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文章结合山西省临吉高速公路K207+110~K207+500段边坡防护工程实例,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边坡变形现象,从内因、外因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其主要原因,指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结合该路段构成边坡的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归纳出八种破坏模式,提出了稳定性计算的方法;最后提出该路段具体的边坡防护方案,并经施工监测表明效果明显,对类似边坡防护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海 《中外公路》2012,32(5):44-47
以杭徽高速公路K107+750~K107+960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边坡处治方案分析.采用SLIDE软件进行稳定性计算表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但需对边坡的表层进行适当的处理.在深入分析边坡灾害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对1、2级边坡病害区域采用SNS主动柔性网防护,在渗水处增设泄水孔并修复破损截水沟的设计方案.该文详细介绍了SNS主动柔性网防护机理及设计方案,并采用SLIDE软件对防护后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处治措施消除了该段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使滑坡体及边坡的变形得以控制,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武冈至靖州高速公路第8合同段的CBK10+660~CBK10+720边坡工程为依托,利用FLAC~(3D)对该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需对其采取防护措施;对适合于该边坡的防护方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适合于该边坡的最优化设计方案是第一、三级边坡采用方形骨架防护、第二级边坡采用锚杆支护。边坡的方案优化设计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别运用极限平衡法和基于有限差分的强度折减法对某高速公路右侧挖方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边坡锚固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提出了该边坡的防护方案,并对锚固后的边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说明了防护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对边坡变形特征、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地质力学模型.应用简化的Bishop分析方法,以边坡潜在滑移面的最小安全系数为控制指标,对边坡的稳定性性能进行了研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重庆渝万高速公路重庆段K116+500处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进行了支护设计.实践表明,应用的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支护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工程勘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玉溪段)K119+740~+870段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该边坡安全系数为1.04,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0.88.采用削坡+坡面排水+锚杆框格梁+坡脚挡墙防护方案后,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达到1.13,属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华南山区某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基于边坡破坏成因评价其稳定性,结合工程实际从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清方卸载+适当锚固”的最优深路堑边坡加固处治方案,并通过变形监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边坡因软弱结构面出现了沿顺坡向软弱带的整体滑动;采用“清方卸载+适当锚固”边坡加固方案具有造价低、施工难度小、施工工期短的优势,且后期安全风险相对较小;采用该方案处治边坡时,可有效减少边坡变形,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香溪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拱座边坡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用FLAC 3D的有限差分方法,针对2种不同的边坡防护施工方案,对南岸拱座边坡稳定性及位移进行对比研究,提出桩基与边坡开挖同步施工的优化方案,得出此方案下的位移变化值,为边坡开挖及防护施工提供依据,达到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南海区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采用(35+260+51.5+66+62.5)m钢-混凝土混合主梁独塔斜拉桥,桥塔墩承台临近防洪大堤边坡,为保证承台施工过程中大堤的安全,对大堤防护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分析施工位置的地质条件、水位变化规律、大堤防护要求等,从安全性、施工便利性角度考虑,选用灌注桩+桩间高压旋喷桩止水的防护方案,防护桩直径1.25m,桩间距1.75m,横桥向设19根,顺桥向设7根,防护桩间采用2根0.6m高压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高压旋喷桩共50根。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防护桩桩身内力位移、地表沉降、嵌固稳定性、土的抗隆起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案确保了大堤和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锚杆防护技术在铁路的隧道支护、坝基稳定、结构抗浮等方面已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大型的公路边坡防护,当用一般的防护措施难以解决时,也越来越多的采用预应力锚杆技术.本文仅对深圳市布吉至龙华-级公路k0+960~k1+272右侧边坡产生滑坡的原因进行探讨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各段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