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减速顶有三大参数——制动功、阻力功和临界速度,而临界速度是最重要的参数,影响临界速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在驼峰溜放的车辆,其车轮直径大小如果相差较大,对临界速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找出减速顶滑动油缸下滑速度与车轮直径的变化规律,我们就可以得出车轮直径与减速顶临界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减速顶的临界速度设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可以随着减速顶的安装高度、车轮直径、车轮横动量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可能发生改变。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车轮与减速顶油缸头部接触点高,切入角大,临界速度偏低。同样车轮直径大,临界速度偏高;反之,临界速度偏低。但其临界速度的误差一般均不超过4%,还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但如果与速度阀内部结构引起的误差叠加之后,就有可能会超过允许的误差值。  相似文献   

3.
减速顶的临界速度是减速顶的"大脑",它的准确性如何,对减速顶的工作性能影响甚大,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临界速度的误差和精度控制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重点阐述了计算减速顶临界速度的相关公式,详细地计算临界速度的误差及其相应的影响参数,并提出控制临界速度精度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机车车辆正向或反向从驼峰编组场从较高速度牵出时,普通减速顶对每个车轮都做无用功,而且可能产生“飞顶”、轻车脱线等不利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制了慢回程减速顶。经过大量试验分析,确定出比较理想的慢回程结构及影响回程时间的诸因素。自1939年以来,慢回程减速顶已在十多个大中小编组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速度阀是减速顶工作的指挥中心,它所确定的临界速度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减速顶的工作性能和现场调车作业的安全与效率,从理论上分析临界速度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分析对液流阻力的计算和速度阀的力平衡方程式,最后比较详细地推导出临界速度的数学模型,同时提出计算的方法以及影响临界速度误差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发展高速重载运输的前提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能够提高车辆牵出速度的特殊功能减速顶,说明双临界速度减速顶是解决和提高列车牵出速度和编组站扩能提效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近研制成功的TDJ-GS型双临界速度减速顶可在车辆顶速度小于第一临界速度和大于第二临界速度时不做制动功,这样可提高车列的牵出速度和列车发车速度,从而可减少机车牵引阻力,延长减速顶的使用寿命,提高解编效率,扩大区间通过能力,该顶的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编发线上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车辆速度超过减速顶临界速度而减速顶不做制动功但滑动油缸还能上、下滑动的“假顶”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结合编组站减速顶的维修实践,对如何预防“假顶”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07,(12):70-70
减速顶维修检测装置由CL型活塞总成测力台、CS型减速顶测速台和CQ型减速顶拆装充气台组成,已获国家专利,可成套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主要功能是对维修后的减速顶制动功和临界速度是否符合减速顶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液压减速顶中的氮气和液压油在保证减速顶的技术性能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减速顶的临界速度、制动功、阻力功等技术指标是完全靠一定压强的氮气和油气比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的,本文重点阐述减速顶中氮气和液压油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减速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现场要对使用中的减速顶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检测的需求,特研制出一种高精度减速顶动态综合测试台。它能够检测减速顶的制劝功、阻力功、临界速度、最大反力、回程时间,从而可以判断使用中或维修后的减速顶的性能优劣,使减速顶的各项技术参数能保持出厂时的技术指标,从而减少车辆冲撞事故的发生,对铁路运输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减速器调速技术在驼峰编组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编组站列车解编作业效率,减速器已经成为大型驼峰编组站的主要调速设备。然而,由于减速器出口产生的超速车辆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驼峰作业安全。哈中心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采用高负荷可控顶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成的新型调速系统,辅助减速器控制超速车辆。实践表明,这种新型辅助调速系统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减速顶现有用、管、修维修管理模式的分析,指出继续落实和不断完善减速顶的专业化维修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制定减速顶报废期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报废期的各种因素,指出认真执行标准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统一的报废期标准给以遵循。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新型重载车辆在我国的运用、高负荷系列减速顶调速设备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该设备在美国编组站的应用情况,通过对不同调速制式在重载条件下的调速设计方案的比较,证明高负荷系列减速顶调速设备能适应重载车辆的作业要求,是重载条件下驼峰减速顶调速系统设计的首选设备,重载条件下减速顶调速系统必须根据新型重载车的参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驼峰编组场对溜放车辆的调速制式,从采用铁鞋、手闸和减速器等点式调速,到减速顶连续式调速,随着调速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驼峰编组站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驼峰调车作业的安全情况大为改观,为编组站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溜放车辆调速问题的分析,看到某些调速设备和调速制式的一些不足,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实现高速和重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应用LabVIEW对车载减速顶调速设备检测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开发,检测系统能实时有效的对安装于现场的减速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存储,使维护人员能更准确掌握现场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减速顶调速系统在俄罗斯后贝加尔编组站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调速系统和减速顶调速设备进行了安全分析,同时提出了安全措施,对减速顶在俄罗斯编组站的安全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驼峰编组场调速设备T.JK型车辆减速器电子传感式控制装置开发研制和上道试验的实践过程,从我国驼峰编组场调速设备现状、控制方式、工作原理、技术条件、压力值控制精度等方面提出探讨性意见,提出了采用电子传感式控制装置和大通径阀的可行性,为T.JK型车辆减速器升级换代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驼峰三部位微机可控顶辅助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各大编组场普遍存在的三部位出口超速,有必要开发研制一种辅助调速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嵌入式系统技术,根据钩车在三部位出口的速度,实时控制可控减速顶对钩车进行调速控制,确保三部位出口速度限定在额定速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测试分析为基础介绍了重载车辆在驼峰溜放后对编组场既有减速顶布置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既有的调速设备和作业方式进行改遣和改进来适应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