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开裂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湖南省耒宜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结构,通过选取影响CRCP横向开裂的13个主要因素(包括板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温缩系数、干缩应变、抗压强度和徐变系数,钢筋的弹性模量、温缩系数、直径和间距,以及地基摩阻系数、钢筋粘结强度和温降)的5种取值水平,采用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及面板与基层之间摩阻滑移的交界面非线性性质和徐变作用的一维非线性分析法,由迭代计算同时得到CRCP的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和最大钢筋应力,从而按相对比较的方法对各参数影响CRCP横向开裂的敏感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控制CRCP横向开裂的主要措施有:选取适宜的钢筋等级、品种与混凝土标号,选取合理的钢筋间距和直径的配筋方式,并控制混凝土和钢筋的收缩性质。  相似文献   

2.
双块式无砟轨道与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深入分析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对比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从而为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纵横向没有伸缩接缝,但由于温度荷载会使在自由端部的75m范围内发生总量大约3~5cm的位移,故在端部通常采用锚固装置或多处设胀缝的设施,将端部位移逐步分散、消失。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宽度以不严重渗水为好,一般应小于0.6mm,低温下应不大于1.0mm;配筋率约为0.5%~0.8%,钢筋一般采用单层布置。路面板铺设在沥青处理的基层或整平层上对控制横向裂缝较好。德国双块式无砟轨道配筋率为0.8%~0.9%,裂缝设计控制宽度为0.5mm,裂缝间距为2m左右,钢筋采用单层配筋,设置在道床板的中下层。我国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使道床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弯矩变形,道床板厚度设计为260mm,并采用双层配筋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娄新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塌陷与路基相互作用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娄新高速公路路基场区岩溶塌陷分布发展规律及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阐明近期塌陷区形成的原因.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岩溶塌陷地基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板跨越路基下塌陷时板的应力分布,为连续板的配筋设计提供参考.根据路基在该段的填筑情况,计算路基工程对地基的影响深度为15 m,15 m以下的溶洞对路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可不考虑,结合地下塌陷向地表的传递规律提出预测塌陷的土洞最大可能深度的方法.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该段岩溶路基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板应力计算的迭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异形板或受力复杂的混凝土板的配筋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而配筋不合理又是产生裂缝影响结构正常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采用允许应力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板设计时,配筋问题实际上可归结为给定外力条件下的应力计算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算法.研究结论:该算法的要点是在2个主弯矩方向上分别建立平衡方程,并采用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钢筋和混凝土应力.大量计算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迭代过程收敛快,结果准确,并能很好的模拟板在受力中的一些特殊行为.该计算方法在实际设计中,可计算出各荷载工况作用下所需主筋和辅筋的理论面积,进而得到钢筋面积包络图用于实际配筋.  相似文献   

