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回火处理对非合金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回火处理对非合金奥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淬火后进行回火处理,可消除Mn的不利影响,从而使非合金奥贝球铁的组织和性能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Mn对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非Cu-Ni-Mo合金化的高Mn奥贝球铁的生产方法。结果表明,采取组合工艺措施,使用球铁棒材以及运用球墨可锻铸铁的生产工艺,可使含Mn0.7%左右的非合金奥贝球铁具有理想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采用铸造的奥贝球铁代替20Cr合金钢制造的大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凸轮轴与GCr15轴承钢滚轮相配的工作情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材料配合的工作可靠性是优良的,为采用奥贝球铁材料制造大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凸轮轴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控制冲天炉内的铁水温度,化学成份,采用合理的铸造工艺,球化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可获得性能优异的奥贝球铁。经过台架试验,跑车试验,磨损试验,弯曲疲劳试验,证明奥贝球铁完全能满足神牛-25拖拉机末端动齿轮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按生产奥贝球铁的工艺要求,应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制造等温淬火热处理自动生产线。该自动线采用PLC及组态系统进行控制,组态控制系统能直观地显示热处理线的动作执行情况。经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球铁的型内球化处理所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型内球化机理,并建立了反应室中球化剂的熔解系数与球铁中残留镁量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可以在采用型内球化生产球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正火、回火对Q460E低合金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正火后的组织为细小的M-A岛弥散地分布在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条间,从而决定了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200℃到500℃范围内回火,力学性能相对较为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屈强比较低.600℃回火时力学性能相对较低,但也要比GB/T1591-1994规定的该钢的强韧性要高.分析认为强韧性降低幅度相对大的原因主要是粒状贝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长大球化,分布在条状铁素体边沿,犹如上贝氏体,以及碳化物在晶界分布.200℃回火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突出的韧性.回火过程就是粒状贝氏体分解变化,碳化物析出长大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用低硅低锰原生铁研制铸态韧性球铁,在终硅量2.0%的情况下,也能获得铸态 QT42-10球铁.并在4 mm 壁厚的试样上消除了白口,从而促进了铸态韧性球铁在薄小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低Si和高Si两组大断面球铁曲轴本体和附体试块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断面球铁生产中C、Si含量及CE值的设计原则,并推荐出了一种CE-Si(理想)和C-Si(理想)经验式。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不同原铁水含硫量情况下RE残/S原对球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原=0.02%时,在低RE残/S原比值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当S原=0.01%时,球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整体水平较高。当S原=0.04%时,要得到较高的球化率和力学性能,RE残/S原比值变大且残余稀土量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铸铁的表面强化工艺特点并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关于铸铁材料表面强化工艺的研究及其机理探讨还很不够,随着球铁、蠕铁等高强度铸铁材料的大量应用,制定完备的符合铸铁特点的表面强化理论及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某高压缩比HCNG发动机回火机理,进行了发动机回火工况台架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利用AVLFire软件建立HCNG发动机三维仿真模型,对回火工况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压缩比越高,发动机越容易回火;其他条件不变,较小的点火提前角容易引起回火;由于气门重叠期较大,压缩比提高,导致高温废气回流到进气道,这是造成回火的原因之一;排气冲程末端的无效点火,使得进气门附近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加大了回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淬火、回火温度、冷却介质对锰硼白口铁机械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硬度随淬火温度提高出现峰值,峰值位置随淬火冷却速度增加向温度低的方向移动;回火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在250℃出现峰值,回火温度高于480℃后硬度显著降低;残留奥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减少,430℃回火残留奥氏体基本消失,转变产物为贝氏体;淬火回火提高强韧性。  相似文献   

14.
铸态珠光体球铁显微组织与疲劳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种不同材质的球铁(QT600-3、QT700-2、QT740-3)的珠光体含量、石墨球化分级、球墨数和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出疲劳裂纹在珠光体中可以按照部分共析渗碳体片断裂模式扩展,此时的裂纹扩展阻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铁酸锰纳米球材料,并考察了其对罗丹明B溶液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果.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为尖晶石型结构,微观形貌为均匀分散、直径约300 nm的球形颗粒;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所制备的铁酸锰纳米球材料对罗丹明B溶液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催化降解能力,100 m L 10 mg/L的罗丹明B溶液,p H值为4,催化剂用量为30 mg,加入少量硝酸根离子,光催化60min时溶液的降解率就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球墨铸铁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墨铸铁的电磁性能,并着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采用电磁法检测球墨铸铁组织结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实现了对铸态球铁基体组织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相分析、冲击韧性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挤压轮用H13热作模具钢经不同的锻后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冷等温球化退火工艺能有效抑制二次碳化物沿晶界析出,使合金元素更加细小弥散的分布在基体上,H13钢淬回火后晶粒明显细化,冲击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30CrMnTi合金钢进行了相应的淬火和回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系列实验比较了不同浓度的AQ251淬火液和回火温度对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Q251淬火液在高温阶段600℃和低温阶段350℃有较大冷却速度;随着淬火介质浓度的减小,30CrMnTi合金钢淬火硬度呈上升趋势;在350℃以下回火,回火温度对硬度影响不明显,超过350℃回火,硬度随温度增加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非表面活性剂水热法、醋酸铵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微观形貌铁酸锰纳米材料,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的形貌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非表面活性剂水热法和醋酸铵溶剂热法所制备的产品均为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铁酸锰纳米材料,具有金属-氧键的红外特征峰,其微观形貌前者为棒形与块状混合,后者为纳米球.共沉淀法所制备的铁酸锰微观形貌为颗粒状,低浓度OH-([OH-] =0.5M、1.0M)的反应条件有利于尖晶石型铁酸锰纳米晶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3组生产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厚壁球铁中理想的Mg、Re、Y-Re残留量以及它们与S残留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所用3种大型厚大断面球铁件专用球化剂的成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