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部分海洋船舶为保证船舶空载航行的稳定性,都有庞大的压载水系统,装有数量巨大压载海水。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明确阐述了船舶海水压载水对海洋环保带来的危害,并列举了多种消除海水压载水污染的方法。随着海洋船舶运输的发展,船舶压载水的异地装入与排出,使海洋污染迅速漫延,海水压载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和航运界的重视。对海水压载水的技术处理必将是未来数年船舶科技发展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船舶压载水不仅危害海洋环境还会对人类健康、当地经济造成影响,《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实施即说明了国际社会对此的重视。压载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有效地减小了压载水对环境的危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通过提高和改进压载水监控技术,使处理后的压载水进一步符合公约标准。本研究根据我国压载水监控现状,提出完善压载水监督管理的措施,促进我国环境、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舶压载水是船舶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船舶压载水含有的有害水生物主要有水藻、水母、斑马纹贻贝等。目前在航压载水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的深海置换法、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其中深海置换法包括排空法、溢流法和稀释法三种。  相似文献   

4.
船舶压载水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舶压载水是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的重要途径,严重危害水域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危害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压载水污染问题,从压载水的管理、处理技术、无压载舱船舶设计等方面,探讨压载水的预防途径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90%依靠船舶运输,已确认约有500种入侵生物由船舶压载水途径传播。压载舱沉积物含有比压载水中数量更为庞大的生物群体,如浮游植物及其孢囊。若其入侵口岸国海域并爆发赤潮,会对近海环境、居民健康和海域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对船舱黑暗环境的长期耐受性是其中藻类入侵口岸国海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沉积物中已发现的藻类有甲藻、硅藻、隐藻等不同门类,藻类组成较为丰富。孢囊和休眠细胞的形成可保护处于恶劣环境的藻细胞免受破坏。目前已知可形成孢囊主要为甲藻,其他藻类的耐受机制缺乏研究。本文对压载水中发现的藻类物种组成及其细胞进行研究其能否形成孢囊或休眠细胞,并对进境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的耐受藻类进行物种的组成结构分析,以此丰富对进境船舶压载舱沉积物携带的藻类耐受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国际公约(2004)》要求妥善处理和处置压载舱沉积物,以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为研究履约现状,选取13家从事压载水沉积物清理、接收及处理作业的修船厂进行了系统调研,结果表明普遍存在防污染措施不全、接收处理作业不规范、接收设施技术标准缺失、管理要求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压载水沉积物的来源、危害、产生量等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公约和国内要求,从标准规范完善、监管部门协作、接收设施配套、公约法规宣贯和科技研发支撑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履约对策。研究成果为有关压载水沉积物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有助于加强压载舱沉积物防污染管理,提升国际公约履行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压裁水交换的重要性,深水大洋中或开阔海面更换压载水方法,海上更换压载水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交换压载水时对高级船员的要求和PSC对更换压载水的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海洋贸易过程中船舶压载水引发的港口外来生物入侵风险,其形成受多方因素影响,监控管理难度大,是当今港口海洋生物入侵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全面了解全球港口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采用Histcite文献分析工具,以1998-2018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年份变化情况、类型分布、来源分布、国家研究力量和被引频次计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外来海洋生物入侵和压载水生物入侵的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海洋生物生态安全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方法方面,未发现全球标准化风险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压载水的危害,讨论了压载水管理的优缺点,分析了Ballast-Free系统及其环保节能的优点,最后对Ballast-Free的设计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专业船舶管理公司的定义从管理主体来分,可把船舶管理分成三种类型,即:船东本身管理船舶(包括航次租船和期租),称为第一方船舶管理;租船人 (主要是光租)管理船舶,称为第二方船舶管理;独立专业公司管理船舶,称为第三方船舶管理,也叫专业船舶管理。这类公司就称为专业船舶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1.
燃油费用在船舶运输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约占50%。燃油的使用管理不仅直接影响船舶营运的效益,而且也影响船舶运行的动力性、可靠性。对设备的磨损、备件的消耗及机舱的维修保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燃油管理工作,不仅船舶机舱管理人员应熟悉船舶燃油应用技术,而且船舶公司机务管理人员、负责燃油采购人员甚至公司主管经理也应对船舶燃油应用技术充分地了解。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航运事业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但是随着船舶数量和吨位的增加,每年的海难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船舶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4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所以对船舶火灾的进一步分析,寻找船舶火灾的根本原因,为船舶将来的消防工作提供对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船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船舶操作安全和和提高船舶营运效率,也有利于提高船员的工作积极性.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营造安全的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能源效率和环境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也采取了各种排放控制措施,提出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以减少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船舶设计以及船舶管理方面的技术发展和创新.船舶能效的提高取决于设计和运行条件下的综合因素,文章对某物探船在管理、操作、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探船持续改善管理创新和实践操作的应用,以及节能优化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江大保护是国家战略,同时长江航运也是中国的运输经济命脉。长江上的运输船舶及港口码头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需要统一进行环保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助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联单管理电子化,为长江船舶、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理单位提供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在线预约与办理服务。本文针对长江船舶水污染物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总体架构、系统功能、建设成果进行归纳和研究,并对系统后期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船舶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船舶登记立法的主要程序性法规。自1995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我国的船舶大都进行了登记,"三无船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07年《物权法》颁布对《条例》修订起到导向作用,在立法认识、登记程序等方面对船舶登记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也加速了《条例》的修订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船长在船舶管理中如何在科学、安全、优质地管理好船舶的同时,也要增强经营意识,节约能源,降低营运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西江航道实行船舶定线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定线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实行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的一种形式,它对于规范船舶的航路,避免船舶过多交叉航行,减少船舶交通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江实行船舶分边通航为例,对实行船舶定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建议通过分流和分道来防止或减少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等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长江干线是全球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内河水运通道,随着长江干线船舶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通航环境的日趋复杂,船舶事故对长江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也逐渐加大。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长江干线船舶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及对策的探究。本文对船舶污染应急监测技术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我国船舶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情况,对长江干线船舶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出了4条对策:未来应该着重发展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在敏感点位置做好在线监测,以实现及时预警;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强应急监测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船舶消防的基本原则,阐述了船舶防火的主要措施,介绍了船舶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及应用,并提出了船舶消防设备的检验要点,为船舶消防设备检验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