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实验是在观察了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胃、小肠的NADHD及CCO组织化学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心肌线粒体内NADHD和CCO细胞化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斑蝥素染毒后1h NADHD和CCO的活性均开始下降,以后随中毒时间延长而加重,至24 h,线粒体已无可分辨的嵴,成为一片均质状,酶定位改变。说明斑蝥素可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并影响定位于其上的NADHD及CCO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病区粮及病区粮加硒喂养大鼠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病区粮加硒组大鼠心肌线粒体CCO 活性较病区粮组明显升高,并均定位于线粒体嵴膜和内膜,而病区粮组除一例大鼠心肌线粒体CCO 表现明显定位异常外,其余均未发现明显定位改变。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sdisease,AD)患者脑内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含量及其神经元数目的减少与其记忆障碍有明显的关系[1,2 ] ,在前期的工作中 ,我们发现续断和维生素E(VitaminE ,VE)可促进AD模型大鼠海马结构内SS神经元的恢复[3 ] ,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4,5] 。本实验在此基础上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续断和VE治疗能否改善模型鼠顶叶皮层中受损的SS神经元。1 材料和方法1.1 AD模型大鼠的制备 本实验用 4月龄雌性SD大鼠 (体重 2 0 0g± 10 g ,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按文献[6] 的方法 ,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小RNA-126(miR-126)修饰的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126-Exos)对类固醇激素诱导的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分别以80 mg/L MSC-126-Exos和MSCExos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设PBS处理组为对照,MTT、划痕实验以及成管实验分别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毛细血管网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构建大鼠SANFH模型,分别注射等量MSC-126-Exos、MSC-Exos和PBS,6周后,通过对股骨头区域组织进行CD31免疫荧光染色及其Micro-CT扫描,观察股骨头血管数量及骨质情况。结果体外实验中,MSC-126-Exos组的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较MSC-Exos组显著增强,且VEGFA的表达水平也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实验中,MSC-126-Exos组大鼠股骨头坏死区CD31免疫荧光标记的血管数量较MSC-Exos组和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且股骨头坏死区Micro-CT扫描显示MSC-126-Exos组的小梁厚度(Tb.Th)、小梁数(Tb.N)和每组织体积骨量(BV/TV)值也显著高于MSC-Exos组和模型组,而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降低(P<0.05)。结论 MSC-126-Exos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股骨头区的血运从而增强骨质沉积,对大鼠SANFH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抽检大鼠确认造模成功后,将CAG造模组余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予相应药物干预30d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留取胃组织,分析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与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见不同程度的胃黏膜萎缩,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饮可不同程度改善胃黏膜病理情况,升高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药复方清化饮可调控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表达失衡,有效逆转CAG大鼠胃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松弛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别用20、50、100ng/mL重组人松弛素-2(recombinant human relaxin-2,RLX-2)干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RLX-2对HSC-T6增殖的影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照组及RLX-2作用48h后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Ⅰ型胶原水平,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药物干预48h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情况。结果 RLX-2对HS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HSCⅠ型胶原水平,RLX-2抑制HSC的CTGF mRNA表达,对HSC的TGF-β1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RLX-2可能通过抑制体外培养大鼠HSC细胞的增殖、Ⅰ型胶原及CTGF mRNA的表达而发挥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目的是观察大鼠离体心脏缺氧后再给氧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结果表明,心肌缺氧40min后再给氧20min,线粒体呼吸功能(呼吸控制率RCR,P/O比值)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显著降低;应用SOD,可明显提高RCR、P/O值,保护SDH、CCO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丁苯酞组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DS)评价神经功能,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计算缺血脑组织体积,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ELISA检测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Real-time PCR检测血红素加氧酶(HO-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E2相关因子2(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低、中、高剂量丁苯酞组大鼠NDS评分、脑梗死体积、MDA、IL-6和TNF-α表达水平、HO-1基因2~(-△△Ct)值、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低、中、高剂量丁苯酞组大鼠SOD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中、高剂量丁苯酞组大鼠NDS评分、脑梗死体积、MDA、IL-6和TNF-α表达水平、HO-1基因2~(-△△Ct)值、Nrf2和HO-1蛋白表达呈计量依赖性减低,而SOD呈计量依赖性升高(P<0.05)。结论丁苯酞可同过上调Nrf2/HO-1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LIF/LIFR/STAT3)通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大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21日龄SD雌性大鼠平均分为正常(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假手术(sham-operation)组及LIF组,每组10只。颈后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用于建造PCOS大鼠模型。检测每组大鼠血清中睾酮(T)、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及内膜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大鼠子宫内膜中LIF及STAT3的蛋白及mRNA表达,用Mann Whitney-U检验或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PCOS大鼠的整合素avb3、血清T、胰岛素及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P=0.000,P=0.000,P=0.000,P=0.001),补充外源性LIF可明显降低PCOS大鼠的整合素avb3、血清T、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P=0.000,P=0.002,P=0.003...  相似文献   

10.
