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陈志涛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20,(4):13-18
接地系统是维护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保护措施.若接地电阻值过大,接地体或地网点位异常升高,导致接地系统本身局部电位差超过安全值,无法迅速拉低电位保护操作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在东北地区冻土区土壤高电阻率地区接地极埋设施工,通过仿真计算快速有效地降低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接地阻值并保证接地...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青藏铁路建设中存在的高寒冻土区路基地下水处理问题,系统地论述了采用保温渗水暗沟处理高寒冻土区深路堑、浅路堑、路堤地基等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路基地下水时的相应排水构造、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阐明了保温渗水暗沟的排水机理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下伏多年冻土的含冰量特征.冻土作为铁路建筑物地基材料,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解决热侵蚀导致冻土地基变形,是施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路基工程施工实践,对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物理和力学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在桥梁工程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C50钢纤维混凝土在北方高寒地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充分发挥了钢纤维混凝土的优越性能,为钢纤维混凝土在类似地区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冻土爆破开挖必须解决高原、冻土、环保三大技术难题。针对青藏线多年冻土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对爆破器材的要求,在青藏铁路冻土爆破中,应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装药和高威力炸药。现场试验证明在暖季爆破可选用普通销铵炸药和乳化炸药,在寒季拟选用防冻、抗水性炸药。钻孔机械选型建议为:钻孔深度不超过2 0m的浅层开挖爆破可选择麻花钻;钻孔深度2~7m的中深层开挖爆破可选择冲击钻,并可在含碎石的冻土中穿凿钻孔;开挖深度大于5m,且开挖方量比较集中的工点,可选择牙轮冲击回转式钻机。通过冻土中钻孔扩壶爆破试验和深孔爆破试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应采用弱松动爆破,炸药单耗一般控制在0 25~0 35kg·m3,一次爆破规模限定在当天爆破当天挖运的方量。 相似文献
11.
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收集大量国外最新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拌合物工作性检测方法、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此外对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长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现存的地质地貌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部分多年冻土区的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冻土厚度较薄,热稳定性较差,冻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上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研究和掌握多年冻土环境变化对工程结构稳定性影响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气候变化情况和气候影响下的冻土发展趋势,为青藏铁路制定工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通过对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来看,青藏铁路长期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够作为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稳定性评价的依据;(2)利用长期监测系统对多年冻土路基地段进行了多年连续监测,发现了出现较大沉降变形冻土路基的环境特征以及沉降机理、据此拟定出着眼维持路基状态、改善路基系统水热条件、缓解人为上限下降、减缓路基沉降速率的工程补强措施;(3)通过长期监测系统对桥梁、涵洞断面的监测和分析,认为多年冻土区桥涵基础目前整体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14.
在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成功使用湿喷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护。通过试验和经济比选确定选用A类防冻剂、D′类速凝剂和聚丙烯纤维材料,确定水泥与骨料的比为1∶3 4,水泥用量在470kg·m-3~480kg·m-3之间,砂率为60%;水灰比为0 42~0 47。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喷射机械,采取温控措施,确保喷射时拌和物温度不低于10℃,加强检查,可以保证高原冻土隧道混凝土喷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从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角度出发,提出企业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设计企业整体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方案,最后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整体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于雪飞;熊治文;武小鹏;周有禄;丁惠祥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60(7):43-46
青藏铁路的修建会形成次生不良冻土现象,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会对铁路产生诸多危害。研究青藏铁路修筑以后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意义重大。对青藏铁路沿线不同类型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青藏铁路修筑以后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产生的机理、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查明对青藏铁路有直接或潜在威胁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18处,其中与路基有关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较少;与桥梁有关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主要是桥下形成冰椎、冰幔等;与涵洞有关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主要有涵洞下沉等。研究表明:未来气温升高导致多年冻土上限附近地下冰大量融化,将会产生诸多次生不良冻土病害,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7.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藏铁路沱沱河试验段2座试验涵洞进行地温现场监测和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适合青藏高原特殊施工环境的涵洞施工工艺、最佳施工季节、施工对多年冻土的影响以及沿涵洞轴向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涵洞施工选择在寒季且选用预制基础,对冻土的热扰动较小;受涵洞施工热扰动、路基填土储热以及涵洞过水等的影响,建涵初期涵洞下多年冻土地温升高,且有部分融化现象;由于涵洞的通风与遮阳作用,涵洞下多年冻土近地表地温的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有明显的不同,涵内浅层地温对气温的响应比天然地面相应深度迟缓,浅层地温年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尤其在夏季正温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同时沿涵洞轴向不同部位地温变化特征也有所不同,涵身地基地温正温波动幅度小于进出口,而负温波动幅度大于进出口,与此相应,涵身冻土的人为上限一般也高于洞口,说明路基和涵洞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技术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总结了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技术探索与实践过程,认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设计应以冻土地基稳定为核心,依据冻土年平均地温、含冰量、不良冻土现象及水文地质等,考虑全球气温升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科学试验为指导,采取主动保护冻土的措施动态设计,为列车快速通过高原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应用粉煤灰作路堤填料的研究成果、工程实例和经验总结等相关技术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阐述了粉煤灰的基本性质 ,击实特性和力学特性等 ,提出了应用粉煤灰作铁路路堤填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路堤设计的结构形成及有关技术参数等 ,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曹海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4):81-84
“互联网+”浪潮下多元化移动支付技术层出不穷,ODA技术作为银联在城市轨道交通过闸支付应用场景中推出的重要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兰州市轨道交通ODA过闸技术应用以来,在过闸乘车方式中一直稳定占据较大比重,为持信用卡乘客提供了很大便利,但通过一定时间的乘客体验,扣款不成功和单边扣费问题对企业和乘客都存在一定影响。在对终端网络实时传输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异步预授权+ODA”模式能有效降低单边账和扣款失败问题,提高银联IC卡在城市轨道交通支付过闸时便利度和改善乘客体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