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首先应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该种材料组成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而试验规程规定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试验时应将未加水泥的试样加水浸润2h以上,这对吸水率偏大的集料来说,会造成试验所得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偏大,从而严重影响到按此最佳含水量成型的试件强度.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对于吸水率偏大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振动压实法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标准试验方法,比采用重型击实方法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更符合实际工程中的振动碾压情况。本次研究振动压实法的静压力、激振力、振幅和振动频率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结果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振动法设计的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存在诸如开裂、压实度超百、水泥剂量高等一些问题.从级配、试验手段、现场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利用振动击实仪通过逐级填充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确定了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级配范围,通过振动法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成型试件测试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法相比,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要大1.02~1.04倍、含水量小0.5%~2.0%、强度约为传统设计法的2.2倍.实体工程应用效果表明,振动法所确定的级配不易离析、便于施工,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结合实体工程应用.提出了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现场质量技术要点;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可节约水泥约30%左右.因此,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振动法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振动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对比了振动法与重型击实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振动时间与混合料的级配关系密切,一般为2~3 min;与传统的重型击实法相比,振动法得到的混合料密度偏高,最佳含水量偏低,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偏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地区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设计和拌合工艺问题,对比分析了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击实法对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击实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是重型击实法的1.02~1.03倍,最佳含水量也有所增大;不同水泥剂量下,非振动拌合水泥稳定砂砾的强度要小于振动拌合,且变异系数大于振动拌合方式;振动击实法和振动拌合工艺能够很好地解决芯样不完整、强度不足等水泥稳定砂砾的常见弊病。  相似文献   

6.
不同组成和结构类型材料振动压实效果最佳需要的工作参数配置条件不同。本文通过振动压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压实效果最佳时的VTM配置条件为工作频率30Hz、名义振幅1.3mm、偏心块夹角60°和配重块分配S4X6。对骨架密实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不同击实法和不同成型法的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压法成型试件级配衰退幅度明显大于振动压实法,振动压实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比重型击实法的约大0.06g·cm-3,振动法成型试件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重型击实法的1.5~2倍,并且随着水泥剂量的减少,不同成型方法的强度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静压法与振动法成型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结构和性能与成型方法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击实方式对混合料级配和结构的影响,对同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按振动法和静压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成型试件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振动法成型的混合料物理性能和结构性能明显优于静压法成型的混合料。以工程实例对试验研究进行了验证,振动法更适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该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来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研发的室内振动压实机可通过调整静压力、振动频率和激振力改变压实功。在振动压实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呈抛物线形,可以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与重型击实法相比,利用振动法压实水泥稳定碎石过程中粗集料破碎现象明显减少。利用室内振动压实机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时,停机时间应该按照压头无规则跳起后20~30 s来控制;在使用过程中,不应随意调整振动压实参数,盲目增加压实功,因为由此确定出的压实标准偏大,工地现有大多数振动压路机难以达到,给实际施工造成很大困难,同时也不利于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规律良好的二次凸形振动击实曲线,减少对击实曲线的补点试验,依托国道110呼和浩特至毕克齐段一级公路的两个路面合同段,采用振动击实仪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室内振动击实试验,探讨预定的含水率间距对不同水泥剂量下振动击实曲线的影响,并与重型击实曲线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设的振动击实含水率间距与水泥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将直接影响振动击实曲线成形的好坏。当预定的含水率间距为1%时,高水泥剂量(>5%)下的振动击实曲线随含水率增加而逐渐呈现试验点“聚积”现象,而低水泥剂量(≤5%)条件下仍能形成规律良好的振动击实曲线。反之,预定较小的含水率间距(0.5%)时,在合理的水泥剂量条件下,振动击实曲线呈现出规律更良好的二次凸形曲线特征,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水泥稳定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与重型击实试验的比较,验证振动击实下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干密度对含水率敏感性更高,并提出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曲线绘制的优化方法。该项研究不仅能快速准确地为振动压实下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提供控制指标,而且填补了室内振动击实曲线绘制经验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橡胶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橡胶粉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了振动击实试验,并测定了不同橡胶粉掺量结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分析了橡胶粉含量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无限侧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后采用冲刷试验和干燥收缩性能试验分析了橡胶粉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含量和细度的橡胶粉能够略微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炉渣集料)具有连续的级配分布、一定的强度性能和潜在的水硬性能,可替代天然集料应用在水泥稳定碎石中.但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晰.首先,对不同产地炉渣集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其次,以炉渣集料替代一定比例、同粒径的天然集料,进行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不同掺量炉渣集料的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性能;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确定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击实特性和强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炉渣集料掺量增加,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逐渐降低,且水泥稳定干法炉渣碎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稳定湿法炉渣碎石强度.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与炉渣集料的吸水率相关性较高;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炉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和烧失量呈正相关、与炉渣集料的压碎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进行水泥稳定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配合比条件下水泥稳定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适宜的水泥和添加剂剂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掺量对水泥稳定土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大;掺1%,2%添加剂时,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变化甚微;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强度变异系数减小,表明路面结构层出现强度薄弱区的概率减小;推荐满足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基层材料适宜水泥剂量为12.00%,底基层材料适宜水泥剂量为6.75%;添加剂掺量宜为水泥质量的2.00%。  相似文献   

13.
水泥风积沙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试验确定了风积沙的颗粒组成、液限含水量和塑限含水量;击实试验确定水泥风积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最佳含水量制备试件,并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测定试件的体积变化进行收缩性分析,得出水泥风积沙按照一定的含水率和水泥掺量配置,能够满足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掺钢渣稳定土的击实性能,以焦桐高速公路工程叶舞段沿线低液限黏土为原材料,分析掺钢渣后影响其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的因素。在综合考虑钢渣掺量、钢渣陈化龄期和钢渣最大粒径3个因素作用下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利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影响钢渣土干密度因素的主次程度,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击实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吴涛 《路基工程》2019,(2):55-59
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添加掺量0.6 ‰,长度为18 mm的玄武岩纤维后,通过室内试验对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弯拉强度逐渐增加,干缩应变逐渐降低;相比不掺玄武岩纤维的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掺纤维后,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外掺水量变化不大;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抗疲劳性能提升,且各个龄期的的干缩应变明显降低,弯拉强度明显上升。通过工程应用表明,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中添加玄武岩纤维能很好地降低反射裂缝,提升道路整  相似文献   

16.
依托穿越腾格里沙漠地区的公路路堤填筑工程,以路堤填料风积沙为试验对象,对风积沙进行了室内表面振动法、振动台法压实,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振动时间、振动频率和振幅)对风积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现场铺筑试验段,采用不同的振动参数对路堤进行压实。通过现场试验段和室内试验最大干密度对比,得到了风积沙路堤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振动法所得最大干密度与现场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通过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风积沙填料现场振动压实参数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场碾压工艺,柞小高速公路用振动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并与重型击实法和静压成型法设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大,含水量低,水泥剂量低。根据振动法设计结果特点,结合柞小高速公路实体工程应用情况,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可供工程实践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