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工程,建设武广高速铁路武汉综合试验段,对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进行再创新。在设计理论、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轨道部件及工程材料、施工装备、铺设工艺、高速无砟道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优化完善,丰富完善无砟轨道技术。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重要创新成果、实车试验,提出了无砟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和建议,论述了无砟轨道技术持续创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我国早年的铁路轮渡有关技术已不适应现状铁路发展及运输的需要,国外铁路轮渡由于其机车、车辆、道岔及有关技术条件与我国相差较大,也不能照搬到烟大铁路轮渡设计及施工中。所以,系统的研究适合烟大铁路轮渡工程特点的有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对指导铁路轮渡技术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及为建设施工和实际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对适合我国机车、车辆及作业特点的铁路轮渡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考察,计算机图解检查和理论分析、计算、模拟试验,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正确结论。 研究结论:研究解决了烟大轮渡工程站型、作业方式、能力计算方法、栈桥最大坡度、栈桥轨道等问题。汲取多项世界先进技术,在渡轮动力推进系统、人行栈桥设计、栈桥轨道结构等方面创造了我国铁路轮渡“四个第一”。烟大铁路轮渡的研究设计成果通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审查,大部分应用于本工程建设中,部分成果纳入了《铁路工业站、港湾站设计规范》及《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技术手册》中。  相似文献   

3.
遂渝线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瑞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21-24,83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碴轨道铺设施工技术,总结无碴轨道施工和维修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研究方法: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是国内首次尝试在路基上成区段铺设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施工工艺,研制改进工装设备,从而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施工科研任务。 研究结果:动车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试验段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无碴轨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道床混凝土施工及裂纹防治、低弹模混凝土摊铺、轨排组装与精调等,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的4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介绍了我国铁路桥梁发展的技术政策及其核心问题和中国铁路钢桥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作用的4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即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它们是实现铁路钢桥技术政策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5.
铁路线路设计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目的:铁路选线设计是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关系全局的总体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铁路线路设计手段从以人工与图板为主,发展到甩掉图板,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了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回顾,阐述了线路设计技术的进步、创新与发展方向,从而就铁路线路设计标准的提高和不断发展提出铁路线路设计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研究课题。研究结论:尽快由三维设计环境向多维设计环境发展,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向人工智能设计发展,建成数字铁路远线专家系统,是铁路选线设计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必将大大提高铁路选线设计的生产效率,缩短工程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纪念邮戳是邮政部门刻制,用于纪念某一事物,具有盖销邮票功能的一种邮政日戳。 50年代我国曾使用过一些有关铁路的纪念邮戳,如黔桂铁路通车、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等,为宣传铁路建设成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从60年代开始,虽然我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邮电部门也发行过几套邮票,而专为纪念铁路事物的纪念邮戳却几乎没有。 1993年,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大干线——京九铁路开始施工。1995年9月,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总承包的阜阳至九江段提前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建设存在施工工期紧张、多专业协同效率低、施工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研究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从设计规划到施工建造阶段的技术实现,并着重从BIM建模、深化设计、辅助施工、进度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5个方面阐述其应用方法。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工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可为未来新建铁路信息机房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无砟轨道,但原方案存在桥梁与路基地段结构不一致、施工工艺复杂、工程造价高、维修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该结构的适应性、扩大推广应用范围、满足时速200 km及以上城际铁路运营要求,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无砟轨道设计、施工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的特点,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测量、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和优化完善。