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在公路CAD动态全景透视图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探讨公路景观设计全景动态透视图的生成过程,为高等级公路的美化设计、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先进的评价、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微机制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郭腾峰 《公路》1997,(12):43-46
简要介绍依托AutoCAD和3D Studio,在微机上制作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技术方法,同时讨论公路动态铨景透视图的制作流程及此项技术的难点和重点,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谈此项技术在公路、桥梁、互通立交等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相诗尧  徐润  郭长顺  张涛  赵越 《公路》2021,(3):14-18
为了改进公路勘察设计外业调查方式,通过软硬件开发,研制了公路勘察设计全景影像外业调查系统.该系统包括外业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和可视化管理平台.通过该系统,可以获取外业调查点处的全景影像、调查属性信息、视频、音频、手绘图等多类数据,并能通过浏览器实现数据查询、浏览、统计和管理,有利于促进外业调查数据共享,提高外业调查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8,(11)
桥梁施工进度可视化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监督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更直观高效地掌握桥梁施工进度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空中全景的桥梁施工进度可视化管理方法。首先,采用无人机空中全景成像系统定期获取桥梁施工现场多视角影像数据;其次,对多视角影像进行全景影像拼接处理,生成施工现场空中全景影像;最后,建立空中全景影像桥梁施工进度可视化管理平台,为桥梁施工可视化管理提供支撑。以武汉市四环线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管理为例,采用该方法进行施工进度可视化管理,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可行,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555"原则及其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致荣  郭忠印 《公路》2007,(10):209-212
公路路侧景观应为各种景象"掠影"和"全景"的组合,而不是公路两侧绿化带的简单遮挡。基于动视觉和交通心理学基本原理,提出了公路景观设计的"555"原则。即,"掠影"效果的实现,需要景物在驾驶员的视野中至少停留0.5 s;"全景"效果的实现,需要景物在驾驶员的视野中至少停留5 s;而为了防止景观单调引起的驾驶疲劳,同一景观宜每5 min变化一次。最后,给出了"555"原则在公路路侧设计中的应用示例。该原则可以为公路景观设计参数的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书红  王圆圆 《中外公路》2011,31(3):283-287
在分析绩效评价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公路养护项目的特点,对公路养护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维视域内的全景分析法对评价内容进行了分析,以目标为导向,基于价值-目标-指标-标准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公路养护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结合浙江省公...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应用计算机绘制的透视图基本上都只是由几根构造线组成,没有能把对驾驶员视觉影响较大的边坡及两侧景物反映出来。本文提出了透视图隐藏线的消去方法,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绘制公路全景透视图的程序,它所绘制的全景透视图已达到国外同等水平。透视图绘制范围为20~700米。绘制时先确定透视物点,再计算透视座标,最后完成全景透视图。对视线达不到的部分,可通过设置屏蔽数组来消去这种隐藏线。计算机图形中  相似文献   

8.
