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结合京新高速公路韩集段的基层施工项目,详细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用集料在母岩考察、生产加工以及堆放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高等级公路备料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4+435~K44+567段左侧路堑边坡作为工程背景,主要介绍预应力锚索体系在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K21工程滑坡的治理过程中,采用了微型桩进行堑顶预加固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保证了高、陡、危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探讨特有的地质及气候条件下滑坡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粤北山区龙怀高速公路K153(翁源段)路堑滑坡成因分析,得出滑坡是基于路堑开挖、水库水位补给、滑带土高液限性、岩层顺倾等因素诱发古滑坡局部复活的结论。运用GEO-Studio边坡稳定性模块SLOPE/W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锚索框架梁辅以排水措施治理滑坡,通过2个雨季的考验,证明该治理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甬台温高速公路苍南段草田山段K79+310~K79+550滑坡通过运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支挡,结合减载、排水、反压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现场监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的观测资料,对滑坡处治起到了指导与控制作用,有效保证了工程施工和运营安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K80+920~K81+260段右侧路堑滑坡是典型的路堑边坡病害。通过现场勘察,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的演变历史,对滑坡采取了应急抢险措施。结合钻探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确定了滑坡滑动的方向和滑面的力学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滑坡加固治理措施和监测建议,对广东地区类似路堑滑坡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永宁高速公路K116+940~K117+140发生顺层岩质滑坡,采用削坡减载、锚索锚固和坡脚挡墙为主,辅以外封地表水、深排地下水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后,监控量测数据表明采用综合处治方案治理该滑坡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在治理公路滑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才 《路基工程》2008,(1):198-199
结合国道205线、京福高速公路、贵州三凯高速公路治理滑坡实践,谈滑坡成因、治理措施,重点介绍了应用预应力锚索治理滑坡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黏土路堑边坡软土化滑坡是一种特殊的复杂水毁型滑坡,传统边坡加固方法难以有效治理。文中通过对平汝(平江—汝城)高速公路K125+850—950段红黏土右路堑边坡土体结构特征、滑坡演化过程的分析,分析了红黏土路堑边坡软土化滑坡形成的原因及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治理该类滑坡的适宜性,介绍了新型土工格栅加筋土墙加固滑坡的施工要点和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23日,成(都)—雅(安)高速公路K1920+416处发生大型滑坡灾害,导致成雅高速公路断道约15天,该滑坡为“软弱基座式”压致拉裂型滑坡。为加快抢险施工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大直径旋挖钢管混凝土桩进行滑坡应急处治。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优化钢管混凝土桩滑坡加固处治方案,并结合工后滑坡地表位移监测,验证了滑坡应急处治工程的有效性,为滑坡应急整治提供一种高效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罗敏 《路基工程》2019,(1):191-197
以青海省S101省道K359+881~+929段滑坡处治工程为例,分析高原堆积层斜坡的结构特征、稳定性因素对滑坡的控制效应和诱发模式。总结了目前各类滑坡防治措施对高寒地区滑坡的适宜性。结合地质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论述了斜坡的滑坡机理及时空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青海省道K359+881~+929段堆积层斜坡受到岩土体性质、坡体结构及水热变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在冻融作用下堆积体持续蠕动,暴雨入渗使堆积体沿基覆面整体滑动,形成浅、深两层滑坡。微型桩具有柔性变形卸载特性,是一类可以优先选择的寒区滑坡支挡措施。  相似文献   

13.
程云  孙东  李文娟 《路基工程》2015,(2):213-217
对习新公路K61+207~+293段重力式路肩挡土墙通车后的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治理方案比选,确定了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采用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成功地完成了挡土墙的病害治理,确保了道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杭州至兰州高速公路巫山—奉节的A20标K54+010~+150段,由于开挖路堑边坡引起的工程滑坡,在对滑坡的发展过程及变形破坏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清方卸载、排水和抗滑桩等综合处治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坡体稳定,社会经济效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S316省道K63+280~+540段二次滑坡治理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滑坡成因和类型,提出了采用轻型支挡+预应力锚索+微型桩的联合支护结构,并结合多种疏排水措施综合治理方案;采用深层测斜监测手段验证二次滑坡治理方案的适宜性。治理措施竣工后,位于防撞墙外侧的CX3,CX4,CX5水平位移增量明显减少,验证了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谢峰 《路基工程》2017,(5):193-199
甘孜州巴塘至白玉公路树葬滑坡,位于巴白路K66+640~+608右侧边坡,为中型牵引式中层堆积层工程活滑坡,严重威胁公路的正常运营。本着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处治的多方案比选,采用了“框架锚索+内挡垫墩锚杆”方案。施工结束已历经两个雨季,监测表明,滑体变形很小,在可控范围内,治理措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赵华  陈俊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20,(1):178-183
针对南鹤公路东乡村滑坡治理工程,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治理前后的天然、暴雨两种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为此,对滑坡体采用锚索框架梁治理,对不稳定斜坡体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在边坡裂缝外侧设置预制混凝土U型截水沟,治理后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李楚根  徐骏 《路基工程》2011,(3):243-246
国道317线K9滑坡为大型牵引式滑坡,经2003年、2004年多次整治后,2005年又发生变形,再次进行勘察设计和综合整治。通过滑坡成因的分析,设计中充分利用既有抗滑桩工程,并采用滑坡上部埋式抗滑桩、中部锚索框架梁或锚索板、前缘抗滑桩及深层排水等综合工程治理,有效地保证了滑坡的稳定,并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