5.
无砟轨道轨道板配筋对控制温度裂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板式轨道实体结构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荷载和配筋形式下无砟轨道轨道板的应力分布,分析配筋率和混凝土应力对轨道板裂缝宽度的影响,并提出了轨道板合理配筋率,为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中轨道板温度裂缝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秦沈客运专线连续结合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模拟秦沈线连续结合的受力状态,制作了6根模拟试验结合梁,其中配筋率2%和3%各3根,采用单伸臂跨内、跨外两点同步加载模式对每根梁做了200万次疲劳试验,分析研究了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栓钉的受力状态,无钉区两侧密集型群钉中力的分配,梁的刚度变化和应力状态,负弯矩区混凝土中裂纹的发展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配筋混凝土连续结合梁抗疲劳性能优良,200万次疲劳试验后,无钉区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明显比其他梁段大,但最大不超过0.075mm,两侧头排栓钉的受力是栓钉平均受力的1.54倍;负变矩区混凝土板中的最大裂纹宽度不大于0.13mm;梁的刚度没有明显的下降,梁的挠度和应变都接近于第一状态线弹性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CRTSI型轨道板及CA砂浆层在列车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按照轮轨力的正态分布规律及疲劳荷载编谱方法中的单参数计数法将列车荷载简化为2种疲劳荷载谱,通过建立的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计算了列车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及CA砂浆应力值,采用Miner线性准则及以应力为基础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轨道板混凝土及CA砂浆在60年服役期内的疲劳损伤。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仅考虑列车疲劳荷载作用时,轨道板混凝土及CA砂浆材料在60年服役期不会发生疲劳破坏;不同的疲劳荷载谱对轨道板及CA砂浆的疲劳损伤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疲劳荷载会加速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碳化进程,给轨道板的安全服役带来不利影响。基于应力水平-疲劳寿命曲线(S-N曲线),构建以疲劳荷载作用次数为自变量的二氧化碳扩散系数影响函数,修正Saetta碳化模型的扩散项,以考虑高速列车疲劳荷载对混凝土碳化行为的影响;进而,建立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板混凝土碳化模型,根据实测的位移时程数据,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获得轨道板关键区域的荷载响应和碳化深度,分析疲劳荷载作用次数、应力水平、环境湿度等因素对轨道板碳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疲劳荷载在轨道板使用寿命前期对碳化深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对轨道板使用寿命后期的碳化深度具有显著影响,与不考虑疲劳荷载效应相比,碳化深度增加了43.48%;湿度在0.45~0.75时,随着湿度增加,碳化深度逐步减小。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可为轨道板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板角不同脱空尺寸时板纵边中部与板角荷位点的荷载应力,研究脱空状态下混凝土板的临界荷位转移规律,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对面板疲劳使用寿命的影响,由此提出脱空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板角脱空后,随着脱空区域的增大,最大应力位置由板纵边中部逐渐向板角区域转移,对于板厚为0.25 m的水泥板,当脱空尺寸Lv>0.7 m时,板角脱空区与未脱空区边界(即三角形脱空区域的斜边)成为面板受力的最不利荷位.并提出脱空等级的划分标准:0~0.4 m为轻度脱空,0.4~0.7 m为中度脱空,大于0.7 m为重度脱空.  相似文献   

10.
以曼纳线性损伤准则、分段线性解为基础,在综合考虑混凝土的碳化、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损伤影响的前提下,运用分段线性解模型,模拟标准梁的疲劳损伤发展过程,提出钢筋应力系数发展的不利曲线,对不明配筋梁进行剩余疲劳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东日本铁路站车服务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日本铁路重视旅客服务质量,服务理念渗透至旅客站车服务和管理各个方面。从东日本铁路车站服务定位、功能布局、乘降组织、站车设备设施配置、列车乘务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介绍东日本铁路站车服务与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轮轴检修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货车重载和提速后轮轴种类增多、检修要求提高等新情况,探讨利用信息技术且结合轮轴检修自动控制设备和HMIS轮轴子系统实现轮轴检修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法,并给出了轮轴检修工艺布局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我国铁路站车垃圾发生量、组分特性以及收集运送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传统收集运送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垃圾收集运送方式——垃圾管道气力输送系统,可实现站车垃圾高效快捷清运,显著改善站车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介绍曼彻斯特现代有轨电车网络的建设背景、线网结构、运营组织、客流、票务、路权、车辆、多网融合等方面的情况。现代有轨电车作为曼彻斯特唯一的轨道交通模式,在其公共交通系统中承担着骨架线的作用,拥有英国最庞大的有轨电车系统。曼彻斯特有轨电车具有符合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布局的线网规划,高品质、差异化、多网融合的运营组织,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健康发展有轨电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TDCS与TDMS系统的特点,浅议系统的功能和维护,对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维修人员的维护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标准站的站位和车站型式,对高架轨道交通使用功能和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对城市规划及城轨周边地区未来的发展也有间接影响。介绍了高架标准站的设计原则,通过对高架路中站与路侧站的比较,确定路中站更具优势,在此基础上,对高架路中站2种站台型式(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及设备管理用房采用内置或外挂4种常见车站型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高架标准站应该采用路中岛式,设备管理用房内置的车站型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技查新工作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评估与认定,系统定义了科技查新工作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在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科技查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市场化延伸服务。并就当前开展科技查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状况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可靠性工程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发达国家铁道部门对可靠性工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的目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开展可靠性工程的必要性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减速顶被越来越广泛地得到推广应用,如何管好,用好、修好减速顶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作者就减速顶的管理与维修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谈AFC系统运营管理机构与流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运营管理机构的特点和建设原则,在理解AFC系统主要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主要管理流程,提出调整组织结构以及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