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7,(5):10-10
2007年4月18日,中国提路开始实施第六次全国大提速,通过这次提速,中国铁路开始了一条高速铁路的创新之路。铁路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在中国,却以其蓬勃生机引人瞩目。建设客运专线,铺就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构筑煤运大通道,实施大提速,推进重载运输,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主辅分离,全面调整生产力布局,撤消全部铁路分局,这些都是铁路创新之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走中国特色铁路自主创新之路,就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方针,充分发挥铁道部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校的骨干和基础作用,把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技术集成起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的铁路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7,(4):8-9
和谐,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铁路从“跨越式发展”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和谐铁路建设正在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指南针。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开始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值得浓笔重彩描绘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铁路部门大力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铁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更符合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8,(5):38-38
中国铁建十六局甬台温项目部,在上海铁路局、甬台温铁路建设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和谐、创新、优质、优秀”的甬台温精神。按照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建设要求,在甬台温铁路施工中,注重人员配置,坚持样板引路,抓住工艺控制关键,认真开展评价评估活动,做到了进度快、安全好、质量优。  相似文献   

5.
邓艳  倪冰 《轨道交通》2008,(4):20-23
当前,中国铁路正处于一百多年来最快速发展的时期,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载铁路等的高效建设、铁路高新技术的研发或采用.无不展现了中国铁路前进的步伐,铁路在速度、密度、重量上的进步,整体大大提升着铁路的运输能力,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机遇期,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将使得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更为合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将有机、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轨道交通能够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向和谐交通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6.
罗茜 《轨道交通》2008,(10):62-63
这是一条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铁路通道,在年初缓解因雪灾造成的电煤供应紧张局面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是一次最值得中国铁路思考和总结的成功创新,对中国合资铁路运营及国铁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是一种中国全新的铁路建设运营模式,创下了投资规模最大、运输能力最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已投入运营的合资铁路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8,(3):11-11
2008年4月2日,上海——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在上海举办了“联合创新中心”启动仪式。这项合作将有力促进双方的协作创新,使领先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在铁路信息化领域中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满足铁道部IT基础架构更高的稳定性、安全性、灵活性和可管理性的要求,为中国铁路步入高速时代,构建和谐铁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2008,(11):16-16
南疆铁路库尔勒至阿克苏二线、兰新铁路阿拉山口至嘉峪关电气化改造工程、库车至俄霍布拉克铁路、乌准铁路五彩湾至将军庙段10月16日全线开工建设。四条铁路同时开工建设,在新疆乃至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10,(1):34-37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铁路在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铁路改革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月7日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9年铁路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0年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8,(20):126-126
会展描述:“2008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展览会”由上海市铁道学会鸿与智集团主办。展出面积约1万m2,参展商近200家,展出摊位约400个。“十~五”期间,铁路基建总投资估计达12500亿元,投资金额是“十五”建设投资规模的近4倍,中国铁路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黄金机遇期,铁路建设的发展为中国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2008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设备展”正是顺应强大的市场态势,针对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设备行业及工程施工单位的需求而举办。  相似文献   

11.
1引言长久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来,中国的铁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我国的铁路运输里程已跃至世界首位,国家高速铁路网已实现“四横四纵”,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大城市正如火如荼地加快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市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等大城市的地铁建设已经非常成熟,苏州、南昌、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也都在加快其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轨道铺设长度已然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2.
�й���·��Ϣ��������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铁路信息技术从单项的、部门级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初级应用,发展到今天涉及各业务领域的、覆盖全路的、实时处理的综合应用,本文综述了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介绍了覆盖全路的数据通信网、初具规模的信息处理平台等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和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列车指挥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的成果,展望了铁路信息化建设坚持高起点、高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运输能力的显著增长、运输组织效率的普遮提高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发挥铁路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骨干作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14,(12):13-13
匈塞铁路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28.9亿美元,中国或将提供其中85%的融资。目前匈牙利、塞尔维亚以及马其顿的铁路公司正在加紧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匈塞铁路不仅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中东欧之行的点睛之笔,更被匈牙利首相称为欧盟与中国合作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7,(4):41-41
根据中国铁道部计划,2007年4月18日,是全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时刻,此次提速涉及投资260亿元。同时,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加大铁路建设投入,预计每年平均投资金额将以千亿元计算。巨大的市场令国外企业巨头垂涎,加拿大、美国和德国等巨头企业已经紧紧盯住了中国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建设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按照传统观念,铁路常被人理解担纲城市对外交通职能,在过去的岁月里,铁路的确为中国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过世人瞩目的贡献。尽管20世纪70—80年代,国家铁路(简称国铁)曾一度在市郊运输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体制、观念和运输能力上的原因,国铁没有继续扩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2009,(8):96-97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铁路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其他运输行业的竞争加剧,这些都对铁路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道部把铁路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铁路技术进步和实现铁路现代化的两大主要任务之一。随着目前有线数据网络的建设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今后的铁路建设中,将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数字铁路。”  相似文献   

17.
闻过 《广东交通》2005,(5):27-27
改革融资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政企分开、放开票价…….一向被视为改革剩下的最后几个堡垒之一的“铁老大”,最近传来一片改革声。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交通司司长王庆云在中国铁路投融资改革论坛上说,铁路整体改革方案正在酝酿之中,政企分开是必然的。看来,这次铁路改革还不是零打碎敲地进行.而是大刀阔斧地展开了。  相似文献   

18.
王健 《轨道交通》2009,(1):19-19
1958年6月15日,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开工建设,由此揭开了中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的序幕。1960年6月建成了93公里的中国第~段电气化铁路宝凤段,实现了中国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由于直接采用当时国外最新的工频交流25KV供电制式,我国电气化铁路技术高起点起步。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电气化是中国铁路现代化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10,(5):23-23
根据山东2008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确定的《2008至2015年全省铁路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山东将新建、改建铁路约3800公里,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铁路建设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09,(8):47-49
2009年8月20目下午,“中国轨道交通AFC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作为CRTS CHINA 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暨中国地铁建设40年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的AFC论坛旨在回顾我国地铁AFC系统建设取得的成绩,探讨铁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革新以及AFC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吸引了众多勘查设计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