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差分跳频信号的存在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实现差分跳频信号存在性检测的方法,利用差分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在波形奇异性上的差异,通过小波分解来获得被检测信号的奇异性检测毕样式可结合FFT运算获得的能量检测结果来判断被检测带宽内是否存在差分跳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差分跳频信号的存在性检测。还可用于差分跳频带内噪声功率估算和噪声类型识别。  相似文献   

2.
异步差分跳频扩谱多址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计算异步差分跳频扩谱多址系统在多用户干扰条件下误码率的方法。利用此方法进行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多用户干扰条件下,异步差分跳频扩谱多址系统的误码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采用BFSK调制和非相干解调的慢速跳频系统。  相似文献   

3.
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多址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跳频通信边缘效应的多址干扰性能分析模型,即四碰撞态Markov过程模型,本文分析了基于新型无碰撞区(NHZ)跳频序列的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用户干扰性能。当准同步跳频系统组网时工作在NHZ跳频序列集的无碰撞区内时,用户的载波频率表现为无碰撞状态;而在无碰撞区边缘的碰撞状态则可视具体情况分为无碰撞或左碰撞或右碰撞状态;对于无碰撞区外的碰撞状态则为无碰撞或左碰撞或右碰撞或左右都碰撞的状态。据此本文分析了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碰撞状态序列的特性,并提出适合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的用户干扰性能分析模型。分析和数值结果表明,采用NHZ跳频码的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的多址干扰性能优于采用随机跳频码的异步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4.
差分跳频信号的波形复制-FFT联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波形复制-FFT联合检测易除差分跳频信号检测中部分干扰频率的方法。在跳同步信号的支持下,将一跳驻留时间内的信号分成长度相等的前后两部分并分别与其对称复制波形进行拼接,根据有用差分跳频信号,同样干扰信号和异样干扰信号在前后两部分的复制和拼接所形成信号中能量分布的不同来识别和剔除异样干扰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以剔除大部分异样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跳频通信作为扩频通信的一种,它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因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基于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分析跳频序列的产生以及跳频通信区别于其它通信的技术特点,并介绍了跳频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移动通信领域、有线通信领域以及广播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峻 《铁道学报》2002,24(1):61-64
研究了根据移动售票系统的使用要求设计的跳频扩频高速无线舆设备抗多路径干扰,多频连续波干扰,脉冲干扰的性能,从而得出跳频扩频调制是一种具有优异抗干扰性能的无线数字传输新技术,完全符合移动售票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远程无线控制高压开关系统可靠控制,应用无线跳频通信技术,设计并研制适合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控制的无线跳频通信控制系统,使无线跳频通信技术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自动化控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无线CBTC(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子系统,其抗干扰能力、在各种恶劣的无线电磁环境下的使用能力是CBTC系统能否高效、安全地执行列车控制功能的基础.针对无线CBTC系统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详细分析了无线跳频扩频技术应用于CBTC系统中的技术优势:通过使用无线跳频扩频技术,在使无线频谱资源最优化利用的同时,为无线CBTC系统抗干扰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技术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9.
