确定调查抽样率,确定相应的调查车辆进行人工补充调查,最终经过数据融合计算获得公交客流规模.基于上海市某辖区IC卡数据进行案例分析,测算得到三类公交线路的日均客流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票制公共交通IC卡刷卡系统存在的滞后时间问题,提出基于特征子序列修正的时差匹配推算方法。依托GPS车辆到站信息序列和刷卡聚类序列,分析首末站和中途站站间运行时间分布的差异化特征,分别从两序列中提取大时间差和连续小时间差等特征子序列;利用两种子序列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分别进行初步搜索和二次修正,兼顾匹配过程的效率和精度。将推算流程应用于山西省大同市公共汽车系统,结果显示,抽样车辆的刷卡匹配率均达到99%以上,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汽车线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城市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本文利用公交IC 卡及GPS数据对公交IC 卡乘客上车站点推算进行研究.针对安装车载GPS设备的车辆,运用GPS数据与IC 卡数据融合算法进行推算;对于无车载GPS设备的情况,为适应一票制IC 卡数据挖掘,对贝叶斯决策树算法进行改进,允许节点跳跃,推算上车站点,并且利用Markov 链特性降低算法的运算复杂度.同时,本文以北京公交数据为例,对提出的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推算上车站点,3 站之内误差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算法在兼顾算法精度的同时合理地控制了运算复杂度,可以实际运用于城市公交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交规划、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给予定量的决策数据支持.公交出行分布数据通常基于居民出行调查获得,然而因其调查代价巨大不能作为常态化调查手段.短期的公交线网调整工作更依赖于现状的公交出行分布需求,本文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公交GPS和IC卡(含老年卡)数据推算现状公交出行分布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大城市常住人口使用IC卡作为公交支付手段已得到相当普及,采用基于车载GPS和乘客IC卡记录能够推断得到全日公交OD数据并用于公交出行量回归模型的标定.模型检验通过后,可结合人口数据和就业岗位资料用标定模型计算以投币作为主要付费方式的流动人口公交OD;叠加两部分OD得到完整的城市公交出行分布结果.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2010年郑州市综合交通调查实践得以验证,对其它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