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产业常常被认为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其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遍布全世界。而由于汽车产业的性质,各地往往以产业集群作为其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不仅表现为若干个公司在纯粹产品上的竞争,更表现为以产业的网络组织为形式的集群间的竞争。全球的汽车产业主要受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汽车集群控制,这些集群融人全球产业网络,处于全球价值链中“战略性环节”,其汽车产品占领了全球主要市场,也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领先者和创新驱动者,左右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研究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循序渐进地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是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的地方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集群区域转移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价值链治理的视角来研究,发现由于新时期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演进,导致价值链利润环节的分配变化和综合商务成本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对产业集群区域转移的动力机制加以探讨,研究影响其动力机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经济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不仅使经济增长,而且能增加社会人群的就业机会等相关效应。近几年,相关产业不断涌现,慢慢的形成产业集群模式,而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总是有其核心的企业。并且产业集群的建立,必然有其相关的价值链与企业关系网络。要清楚认识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就要通过分析汇总,论证。阐述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的价值关系,着重研究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对相关领域的积极作用。由一个产业集群引申开,能清楚了解各个产业集群都是逃脱不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并通过理解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关系,发现其面对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轿车产业价值链是轿车产品从概念提出到设计、研发。经过不同阶段的加工,制成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不断提供服务的一个动态过程。全球汽车市场的趋同、国内市场的需求高涨,对于我国汽车产业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有更加严峻的挑战。我国轿车产业如能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和延伸自身的产业链,发展成具有高度升级能力的产业集群,才能嵌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提升整个产业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有效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保持其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政府应加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应做好汽车服务的价值链高端环节,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打破价值链进入壁垒。1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产业升级的机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基础是迈克尔·波特提  相似文献   

6.
徐磊 《中国电动车》2007,(9):100-102
产业集群初期是生产某一类产品的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创新能力薄弱,群内企业大都没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集群内部也缺乏相应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等多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是通过外部技术引进和群内扩散来实现的.本文首先提出了阻碍新技术向集群内部扩散的主要因素,然后基于集群内部的企业网络,对新技术向集群内部的扩散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向集群内部扩散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产业集群促进中国汽车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认为中国汽车业应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其竞争力,同时提出了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煜 《汽车科技》2006,(6):7-10
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介绍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接着对合资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传统旅游企业价值链模型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战略联盟,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产业价值链三大功能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通过合作、协同、资源和信息共享,达到旅游产业价值链价值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产业价值链和教育链的融合,是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融合。基于微观角度,产教融合也是产业经济下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跨领域合作。本文基于企业之间合作模式,提出三类产教融合模式:基于全价值链的战略型产教融合、基于优势共享的专业型产教融合、基于需求导向的单向型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全球最大规模的T盛会——2014Telematics@China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这个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全球盛会已经举办了7个年头,今年吸引了超过1300位来自全球的产业精英共同讨论车联网电商大数据与互联网汽车等时下热门话题。从车联网到互联网汽车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指出,互联网不是颠覆整车厂商,两者是统一而非对立的,他希望互联网能够引领新的业态创新,并提出"位置网+车联网+道路交通网"三网合一的理念。在"重新定义汽车时代"的圆桌讨论,嘉宾认为,汽车时代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如果把互联网汽车仅仅看成是汽车联网,那就想简单了。如  相似文献   

12.
论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从产业集群的产生原因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六种类型,并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和政策。  相似文献   

13.
包头稀土在全国和国际稀土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头稀土产业集群现已形成,产业集群也成为推动包头稀土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成为包头稀土产业获得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以GEM模型为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对包头稀土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别进行了总体和单因素实证分析评价,针对包头稀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地提升包头稀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汽车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国家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产业集群理论能有效地提高产业的竞争实力。我国汽车业若想更快地缩短与发达的汽车国家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提高汽车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朱杰  程超 《天津汽车》2010,(9):24-26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速时期,为了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文章从地域、人力资源和发展历史等角度对中国当前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目前阶段各主要汽车产业集群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及所存在的不足。指出各产业集群都应该就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向先进的产业集群学习经验并与自身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雨金 《上海汽车》2015,(2):1-2,25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格局的不断深入,世界主要汽车厂商不断将本国的汽车产业价值链向全球延伸,于是形成了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我国经过近10年来高速发展,已成为汽车生产与消费世界第一大国,汽车产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和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长期处于中低端,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快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浅论浙江私营企业的产业集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逊 《中国电动车》2006,(4):104-105
浙江私营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早,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在全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我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当前,产业集群是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栽体,在目前浙江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显著提高以后,如何实现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如何深化产业集群机制,就成为浙江各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近几年来公路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公路总承包项目供应商管理的独特性,建立并运用公路总承包项目的供应商网链管理模式,提出网链管理实施要点:与公路项目各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网络关系;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下实现准时制配送供货;建立电子网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供需信息的集成同步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壮 《客车技术》2006,(1):10-13,19
通过对产业集群概念的阐述,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我同汽车产业集群区域的选择原则及具体的产业集群区域布局方案,并对我国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域的成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产业价值链理论,在分析北京汽车服务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汽车服务业产业价值链的组合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北京市汽车服务业应该采取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