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相对于蓬勃发展的船舶制造业,我国船舶配套业长期处于"不配套"的尴尬局面,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不足50%,其中还包括相当大一部分外商合资或独资企业产品。反观近邻日、韩等国的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  相似文献   

2.
船舶配套产值约占造船产值的一半,而船舶辅机约占船舶配套的一半。我国造船事业发展相对较快,而船舶辅机、船舶配套滞后已成为近期制约我国船舶发展的瓶颈。要成为造船强国,一定要在船舶配套、船舶辅机技术上不断创新,加大技术投入,搞好产、学、研结合,开拓自主产权、自我品牌的辅机产品。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自主研发取得一定突破,基本掌握重点产品关键制造技术,本土化生产率达60%以上,但本土化不是国产化,更不是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产品,应在引进消化吸收后更注意技术创新,在有条件的配套产品中率先加快配套的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是船舶配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我国乃至我省船舶配套产品,特别是船舶电气及自动化产品的现状,总结了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组成和分类;指出船舶电气及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最后针对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提出一些想法与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0,(6):37-38
在前10年中,我国在船舶自动化配套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未来10年,我国船舶配套行业应以创建船舶自动化名牌产品为目标开展工作,跟上国际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船舶配套产业是现代造船工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船舶配套设备在整个船舶交易额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是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造船工业派生产业的配套业来说,配套产品产值及市场份额如何呢?全球船舶配套产品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我国造船完工量不断攀升,而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下降的现实状况,国防科工委提出了造船、配套协调发展战略规划。船舶辅机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船舶配套设备。本文在分析船舶辅机共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甲板机械、船舶电站、船舶调距桨装置、船用阀门遥控系统、船舶减摇系统等辅机设备的市场情况、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以及为缩小差距所需开展的技术工作,并提出了加速我国船舶辅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先进造船国家的实践表明,发展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而有竞争力的船舶配套工业的支持。本文根据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它的强处和薄弱环节,进面坚船舶配套产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出口船舶及远洋船舶舾装产品立足国内配套的需要,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普航设计室设计的船用防火门,已获我国船舶检验局产品形式认可,并通过技术鉴定,进行专业化生产. 1.设计依据 (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船舶的构造防火、探火和灭火达到最充分可行的程度.我们根据《公约》的规定:“用耐热及结构限界面将船舶划分若干区及耐热与结构限界面将起居处所与船舶其他处所隔开等规定”,来设计船用防火门产品.  相似文献   

10.
汤朝明 《船艇》1998,(1):15-24
2.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及其政策措施2.1 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 70年代,韩国几乎没有船舶配套厂;因此,主机、辅机、发电机和导航设备等几乎所有的配套产品都从日本西欧进口。 进入80年代,主机、辅机、锚链、阀以及众多船用产品的国产化取得进展;但是部分出口船,由于船东指定,需进口主机、辅机、  相似文献   

11.
<正>欢迎浏览我们的网站Http://www.goodsail.net上海惠航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科赛尔"牌船舶、游艇、海洋平台和吊车司机室空调制冷设备:兼营陆用中央空调和船舶配套设备,具有丰富的设计、生产和工程安装经验,拥有数百个长期配套中外客户,产品美观,质量稳定,受到用户一致好评。公司总部设于上海,生产基地位于"空调之乡"江苏靖江。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七○四研  相似文献   

12.
船舶辅机前沿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辅机是重要的船舶配套设备。我国的船舶辅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我国船舶辅机专业中基础相对较好、市场需求前景大、国外重点发展的产品,选出了典型项目,列出了研发内容和关键技术,以有利于攻克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13.
陆爱臣 《船艇》1997,(7):43-44
在我国,由于船舶配套设备的品种多。标准化程度不高,加之质量不稳定,从而导致了造船周期长,质量品位不高的结果。 船舶配套产品实行模块化生产,在国外,特别是日本,已经普遍采用,这对缩短  相似文献   

14.
<正>LNG的推广应用需要产业链作为支撑,广东省要为LNG的使用提供成套的产业服务,需要解决LNG燃料加注、配套安全管理条例等现实问题。回顾2018年,广东船舶工业推动液化天然气(LNG)在水路运输中应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紧随双燃料豪华客滚船"VISBORG(威斯堡)"号、14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Containerships Nord(北方)"号这样的"明星船舶"之后,由东莞南祥造船有限公司为珠海港集团云浮珠港新能源有限公司建造的"油气合一"LNG加注趸船"珠港西江能源01"号也竣工交付。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广东推广LNG动力船舶从未松懈,在支持船舶建造的同时,不断加快供气用气体系、加注设施建设的步伐,全力建设LNG燃料在水运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船舶配套业发达,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生产制造上,均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日本船舶配套企业主要为本国造船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国外输出主要以技术输出为主,直接向国外出口船舶配套产品数量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日本造船业的萎缩,船舶建造市场不景气的压力逐步传导至日本船舶动力企业,对各船舶动力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国内外目前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解析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船舶配套业存在的相对优劣势,在遵循市场定位策略的原则前提下,以操舵仪为例,提出相应的产品及市场定位发展策略,民族配套业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有实际价值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21日,广东自贸区于南沙挂牌成立。一石激起千层浪,酝酿已久的相关产业链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谋划着各自的"宏图大业"。然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以船舶保税油供应服务功能为例,完善的航运配套服务也必须包含于此。船舶保税油供应服务功能,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由此衍生的各项金融服务和国际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国际航运中心要素的充分集聚。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惠航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科赛尔"牌船舶、游艇、海洋平台和吊车司机室空调制冷设备;兼营陆用中央空调和船舶配套设备,具有丰富的设计、生产和工程安装经验,拥有数百个长期配套中外客户,产品美观,质量稳定,受到用户一致好评。公司总部设于上海,生产基地位于"空调之乡"江苏靖江。  相似文献   

20.
徐绍衡 《船舶工程》2010,32(5):37-39,43
文章提出将监测报警系统升级为船舶信息平台、采用PLC技术实现控制独立的安全原则、船舶所有设备直接读写平台数据库共享数据、增加电脑方便扩展船舶管理系统、信息化增加了船舶安全、在不提高造船舶配套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船舶自动化设备现代化改革,实现该方案对我国的造船配套的现代化、提高船舶安全性及赶上发达国家的造船配套水平有很大的意义.值得船舶设计、规范部门及船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