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道建筑技术》2006,(1):54-54
据悉,蓟港铁路扩能工程前期筹备工作现已基本就绪,一期工程将于今年7月份开工,预计明年底完工。该扩能工程总投资估算达31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4.0293亿元。按照规划,一期工程共增建二线及新建线路全长53.517km,包括塘沽北塘西站及东丽胡张庄站至塘沽东大沽站,同时对沿线津南区成水沽车站、东丽区民生村车站、塘沽邓善沽车站进行改造;天津港散货物流区域也将新建线路。新建线路将沿既有线路并行设计,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相似文献   

2.
北京枢纽南苑支线 位于北京市内,起自永定门站(今北京南站),至南苑万字地,全长8公里,轨距1米,1906年2月开工,1907年2月通车。1941年9月改建为标准轨距,北与永定门站接轨、南延至南苑军用机场,正线延长至10公里。1958年东南环线通车时被切断,分为永定门至大红门联络线和大红门至南苑支线两段,1981年修建北京市南三环路切断永定门  相似文献   

3.
宁岢支线 宁岢支线位于山西省境内,起自北同蒲铁路宁武站,经神池、五寨至岢岚,全长95公里。该线于1967年1月开工,1972年8月竣工通车并交付运营。该线为地方工业支线,近年区间平均货流密度约180万吨。 神榆铁路 神榆铁路起自神(木)朔(县)铁路的神木北站,向南经榆树林、红柳林、神木、凉水井、大保当、金鸡滩,  相似文献   

4.
女南铁路 女南铁路位于辽宁省境内,起自京沈铁路女儿河站,经何三家、台集屯、黄土坎,止于南票,全长30.3公里。该线始建于1915年5月,1918年7月建成,当时为私营通裕煤矿的大窑沟支线,1925年拆除;1943年日寇侵占东北时复修,并由南票延至赵家屯,但未完工;另由黄土坎新修一岔线至三家子,已铺轨。解放后,该线被洪水冲毁,遂废弃;1952年修复女儿河至何三家;何三家至南票段于1958年6月~1961年11月修复并交付运营。该线  相似文献   

5.
南堡支线 南堡支线起自京沈铁路天津市汉沽站,经付庄、毕家,止于河北省南堡,全长33.6公里。该线1958年7月开工,1964年7月竣工交付运营,该支线主要为运输当地产的海盐而建。近年区间平均货流密度约二百万吨。  相似文献   

6.
于石联络线 于石联络线位于辽宁省境内,起自京沈铁路于洪站,向东经田义屯,止于哈大铁路虎石台站,全长22.5公里。该线于1958年开工,1962年12月竣工并交付运营;1964年建成第二线并开通使用。该线为京沈、哈大两铁路联络线,可减少沈阳站通过压力。  相似文献   

7.
从1994年7月1日起,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终于实现了每小时100公里的纪录。创造这一成绩的是行驶在沈阳至大连间的“辽东半岛号”旅客列车,由两辆机车牵引16节客车,在400公里的距离内,耗时整4小时。 历史的回顾 各国铁路都在为不断提高速度而付出巨大的努力。速度每提高一步,就需要机车、车辆、线路、信号、通信、运输组织等技术的相应提高。因此,一部铁路发展史,实际上是列车速度提高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京奉铁路前身的津沽线刚通车,从天津到唐山3天的行程,立即减少到只要5小时,按目前津唐间铁路里程计算,其旅行速度为每小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发展的最初阶段东北铁路的干线最多、线路最长,路网形成最早。但是,到清末中国东北大多数铁路主要控制在日俄的手中,俄国人控制的东清铁路(后改为“中东铁路”)和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及其支线,总长度达2874公里;而真正属于中国的铁路仅京奉铁路山海关至奉天(沈阳)段.连同支线共计531公里,约占东北铁路总长度的15%。在东北的土地上,铁路线尽为外国人把持,铁路之利尽为外国人所获。  相似文献   

9.
沿革-- 抚顺电铁的历史向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在当时,沙俄帝国为了掠取抚顺地区的煤炭资源,在中东铁路支线苏家屯站附近分岔,沿浑河河岸向抚顺方向修筑了到老虎台矿的支线铁路,全长53.3公里.  相似文献   

10.
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1896 ~ 1903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十月革命后,北段由中苏合办.抗战胜利,全线合称中国长春铁路.东清铁路是指沙俄在清朝末期修筑的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由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是中东铁路干线,全长1480多公里;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是中东铁路支线,称南满铁路,全长94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6日,备受瞩目的津保铁路全线顺利贯通,津保铁路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津保铁路于2010年9月1日开工建设,线路总长157.8 km,其中新建线路132.9 km,利用既有京广铁路24.9 km。全线共设7个车站,分别是天津西站、胜芳站、霸州西站、白沟站、白洋淀站、徐水站、保定站。天津西—霸州西站为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 km;霸州西—徐水站为客货共线,设计时速200 km。  相似文献   