公路动态景观序列布局艺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景观有别于传统园林景观,道路把不同的景点连接成了连续的、动态的景观序列,同时道路本身又是景观的视线走廊。分析了公路动态景观序列的特性,通过纵向比较古代造园理论、画论和现代公路景观动态序列的特点,探讨了传统园林艺术理论在现代公路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公路动态景观序列的艺术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外公路景观设计现状入手,对公路动态景观设计元素、设计原则和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旨在研究高效、经济、人性化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以提高公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8,(12)
以驾驶员视觉特性为切入点,对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的动态性加以强调,提出公路隧道洞口动态景观概念,并论述了公路隧道洞口动态景观特性及其与传统园林景观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现有公路隧道洞口景观案例,对我国公路隧道洞口动态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归纳为:洞口动态景观设计理论不够完善、洞口动态景观设计尺度把握不到位、洞口动态景观元素设计不适宜,并全面且系统地分析了出现洞口动态景观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诱发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和避免出现洞口动态景观问题的几点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分区动态管理技术已经成为控制生态公路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关键。以甘肃省生态公路分区为基础,提出不同生态公路分区的保护目标,建立生态公路施工动态环境监控方案,制定生态公路施工动态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以期能对生态公路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公路视频GI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孔云峰 《公路》2007,(1):118-121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公路视频G IS。即将公路地理信息与视频影像集成,为公路管理提供空间位置与视频影像相融合的超媒体信息。该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理位置(XY)、公路里程(M)、视频时间或帧(T/F)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实现影像播放、地理位置、文字属性的同步显示和交互操作。系统设计和开发实践表明:公路视频G IS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本文提出的地理空间与视频影像集成的数据模型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了传统的点--弧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公路线性参照系统,提出了以公路线性里程桩号为基础,以道路的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性质变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路动态分段的涵义、数据结构,并实现了以公路路段的起点、终点桩号及长链、短链为基础进行公路动态分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广州城郊公路景观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总体规划、设计手法、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方面分析了目前广州城郊公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广州公路系统的特点和公路景观的动态空间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以作为完善和发展广州城郊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将公路景观设计与行人审美心理和动态视觉的特点结合起来,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国内外公路视距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公路三维动态视距及其计算思路,详细阐述了公路三维动态视距的定义、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基本特征以及计算模型中必需的假设及约定。由于三次B样条曲线具有2阶连续性、局部性、灵活性等特征,本论文利用三次B样条曲线表征公路线形,为计算三维动态视距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由GPS数据反算公路几何要素提供了方法。三维动态视距是在三维空间中利用空间几何向量关系进行视距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平纵线形、驾驶员动态视野和夜晚时车前灯照射范围的制约等因素,为更客观地评价线形连续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铰接工程车辆车头与车厢间存在铰接角度且车身长导致的视觉盲区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铰接角度实时调整拼接图像的变角度全景环视系统。对于静态俯视图像的生成,提出一种用于将畸变图像转换为俯视图像并对齐到指定位置的查找表快速映射方法,实现了通过一步变换完成鱼眼校正、逆透视变换与图像配准,提升了静态俯视图像生成的速率。对于动态全景环视图像的生成,提出了一种根据铰接角度改变后对应的动态查找表直接生成变角度全景环视图像的方法,提升了角度改变时图像重新配准的速率。对于全景环视图像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循环颜色调整和透明度融合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对整幅变角度全景环视图像进行均衡化处理并降低拼接缝带来的图像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硬件平台下,对于静态俯视图像的生成,该系统不仅将运行速度提升了接近1倍,并且有效减少了图像的失真程度;在图像融合方面,该系统不仅获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并且保证了运行的实时性;通过实车验证,该系统可以生成全局均衡且无缝的变角度全景环视图像并在嵌入式处理器上实现了接近30 帧·s-1的处理速度;该系统实时生成的变角度全景环视图像可以有效消除铰接工程车辆周围的视觉盲区,从而提升铰接工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地形特征的三角网数模建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考虑地形特征的基于THIESSEN三角形化的三角构网法,从图论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采用THIESSEN三角网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探讨了几种地形特征的各自特点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经实测验证,该方法效果很好,充分说明该思路是可行的,高效的,可应用于公路路线CAD和公路全景透视图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公路称重系统传感器的缺陷,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利用石英晶体纵向压电效应的压电式石英称重传感器系统,并应用于高速公路动态称重领域;介绍了压电石英称重传感器的技术原理,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其在公路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为公路动态称重长寿命、高精度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公路的管理大致可分为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我们把路面、路肩、边坡、边沟、绿化、标志、对公路上的打谷晒粮、堆积物品、挖沟取土等的管理归为静态管理。把对公路上的车、马、行人等的管理归为动态管理。长期以来,对动态管理,虽然对车马行人在公路上应注意的安全规则写了一些标语,作了一些宣传教育,但却缺少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没有强而有力的措施。车马行人可以在公路上任何位置大摇大摆地行走;对汽车喇叭置若网闻;拉板车可以并排行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进度控制为主线,以安全、质量管理为重点"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构建公路建设各参与方统一协作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全事项、全流程、全领域、扁平化"动态管理;建立公路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