正己烷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正己烷(n-hexane)对大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阴性对照组、75、150、300 mg/kg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染毒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彗星试验技术(SCGE)检测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大鼠体重随染毒时间而增加,阴性对照组增加最快;随染毒剂量增加,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力、血清GSH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清MDA含量增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肝细胞SCGE检测彗星尾长、尾DNA(%)、尾矩、Olive尾矩均增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尾矩值与染毒剂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为0.981,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己烷可引起或增强机体氧自由基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制备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DN组)、贝那普利组(B组)、贝那普利加血栓通组(X组)、空白组(N组)。于实验12周末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DN组相比,X组TNF-α、h-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小球球囊增大程度减轻,基底膜增厚有所减轻,肾小球系膜扩张程度下降。与B组相比,X组TNF-α、h-CRP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细胞增生病变明显改善。结论血栓通联合贝那普利对DN大鼠的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h-CRP、TNF-α的表达及抑制DN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豆多肽对四氧嘧啶(AXN)糖尿病(DM)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AXN损伤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AXN建立大鼠DM模型,分别用500、250mg/kg体质量大豆多肽连续灌胃2周后,观察其对空腹血糖、糖耐量的影响。观察胰腺超微结构变化,分离并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并观察大豆多肽对AXN损伤的大鼠胰岛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豆多肽高、低剂量均能降低DM模型大鼠血糖,其血糖绝对降低值(mmol/L)分别为10.65±5.33、8.84±4.66,显著高于DM模型组的4.16±4.48(P<0.05);改善DM大鼠的糖耐量,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与DM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餐后血糖的控制能力低于膳食纤维(P<0.05)。胰腺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大豆多肽组胰岛β细胞分泌颗粒内电子密度较高,颗粒外有较大的空隙,细胞质内线粒体、高尔基体水肿明显缓解。在培养的AXN损伤大鼠胰岛细胞中,大豆多肽的SOD水平(U/m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44±3.59、29.48±2.40),MDA和NO水平(μmol/L)降低,分别为5.59±0.88、2.39±0.15和81.38±3.79、61.85±1.84(P<0.05);且随着大豆多肽浓度的增加,其对AXN损伤的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大豆多肽可明显降低AXN DM大鼠血糖,改善糖耐量,并对AXN损伤的大鼠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变化,探索股骨头坏死形成与应用糖皮质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2组(n=10)。激素模型组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2次/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各组大鼠左侧股骨头的骨组织进行HE染色确定股骨头坏死病变情况;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股骨头组织中MMP-1、MMP-2、MMPs组织抑制剂-1(TIMP-1)、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激素模型组MMP-1、MMP-2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TIMP-1、TI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均为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早期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MMPs表达升高,其相关抑制剂表达降低,推测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其对体内MMPs及其相关抑制剂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醛急性染毒后对雄性大鼠精子质量、血清性激素及睾丸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甲醛染毒高[10mg/(kg.d)]、中[1mg/(kg.d)]、低[0.1mg/(kg.d)]剂量组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染毒7d后,进行精子质量检测,放免法测血清激素,制备睾丸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甲醛染毒组的精子数量、活动率显著下降(P<0.05,P<0.001),而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0.001);甲醛染毒剂量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9,P<0.05;r=0.622,P<0.05),与血清睾酮(T)水平则呈显著负相关(r=-0.762,P<0.05);光镜下中、高剂量甲醛染毒组大鼠睾丸组织部分间质萎缩,间质细胞水肿,数量减少,并且间质细胞呈退化趋势。结论一定剂量的甲醛急性染毒对雄性大鼠精子质量、血清性激素水平、间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都造成了明显的损伤,这也是甲醛具有生殖毒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完骨穴(GB 12)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n=54,300~4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组、针刺组,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定海马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变化。