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海市生态护岸的类型较多,其中以预制砌块为主体结构的生态护岸在上海市河道中应用广泛。本文在对上海市河道生态护岸调研和以往河道整治项目的基础上,概述了预制砌块在上海市河道建设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总结了预制砌块在河道生态护岸应用中的材料特征、约束要素及管理养护要求等特点,为今后上海市河道生态治理中预制砌块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陆一奇  何晴  屠征波 《中国水运》2014,(1):173-174,305
杭州市城郊河道整治工程开展于2008年,目前已有5年多,文中从一个河道建设管理者的角度对历年来杭州市实施的河道护岸型式中较为新型、值得推广的生态护岸型式,从生态护岸的定义及内涵、传统护岸型式及存在问题、城郊河道生态护岸型式等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班廷嬿 《珠江水运》2012,(12):32-33
本文详细介绍了河道整治工程的设计过程和主要设计技术,包括河道黑臭的原因分析、河道整治工程的布置、截污工程设计,以及护岸、桥梁等建筑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汪国喜  李文海 《中国水运》2014,(10):160-161
近些年,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崭新的护岸技术,而且生态护岸技术也得到了逐步地推广运用。文中就目前航道整治工程中所运用的生态护岸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植草生态护岸施工实验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大量的生态护岸技术,且取得较大生态效益,但是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生态护岸岸坡存在一条明显的青黄线。针对此问题,以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新厂护岸工程和桃花洲护岸工程为例,以青黄线为界将岸坡分为青绿带和青黄带,分析岸坡上青绿带和青黄带狗牙根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统计水位累计频率曲线,确定断面设计控制高程。结果表明,青黄线高程与三峡蓄水调度密切相关;累计频率为45%和80%对应的高程为生态护岸断面设计控制高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航道是航道整治建设的大趋势,航道建设中的挡土墙需改变原有非生态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实现生态化、人性化、景观化等多功能目标。重点阐述几种应用于航道整治护岸工程中的生态挡土墙的结构及应用,探讨生态挡土墙在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姚炳光  袁亮  汪磊 《水运工程》2023,(S2):95-98
为解决京杭运河传统护岸造型单一和结构不稳定的问题,结合京杭运河某航道整治工程,在混凝土重力式护岸结构的护面应用造型模板和劈离砌块两种新型材料。通过对两种护岸造型的应用研究,归纳总结其主要施工要点,并对比分析两种护岸造型的外观效果、经济效益,发现两者均能很好地展示造型效果,与运河文化相得益彰。而造型模板观感更优、单次造价高,但造型模板可循环利用,长远角度更经济;而劈离砌块更环保、经济。两种新型护岸造型在沿江沿河的城市河道整治、人文景观设计等领域均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试论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胜辉 《中国水运》2014,(2):188-189
生态护岸这种技术是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护岸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已经逐步成为现代航道整治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文中主要针对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重要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对其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陈孟华 《中国水运》2010,(3):136-137
以往人们在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只考虑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故多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材料修筑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导致河流失去原本完整的结构和作为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做好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芜申航道南京高淳段护岸结构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利 《水运工程》2006,(2):79-82
航道整治中采用生态护坡是恢复航道生态的基础。介绍芜申航道南京高淳段整治工可报告中设计的航道护岸结构形式和国内外目前的一些生态护坡技术,并根据芜申航道高淳段的特点,探讨几种可考虑采用的生态护岸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顾宽海  周松泽  宋凡 《水运工程》2020,(12):147-154
传统的内河航道建设重点关注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等功能,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传统功能外的生态美、景观美、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以某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针对平面规划线型与现状线型差异大、文物保护要求和生态景观要求高、环保压力大等工程特点,通过对航道平面线型、护岸结构、文物保护、生态景观、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研究,提出自然型护岸线、生态型护岸、矩形航道断面的文物保护方案、节能环保的装配式护岸建造方案等设计对策,达到航道建设的生态美、景观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水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挡墙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行业高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的要求,装配式护岸结构逐渐被关注,但在水运、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尚不足。