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地铁行车调度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和人力成本控制目标出发,根据行车调度岗位工作量的变化情况,指出目前广州地铁区域控制中心在行车调度岗位配置方面存在优化的可能性,并提出优化行车调度岗位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地铁线网化发展情况下的人力成本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运输及调度系统中,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担负着指挥地铁安全运行的首要职责,安全压力大。既有研究表明,高强度的压力会对人的身心健康、情绪状态产生影响,业务能力、工作效率会有所降低,事故率会有所增加。因此,结合地铁行车调度的工作特点和岗位需求,设计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调查问卷,抽取国内多家地铁行车调度员的调查样本,运用SPSS软件分析地铁行车调度员的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呈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善行车调度员工作压力的建议,以期促进地铁行车调度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地铁运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结合广州地铁行车调度岗位工作特点以及多年来常见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在地铁运营设备故障、突发事故(事件)情况下,行车调度在应急调度指挥工作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提出了提高行车调度应急处理工作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铁调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行车调度作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能力的发挥直接决定了线路的运营安全和运输效率,有必要对地铁行车调度职业能力进行研究。介绍了胜任力的概念。运用结构化的O*NET工作分析问卷和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地铁行车调度员胜任力模型,包括21项基准性胜任力和5项鉴别性胜任力。结果表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关键岗位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广州地铁在司机、调度指挥人员、车站值班员等行车关键岗位推行岗前考试制度.通过研发岗前考试系统,对业务流程和关键数据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数据库访问方法和关键查询存储过程,实现关键岗位岗前考试常态化、标准化、信息化,确保地铁行车组织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6.
地铁线路规模的扩大、乘客规模的增加对地铁运营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地铁运营公司亟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高作业执行质量,优化地铁运营管理。在对地铁行车标准化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构建了行车作业安全标准化检查与评估方案,引入第三方机制完成组织落实。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行车作业的第三方安全检查与评估实施工作,评估分析行车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安全标准化作业执行匹配度论证行车作业质量与可靠性。以期为今后将检查与评估推广至整个线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例,通过分析停车场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计算机联锁与电力调度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方式与实现方法,具体实现将电力调度系统供电分区状况纳入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显示系统,旨在提高行车安全程度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可为相关运营部门实时调整行车调度、提高运营效率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乘客提供合理出行建议。因此,针对具有非线性和随机性等特性的地铁进出站短时客流预测问题,文章在堆叠式长短时记忆(SLSTM,Stacked Long Short Term Memor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构建了GA-SLSTM预测模型。以10 min为预测粒度对地铁历史运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客流变化特征,并将其与GA-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模型和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GA-SLSTM预测模型对普通站点和换乘站点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的平均值分别达到0.95和0.90,预测值对真实值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误差低于其他2种模型,证明该方法可提高地铁短时客流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以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计算方法,用该负荷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逐时负荷计算模型。以南方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用该站夏季某时间段的实测负荷数据对TRNSYS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对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做详细分析,挖掘该站的节能潜力,得到在关闭新风阀和提高车站控制温度时,该站公共区负荷可分别降低68%和42%。希望可以应用该方法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设计、运行和能耗管理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0.
铁路行车岗位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行车岗位的作业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用人的失误率技术和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行车岗位的作业可靠性进行分析,并用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急速减少的严峻形势,南京市按照创建国际化先进城市的要求,为应对交通拥堵和小汽车高速增长,推进“公交都市”理念。通过一系列公共交通政策的整合和实施,大力创建绿色公交走廊、公交枢纽以及一体化公交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在推行公交优先的同时限制小汽车,从而努力构建国家水准的“公交都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推进南京的可持续发展和支撑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地区铁路接驳方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境内地区铁路的良好接驳是充分实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外联功能的必要条件。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分布特点,研究了两者的接驳方案,确定了接驳站点分布及其功能分工。结合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重点介绍了石龙站和新东莞站两个接驳站点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3.
跨界的轨道交通连接——上海—太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由于地区和部门壁垒的阻隔,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的衔接不够,不能形成网络优势.太仓位于上海1小时都市圈内.上海轨道交通延伸到太仓,实现沪太轨道交通的跨界连接,形成"城区地铁+区域轨道交通"的模式,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形成区城轨道交通网络,有利于拓展上海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太仓的加速崛起.这一模式可为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起到先行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郊区列车与轨道交通区域快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国外城市郊区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的发展概况,分析我国城市郊区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大理、景洪、天水三座城市,对其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人口规模及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三座城市的交通客流组成及其出行需求、既有公交系统现状、轨道交通建设的可实施性等因素,提出构建“干线+环线”的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并详细介绍了这三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可为同类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步行接驳客流聚集效应函数曲线,界定郊区轨道站点影响范围;基于影响区域内土地使用性质,引入景观生态学中景观优势度概念,定义并计算各类用地的优势度指数。综合考虑站点的交通功能与场所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郊区轨道站点进行类别划分。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线网设计。将郊区轨道站点分为"7大类11小类"的分类方法,可以为大都市郊区轨道站的规划和制定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统计了国内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不含市域铁路、磁悬浮线、机场线)线网负荷强度。结合各城市的线网规模、市区和主城区常住人口密度、单程通勤距离、线路开通运营时间、沿线区域开发情况等因素,分析了引起线网负荷强度差异的原因。总结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效率的要点:在城市主城区,当常住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宜优先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并应尽量覆盖大客流集散点;在城市外围区域,当基于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引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应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开发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18.
李橘云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3):10--12,13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两大主要方式,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从出行时耗、出行费用、出行OD分布3个方面分析轨道交通走廊内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主要竞争客流范围,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6项对策,包括另行安置、走向调整、站点调整、长线截短、保留竞争、新增加密等.  相似文献   

19.
乘客候车时间是乘客时间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服务水平。相比行车正点率,乘客候车时间能够更好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服务水平和自身运行状况的最主要考核指标。本文在已知站间客流分布和列车到站时刻基础上,提出乘客候车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乘客候车时间指标的应用。该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乘客候车时间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规划和实施效果两个层面,研究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影响。首先,通过梳理南京历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互动关系,阐述各时期、不同城市形态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需求,显示轨道交通“依据总规、支持总规”的属性;然后,通过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佐证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反作用,展现轨道交通“超越总规、回归总规”的作用。南京地铁在引领城市空间拓展、支持中心体系构建、促进城市立体化和集约化建设、引导城市人口与产业分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中的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下阶段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合理响应片区发展需求、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建设及科学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