结果与血管性痴呆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且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下降;同时,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下降,其形态学恢复到接近正常。结论电针完骨穴可以降低海马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为血管性痴呆提供了新的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过敏性鼻炎(allergy rhinitis, AR)、过敏性哮喘(allergy asthma, AA)、AR合并AA(AR combined with AA,ARA)患者外周血和致敏小鼠血液或肺组织B淋巴细胞(B细胞)中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的表达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招募来自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发作急性期住院的100例志愿者,包括点刺实验阴性的19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 HC)志愿者、点刺实验阳性的40例AR患者、26例AA患者、15例ARA患者。流式分析仪检测经屋尘螨过敏原提取物(home dust mite allergen extract, HDME)、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d allergen extract, ASWE)、梧桐过敏原提取物(Platanus pollen allergen extract, PPE)刺激前后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TLR9的表达;并采用野生(WT)小鼠和FcεRI基因敲除(FcεRI-KO)小鼠建立AR...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雌激素(estrone,E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抗酒石酸酸性酶(TRAP)的活性及剩余牙槽骨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以明确两药单用及联合应用延缓骨质疏松(OP)所致的剩余牙槽骨吸收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去除SD大鼠双侧卵巢,拔除单侧上颌磨牙,建立去势大鼠剩余牙槽骨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r-HGH、E2单用及联合治疗。药物治疗4周及8周后,检测各组血清TRAP含量及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改变。结果①E2治疗组(ERT)、联合治疗组(Er-HGHT)TRA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T、Er-HGHT两组TRAP含量基本相同,但都与r-HGH治疗组(r-HGHT)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去势可使大鼠剩余牙槽骨的骨小梁面积比减少,宽度减小,髓腔扩大,加速剩余牙槽骨的吸收。r-HGH、E2单用及两者联合应用4周及8周后可提高去势大鼠剩余牙槽骨的骨小梁宽度、骨小梁面积视野百分比,降低骨小梁间隙宽度。结论r-HGH、E2单用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骨质疏松大鼠剩余牙槽骨的快速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21只。假手术组仅行手术暴露,不给予打击及治疗;损伤组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白藜芦醇组模型建立后给予白藜芦醇200mg/kg腹腔注射。术后24、48、72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72h脊髓组织IL-1β、IL-10、TNF-α、MPO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24、48、72h各时间点白藜芦醇组较损伤组IL-1β、IL-10、TNF-α表达及MPO活性降低(P<0.05);72h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白藜芦醇组较损伤组TNF-α、IL-1β、IL-10及MPO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降低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炎性介质活性发挥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研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24只,按照甲强龙20mg/kg的剂量给予双侧臀大肌交替肌注造模,1周1次,共8周。其中干预组在每次激素注射后,同时给予10mg/kg TAK242药物静脉注射;另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仅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肌注。在激素注射后的8、10、12周时分别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动物,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含量,并对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TRAP特异性染色观察。分别提取各组大鼠股骨头总m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NF-κB p65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股骨头坏死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明显,其中血清TRAP含量、TRAP特异性染色面积、各因子的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均较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各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可以引起TLR4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从而介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混剂对大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敌敌畏、乐果和马拉硫磷对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将SD孕鼠随机分为4组,即有机磷农药混剂20.4、30.64、0.8 mg/kg 3个剂量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有机磷农药混剂和生理盐水,进行传统的致畸实验,观察母鼠及胎仔的情况。结果有机磷农药混剂对母鼠体质量有影响,40.8 mg/kg组体质量明显减轻。孕鼠的生殖能力包括平均黄体数、胎盘重和窝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染毒组胎仔体质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0.8 mg/kg和30.6 mg/kg组还出现死胎、吸收胎和畸胎,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有机磷农药混剂对大鼠有母体和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