结合某护岸工程装配式L形挡墙实施实例,归纳总结了装配式护岸在工程应用中的重难点,并从工程建设条件、护岸结构选型、构件拆分与连接、构件制作、吊运安装等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装配式L形护岸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为装配式护岸在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框格结构固土的生态护岸是护岸工程的新趋势,框格固土能力是生态护岸建设成败的关键一环。介绍多宫格块体这种新型的生态护岸六角块体,并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研究块体空腔内部泥沙在波浪作用后的侵蚀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斜坡堤上多宫格块体内部泥沙侵蚀深度符合沿堤从上到下先增后减的规律,同时泥沙侵蚀深度会随波高的增大而增大,斜坡堤不同位置以及单个块体不同部位泥沙侵蚀深度不同,改变块体空腔内填充的泥沙类型会影响侵蚀深度但不影响斜坡堤上侵蚀的整体规律。相比于框格栅栏板,多宫格块体具有更好的固沙效果,可以为植物护岸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李凌 《水运工程》2017,(8):97-100
对传统护滩结构和新型生态护滩结构进行对比,并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生态型护底+异形网箱堤身"的特性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该结构施工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新型生态护滩结构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袁海龙  刘莉 《水运工程》2022,(1):140-143
三峡库区重庆渝北区下洛碛土质库段消落带因近岸采砂形成水下深槽,受江水冲刷库岸造成岸坡崩塌导致库岸线不断后移,区内生境已呈现不可逆转的破坏。为寻求一种兼顾环境、生态与经济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现场勘察,在查明消落带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斜坡生态护岸和特拉锚垫生态护岸2种方案,并从施工工艺、护岸效果、生态恢复效果、施工周期、施工场地条件和后期养护成本共6个方面对比了2种方案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特拉锚垫生态河道系统护坡方案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植物易活绿化覆盖率高、满足岸坡对江水侵蚀作用的防治需求等优势,更适合类似下洛碛库段消落带的江河湖泊和库区消落带土质和硬质岸坡的生态修复需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平顺抛石护岸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增强堤岸的抗洪能力,保障沿江城乡防洪安全或控制有利河势。然而,护岸块石常常发生滑落导致抛石护岸破坏。针对抛石护岸的水毁破坏问题,进行了抛石护岸实际水毁情况调研及水槽试验研究,认为平顺抛石护岸水毁主要表现为护岸块石的流失、滑落以及岸坡变形,导致坡面土体裸露,提出了抛石护岸的3种水毁破坏模式并分析了相应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复合桩基础的经济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航道护岸工程中应用较少,究其原因是航道护岸低桩承台复合桩基础受力更加复杂、技术上较难把握。通过分析航道护岸低桩承台复合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提出了复合桩基础设计控制原则:1)竖向整体安全度K≥2,地基承载力利用率ψ≥0.5。2)桩土联合承担水平力。制定了航道护岸复合桩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流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设计理念在盐河航道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河水岸带现状,详细分析护岸横断面的分区防护方式,通过采用适当的植物防护和永久工程相结合,形成既满足固坡要求又能恢复河岸生机的新型护岸结构,为内河航道设计应用生态型护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阳  肖熠 《水运工程》2023,(5):106-110
针对深厚软土地基及堆载作用的复杂条件,采用装配式钢圆筒护岸结构,开展结构稳定及变形分析。首先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并通过条分法分析护岸整体稳定性,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法分析钢圆筒在堆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最后通过离心模型试验验证装配式钢圆筒护岸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利用深插式钢圆筒截断堆载作用下的深层滑动面,保障护岸的整体稳定;当堆载作用距离护岸轴线120 m时,钢圆筒顶部位移约10 cm,筒体向海侧倾斜0.09°。通过堆载距离的控制,其作用下钢圆筒变形对重要建筑物结构影响较小,为钢圆筒护岸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对河流等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为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城市对沿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传统混凝土挡墙和护坡的结构形式,虽然能够满足结构稳定性和防洪要求,但其将原有的绿色河岸硬化为灰色混凝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居住环境,并使得景观效果很差。为改善目前环境整治的弊端,本研究探讨一种新型的亲环境生态护坡结构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护坡、护砌要求,提出生态护坡设计要点,可为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