研究结论:路基、桥梁和隧道地段采用统一的单元分块式结构,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轨道结构的可维修性;基于CPⅢ控制网和自由设站技术的高精度测量控制系统可提高精调工效50%以上;底座模板及充填层模板结构设计巧妙,使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重申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简要地回顾近50年来我国隧道修建技术的飞速发展,论证在隧道工程进入21世纪绿色工程、为人类提供第二空间的新的历史阶段,如何促进地下工程的发展,探讨实现安全、优质、经济、快速建好地下工程所需改进和创新的隧道设计施工的原则、理念、要点。研究结论:提出山岭隧道设计施工的23个基本原则和浅埋暗挖隧道的12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我国五十年代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试举了建桥中采用的“管柱钻孔法”和正桥钢梁设计与制造中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等创新技术,并阐述了这些新技术在以后建成的南京大桥、芜湖大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根据宜万铁路跨越长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万州长江大桥,位于峡谷地段,水深流急,江中不宜设置桥墩的特点,对该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解决大跨度钢桁拱设计、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方法结合桥址处的地质、地形、通航、水文条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结构分析计算和桥梁结构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国内首次采用钢桁拱—桁梁组合体系的大跨度铁路桥梁的建设,探索出一套成功的设计、施工经验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正桥采用168m 360m 180m三跨连续钢桁拱-桁梁组合结构桥。桁宽采用16m,列车行车安全及舒适性有保障;吊杆合理开孔,有效拟制了风致振动;钢桁拱的架设必须采用爬坡式吊机架设;合理的安装顺序和工艺技术措施保证了钢桁拱的高精度合龙。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在河床裸露、岩面坚硬不平整、深水的条件下桥梁承台多采用钢围堰、全封混凝土阻水进行施工,当承台底与河床顶面高差较小不足于采用全封混凝土阻水时承台的施工就非常困难,本文研究上述条件下承台的有效施工方法。研究方法:以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11#墩承台施工为例,采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桥11#墩承台施工方案、施工工艺、阻水结构的形式进行研究和力学分析。研究结果:内腔封底双壁钢套箱围堰进行承台施工是一种新方法,在宜昌长江大桥11#墩承台施工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结论:当承台底与河床顶面高差较小,不足以采用全封混凝土阻水时,采用环向封底的圆环形钢围堰阻水结构施工承台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考虑到围堰的安装、下放等问题,采用长方形的内腔封底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承台是一种不错的、较为实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拱合龙措施及监控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为依托,对三主桁钢桁拱桥的主拱合龙进行监控计算分析,研究钢桁拱桥的施工合龙措施,并以监控计算指导施工架设,使钢桁拱桥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实现精确合龙,可为同类型钢桁梁的合龙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大胜关长江大桥为三主桁的六跨连续钢桁拱桥,中间2个主拱跨,两端各2个边跨。其主拱的施工合龙采用中主墩钢梁双悬臂架设、两边主墩单悬臂架设、跨中合龙的总体方案。通过对其三主桁钢桁拱桥施工合龙的监控计算分析及合龙措施研究,采用了长圆孔、圆孔、销子、顶拉装置及温差的合龙措施,双主拱顺利实现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15.
预制节段拼装连续梁桥设计要点和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预制节段拼装连续梁桥构造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及预制拼装施工关键施工技术。针对苏通大桥75 m跨径连续梁桥工程实例,对桥梁线形控制、匹配面处理、体内体外预应力施工等要求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近年来长江上修建的特殊结构桥梁风险管理工作调研基础上,结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特点,对该桥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建立了风险分析层次结构图,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工程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贵广铁路思贤窖特大桥主桥为(58.5+109.25+230+109.25+58.5)m四线铁路斜拉桥,为国内首座四线铁路采用两片主桁的大跨度宽桁斜拉桥。主梁采用两片主桁,桁宽24 m,主桁采用三角形桁式,桥面系采用带边纵梁和水平K撑的密横肋体系。本文对宽桁断面、桁式以桥面系构造和动力性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四线铁路宽桁斜拉桥,四线横梁跨度大,梁跨中、端部弯矩巨大,传递给主桁的面外弯矩较大。研究表明:无吊杆无竖向K撑横断面的三角形主桁桁式,有效地减小横梁跨度,同时每个下弦节点处的两根腹杆共同承受面外较大弯矩。带水平K撑和边纵梁的桥面系,通过改变力的传力途径,使主桁只受节点力,改善了横梁和主桁的受力。通过对宽桁断面、桁式以及对带边纵梁和水平K撑密横肋体系桥面系的创新性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四线铁路宽桁斜拉桥设计中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劲性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大跨度上承式劲性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对南盘江特大劲性混凝土拱桥的416 m上承式劲性混凝土拱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确定施工方案、研究技术难点及相应施工工艺,可为同类条件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苏通长江大桥TP75m/1200t架桥机结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已投入使用并已通过国家验收的苏通长江大桥TP75m/1200 t架桥机的工程背景、总体组成、技术条件、作业程序和结构总体设计。重点介绍结构构造特点和所进行的结构空间分析、振动分析和总稳定性计算,因为它们是保证这台属亚太地区最大型的一种新型的对称悬拼悬挂双向式架桥机正确设计与安全使用的最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银川至西安高铁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96 m简支钢桁梁与等跨度168 m连续钢桁柔性拱两种结构形式。主桥采用的等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结构,形式新颖、技术复杂。主桥跨越黄河,桥址地震烈度高,冬季冰凌现象严重,可用施工工期短。由于本桥建设条件的特殊性,导致设计施工难度大。为展现主桥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对主桥的桥式方案选择、总体布置、桥面设置、吊杆设计、基础设置等进行介绍,并给出主要计算结果及吊杆试验结果,着重对本桥的抗震设计、支座设计、螺栓防落设计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叙述,最后对主桥采用的创新性施工方案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