蓝牙和无线局域网共存的模式有协作模式和非协作模式两种。当两种无线模块同处于一个设备时,所造成的干扰强度是非常剧烈的,有时可能出现丢失连接的情况。对此,非协作模式模式下有五种解决方案,协作模式下有两种解决方案。分析蓝牙所采用的自适应跳频技术(AFH)的基本原理,给出自适应跳频状态的控制过程,确定可用的信道。使用AFH的蓝牙系统,具有在受干扰情况下传输速率约为无干扰时的95%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站内移频主要应用于铁路车站内,它能保证站内正线电码化轨道电路连续不断地向机车发送所需的电码化信息,是机车信号系统的地面发送设备。近年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ZPW-2000移频技术因其卓越性能在铁路干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MPB-2000G型半自动闭塞区段车站电码化系统,是将ZPW-2000G制式推广应用在既有单线半自动闭塞车站的一种尝试,提高了传输性能和可靠性。针对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的技术改进与调试,就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G的设备构成、施工及调试和常见的故障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铁路工程常用的HRB335级钢筋作为落后产能产品已明令淘汰。为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保证铁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开展铁路工程应用高强钢筋试验研究,为标准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撑。由于铁路工程应用高强钢筋相关试验样本量大、加载次数高,若采用常规疲劳试验机,试验周期将变得无法承受。因此,试验研究加载频率更高的高频试验机应用到试验中,系统进行高强钢筋母材及连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分别采用高、低频疲劳试验机的高强钢筋母材和连接接头的对比疲劳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高频疲劳试验机可用于高强钢筋母材和连接接头的疲劳试验,大幅提高了疲劳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试验研究方法,并以构架振动为输入、车体响应为输出来研究车辆的二系悬挂减振性能。分析表明,SW—160型转向架的二系悬挂在0.5Hz和1.7Hz附近有较高的横向传递率,而209HS型转向架在1.8Hz附近的垂向传递率比SW—160型转向架高。运用SPAMP方法找到了SW—160型转向架横向传递率较高的原因,据此调整了二系悬挂,重新进行了在线测试和试验分析。构架至车体响应的频响函数估计表明,调整二系悬挂后,SW—160型转向架在0.5Hz和1.7Hz处的横向传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横向减振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减速顶在线检测车通过检测车在编组场路线上走行,对在线应用的减速顶状态和相应的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具有一次检测数量大、效率高、适应性好、检测手段先进合理、检测方法科学的特点。针对变频调速技术在该项目上应用,介绍了通过SIEMENSMICROMASTER430变频器实现变频调速和传动控制的原理、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引入通用移动通信3G/4G信号是大势所趋。为此,探讨了地铁线路引入通用3G/4G信号后可能会造成信号干扰等问题,并对广州地铁现有通信设备进行了干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建议,以避免移动通信信号对地铁运行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5.
面对铁路智能化和未来演进,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不能满足智能铁路大容量数据传输,铁路亟需新一代移动通信支撑。5G技术可全面推进铁路通信技术换代升级,但对于数量庞大、高速移动用户,时速350 km上行多普勒频偏高于2 kHz,如不能有效预估并补偿,系统解调性能会严重恶化。针对5G移动通信在智能铁路的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业务指标;提出了智能铁路5G移动通信整体架构;并对区间、隧道、室内覆盖组网进行了规划,描述了多普勒频偏原理并给出了频偏补偿方法,这可为实现智能铁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ZPW-2000A系列低频信号丰富、载频种类多,专用测试机具价格贵。因此,提出将录音技术用于铁路频率信号测试领域,建立标准频率信号资源库,替代低频信号源。以ZPW-2000A、UM71系列设备的检测为例,介绍标准频率信号资源库的原理、制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车地无线通信是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基础,而合适的频段选择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分析了不同通信频段的频段特性、干扰特性、移动性能和安全性能,对CBTC系统中车地通信的频段选择给出了具体建议。802.11g和802.11a标准更加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8.
分析无线扩频技术在CBTC车地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两种通信体制抗干扰能力优缺点的比较,提出将DS-FH混合扩频技术应用到CBTC车地通信中,并分析其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逆变电源谐波分析中频谱泄漏等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逆变电源的PWM调制信号分析中存在的频率混叠,栅栏效应,频谱泄漏等问题,阐述了开发ZPM系列交流传动测试系统时为进行准确的信号分析采用的频率预取技术及零相移数字滤波器软件,用此方法对多种机车进行测试,结果与分析数据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20.
工频旁路运行是变频器的一种重要运行方式,变频器与工频电网间切换若不当,则会引起很大的电流冲击和严重的电磁干扰。文章提出了一种软件估算工频电源频率的方法,介绍了一种使用三相锁相环使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相位与工频电源的相同的方法,以改善工频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