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10月9日11时许,连云港港区新亚欧大陆桥零公里处,“连云港-莫斯科”国际铁路集装箱班列鸣笛首发。这标志着新亚欧大陆桥自1992年正式开通以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贯通运营,将为中国及日本、韩国等国企业进出口欧洲货物的运输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吉乌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一条南通道,是我国通往中西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重要国际通道。通过分析中吉乌铁路的地理位置,及其对我国资源输入、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建设中吉乌铁路的必要性。在确定中吉乌铁路的吸引范围和其运量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其运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庆辉 《铁道货运》2015,(2):35-40,5
从既有及在建铁路概况和运输组织模式2个方面阐述烟台港情况,分析大宗散货作业区和其他作业区烟台港西港区专用铁路的货运量。根据西港区专用铁路货物双方向的到发量,为避免产生折角车流,选择龙烟铁路潮水站、大季家站为专用铁路接轨站。在接轨方案的研究中,重点研究其立交疏解方案,提出中穿疏解方案和双线疏解方案,并且分析2种方案的通道能力,最后通过在技术、用地、征迁和施工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建议采用中穿疏解方案。  相似文献   

4.
徐州、宿迁、淮安、盐城4市位于江苏北部地区,4市人口众多但经济较苏南地区相对落后,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目前,4市境内铁路网稀疏,既有新长铁路等级较低,不能满足沿线城市日益增长的客运出行需求.为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苏北地区对外的快速沟通交流,规划建设徐宿淮盐城际铁路.为使该铁路规划顺利实施,应从区域经济现状及规划、区域客货运需求、区域铁路运输通道分工及客运量预测等方面分析徐宿淮盐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及在路网中所起到的作用,论证该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曹妃甸港区的发展,港区铁路的输送能力在吸引区范围内捉襟见肘.通过分析曹妃甸港区铁路在研究年度内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预测,确定曹妃甸港区铁路研究年度的近远期运能,结合港区铁路现状输送能力,对港区铁路进行扩能改造,以满足曾妃甸港区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张军 《铁道知识》2005,(4):38-39
中国铁路包括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和专用铁路。由铁道部管辖的铁路称为国家铁路,由各省市自治区管辖的铁路称为地方铁路,由国家与地方或多家业主投资修建经营的铁路称为合资铁路,专门为某种用途修建的铁路,称为专用铁路。至200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4408公里,其中国家铁路61015公里,合资铁路8824公里,地方铁路4869公里。全国铁路总延长144000公里,其中专用铁路约41000公里。  相似文献   

7.
铁路集装箱港站是海铁联运的衔接点,是为港口集疏运服务的,它的建设能够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针对漳州招银港的区位优势及未来发展潜力,从港口的集疏运交通条件出发,在分析了港站与码头能力匹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对铁路集装箱港站的港口车站和铁路装卸线的布置作了深入探讨,并对港站的运作模式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铁道知识》2000,(2):33-33
模拟调度设备和集中设备是用于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和铁路站内通信的重要通信设备,而只有数字化的调度设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系统特点 中兴通讯专用调度通信系统DXT2000是针对铁路专用通信网的应用需求而开发的。利用DXT2000系统构成的数字化铁路调度通信系统,集中了调度机,集中机,区转机功能,实现了铁路调度通信的数字化,该系统提供了对原有模拟系统的无缝连接。具有2M数字中继、2/4线音频、共线调度、自动电话、ZB D、磁石、选号及数据接口,充分满足了专网通信调度系统调度电话、区间电话、站场通信、音频及数据专线的要求;DXT2000设备采用链形,星型及混合组网方式,提高了专网传输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衡阳--吉安地区的经济运量的调查和分析阐述了修建稀吉铁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防城港港区既有铁路运输能力已接近饱和,为满足港区规划新增运量的运输需求,需对港区铁路改扩建方案进行规划研究。在详细分析港区既有铁路、运量预测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港区设置3个车场和设置4个车场两个方案。通过对三场、四场方案的深入研究比选,推荐三场方案作为港区铁路规划方案。推荐方案不仅能满足港区未来新增吞吐量的集散需求,也对西南铁路出海大通道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地处严寒地区哈齐客专路基施工实践,分析严寒地区路基冻胀原因及影响因素,介绍了通过改良填料特性,设置筏板、保温护道、沥青封闭等技术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填料细颗粒含量、含水量等关键点,并利用冬期进行堆载预压,较好地解决了严寒地区冻胀对路基的不良影响,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基于客运专线对铁路路基质量的技术要求 ,从勘探、设计、施工方面探讨保证路基质量的技术措施 ,希冀有助于客运专线路基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车站设计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车站设计车场布置及有关设计标准,提出客运专线车站设计采用标准的具体建议。研究方法:结合客运专线车站设计存在的问题,车站作业的要求和特点,对车站设计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站场设计高、普速车场布置方式;对旅客通道站台出入口的宽度给出计算公式;对安全线设置要求提出了建议;分析计算了车站到发线数量确定的参数和方法,分析了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的组成因素、道岔型号的选用、道岔配列及铺设要求等设计标准。研究结论:客运专线车站高、普速车场应采用分场分线布置;到发线数量为0.063 3倍的旅客列车换算对数;旅客站台出入口最小宽度,始发站岛式站台为5.0 m,侧式站台为4.5 m,中间站为2.5 m;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为700 m;列车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列车追踪间隔或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时,建议在车站到发线接车末端设置安全线;道岔应离开竖曲线起终点或变坡点不小于20 m的距离布置。  相似文献   

14.
在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系统可采用MVC模式的J2EE软件构架,实现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阌乡隧道二次衬砌背后空洞、厚度不足等质量缺陷处理为例,根据隧道缺陷探测实际情况确定了整治原则,并对不同整治方案从施工的可操作性、安全性以及对后期客运专线运营影响等方面的对比,介绍了衬砌质量缺陷整治关键技术、既有线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和整治后效果,可为客运专线类似隧道衬砌质量缺陷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荷载取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总结了德国、日本等国的无砟轨道设计荷载的确定方法和荷载标准,然后介绍了我国根据无砟轨道再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秦沈客运专线和遂渝线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荷载值,最后将其与德国、日本的无砟轨道设计荷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玲 《铁道建筑》2022,(2):163-166
为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能力,综合考虑运输能力、陆海运输通道的协调性、节能降效等因素,结合陆海新通道双层集装箱运输不同径路在运行时长、运输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了黔桂铁路具备双层集装箱运输能力的必要性.针对黔桂铁路隧道地段建筑限界与接触网导高不满足双层集装箱运输要求的问题,通过方案比选,提出了合理的工程改造方案.为降...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城际站设站经验,结合区域、城市及综合交通等发展战略对高速铁路车站的选址要求,分析广深港客运专线设站区位及不同设站条件下客流时间效益.对福田中心区设站的综合效益及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证.提出将广深港客运专线引入中心区并设福田站,以更好地服务广深港间商务城际客流,并对福田站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地处长三角南翼,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在铁路选线时,除了正常的选线手段外,针对杭甬通道的特殊情况,如何满足地方规划、节省工程投资、充分利用既有的通道资源,减少对地方的影响,集约和节约用地作了详尽的研究,线路走向满足了地方的需要,可为今后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选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