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别克林荫大道采用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8.0,电子制动控制系统集成了ABS制动防抱死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P车身稳定程序和BBA电子辅助制动等功能。ESP8.0电子稳定程序是博世新开发的一代产品,它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拥有世界上最小的模块,反应速度提高近一倍,还能有效缩短制动距离。最先进的GMLAN全车局域网控制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很多车辆开始将ESP作为标准配置。ESP全称是ElectronicStablityProgram(电子稳定程序)。该系统是在ABS及ASR功能上的进一步提升。ESP由控制单元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可以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图1所示为有、无ESP的车辆,在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两种情况下车辆行驶状况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牛峰 《汽车与配件》2005,(30):30-34
Man公司生产的重型载货汽车TGA不仅安装了ACC(自适应车速控制系统)、ESP(电子转向稳定程序系统)、LGS(车道识别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在MAN和尼奥普兰生产的客车上也在不断地扩大其使用范围或者正在研制之中。  相似文献   

4.
陈胜金 《汽车电器》2004,(11):60-61
1ESP控制原理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是汽车新型主动安全系统,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ASR、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AYC(ActiveYawControl)的结合。在ABS和ASR的基础上,增加了汽车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ECU通过庞大的监视网络监测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发出各种指令确保汽车在制动、加速、转向等情况下行驶的稳定性。ESP系统根据“从外部作用于汽车的所有力(不管是制动力、驱动力,还是任何一种侧向…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为ESP(Electronic Stabily Program),但车型不同,其缩写有所不同.沃尔沃称其为DSTC,宝马称其为DSC,丰田凌志称其为VSC,其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ESP功能是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在紧急躲避障碍物或在转弯时出现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时,帮助车辆克服偏离理想轨迹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即ESP),属于车辆的主动安全技术,也称为动态驾驶控制系统。实质上,它是一个防滑系统,使车辆始终保持在惯性力和行驶方向一致的状态,防止车辆因侧滑而发生意外事故,降低在事故中发生侧面碰撞的几率。ESP能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识别出车辆的不正常行驶状态,如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然后通过协调相关系统的工作使车辆回到正常行驶状态。这些相关系统主要为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DL(电子差速锁定)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BC(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和BAS(电子制动助力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ESP系统解析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或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AYC(Active Yaw Control)等基本功能的组合,是一种汽车新型主动安全系统。该系统是德国博世公司(B0SCH)和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开发的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体验博世ESP     
作为汽车上先进的主动安全装备ESP(电子稳定程序),从1995年面世发展至今经历了整整10年。它整合了ABS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其功能范围,ESP可降低发生侧滑的危险并自动采取措施,以确保车辆稳定行驶。  相似文献   

9.
别克荣御轿车的制动控制系统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RD)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程序(ESP),本文将对该车TCS/ESP系统的结构及原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博世汽车电子在2008年启动三条新的汽车电子生产线中,有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停车辅助系统传感器生产线,新增安全气囊电控单元生产线及先进混合工艺技术(防抱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SP)电控单元)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