12.
侯月铁路 侯月铁路位于晋东南中条山、豫西北山前洪积平原处,起自南同蒲铁路侯马编组站北端向东引出,侯马北至翼城间40公里,利用1968年建成的二峰山支线,自翼城东行,经北冶、沁水、嘉峰,出五龙口进入河南省境内,经石河,至焦枝铁路的莲东,止于月山编组站,全线长253公里。侯嘉段按单线电气化设计,预留二线,嘉月段一次建成双线电气化。该线于1989年10月开工,1994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京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冀有限公司公示了新建北京至雄安铁路第一次环评信息,根据该公告,京九高铁原京霸段西移,改经雄安新区,即北京至霸州段调整为北京至雄安新区段,其中北京李营至新机场段维持原京霸城际的方案,并新设综合枢纽雄安东站。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北京至雄安铁路位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境内,线路起自李营,经廊坊至雄安东站,线路全长约100.283  相似文献   

14.
京沈铁路 京沈铁路由京山、沈山两线组成,地跨北京、河北、天津、辽宁两市两省,该线起自北京,止于沈阳,全长859.1公里。该线建于1881年5月~1930年,是中国最早修建的铁路干线。1941年开始增建第二线工程,至1945年8月完成工程量的96.5%,后遭战争破坏,1950年3月~1951年7月全线修复。1978年7月坨子头至七道桥进行“京山线压煤改线”工程开工。七道桥至狼窝铺新建双线长43.77公里,狼窝铺至坨子头利用原通坨铁路增建第二线,长43.6公里,共长87.3公里。该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已成半停工状态,而投资已达95%。京沈线为关内外铁路第一通道,北联哈大、沈丹、沈吉等铁路,中与大郑、锦承、沟海、  相似文献   

15.
《世界轨道交通》2011,(10):13-14
此前预计将于2015年开工建设的重庆西站,将提前工期,预计到2015年底建成投用,届时火车、轻轨及长途汽车等均可在站内一体换乘。据了解,规划中的重庆西站,是在建的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组成部分,东邻沙坪坝区凤中路、高架内环快速路和快速五联路,西靠中梁山山脉,南侧为站南一路,北侧为站北一路,直线距离重庆站和重庆北站分别约12公里和17公里。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沈阳铁路枢纽概况,结合枢纽总图规划、枢纽在建、拟建工程情况以及枢纽客运作业量,提出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铁路枢纽方案。通过重点研究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站和沈阳北站2个方案,经综合比较,推荐京沈客运专线采用沿既有沈山线北侧贯通引入沈阳站的方案引入沈阳铁路枢纽。通过在大成站西端疏解区修建京沈客运专线与既有秦沈客运专线之间相互转线的联络线,解决了京沈客运专线经沈阳北站开往哈尔滨方向的旅客列车对数、秦沈客运专线通过沈阳站和沈阳南站开往大连和丹东方向的旅客列车对数。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枢纽,方便了旅客的乘降,增强了运输组织的灵活性,有效完善了路网[4-6],为服务地方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今年4月曝光的雄安新区铁路规划图显示,原规划从北京经新机场至霸州的高铁线路,拟调整为"北京-新机场-雄安东",是为京雄铁路。此外还将新建一条津雄铁路,西起"雄安站",向东经天津"新客站"、滨海国际机场,终点位于天津于家堡站。中间在天津南站附近分出一条支线,北上至天津西站后,汇入即将建设的京滨城际  相似文献   

18.
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全线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线路东起青藏铁路终点拉萨站.出站后先向南沿拉萨河而下,途径堆龙德庆县、曲水县后,折向西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穿越长度近90公里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途经尼木、仁布县境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线路行经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和日喀则地区,线路全长约252公里。  相似文献   

19.
干线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09,(11):12-14
大理至丽江铁路开通运营暨列车首发仪式日前在丽江东站举行,也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札。大理至丽江铁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南起大理东站,向北经西邑、鹤庆至丽江古城,线路全长162.4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2004年12月20日动工开建,由铁道部和云南省共同出资建设.  相似文献   

20.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后不断向西扩张,在1846至1853年,通过武装夺取、渗透和“购买”等手段将西部国界一直推进到太平洋沿岸,达到现定版图。为开发西部,1851年至1910年的60年间,美国掀起了铁路建设高潮,年均修建铁路6000多公里。其间的1887年就修建铁路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年均修建铁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