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某高速公路体外预应力试验桥进行了现场静力荷载试验,详细介绍了荷载试验的全过程,获得了该桥在三级加载状态下的各控制点的挠度值和应变值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桥梁专业软件MIDAS/Civil进行有限元建模,得出了对应工况下的理论计算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对桥梁的整体性能和结构安全做出了评价.同时,利用磁通量传感器对体外索索力进行了检测,得出了索力基本不随加载级别变化.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参数取值的正确性,对于完善体外预应力桥梁的设计方法和积累体外预应力桥梁实桥荷载试验技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A匝道桥在定期检测中,被评为三类结构,如何对该桥梁进行加固以及提高其承载力成为桥梁管理者的首要任务。通过该桥的加固实例,介绍了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并通过荷载试验,检验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了中美印三国桥梁设计规范中关于汽车荷载的规定,包括名义车道划分、车道荷载、车辆荷载、冲击系数、折减系数、布载方式等方面,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三国规范中汽车荷载的差异。比较发现,汽车荷载作用下,根据美国规范算出的跨中弯矩及位移值最小,印尼规范最大,中国规范居中。  相似文献   

4.
对荷载分散型锚索差异荷载补偿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路基工程》2007,(2):70-72
荷载分散型锚索的张拉施工工序中,往往由于补偿荷载计算不准确或张拉过程操作不当,使得锚固工程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荷载分散型锚索的结构形式,结合工程实践,将荷载分散型锚索差异荷载的补偿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根据影响车辆随机动态荷载的主要因素,在设定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随机动态荷载的评定中。该方法将复杂的车辆随机动态荷载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各层次上对随机动态荷载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随机动态荷载的分级标准,为合理荷载模型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响应时,车辆荷载通常被简化为静止、振动和匀速移动3类形式.为了准确把握荷载不同简化形式下路面结构响应的差异,根据柔性路面的典型结构形式,建立了路面结构的离散元模型;采用离散元颗粒流软件,分别模拟了静止、振动和移动荷载对路面结构的作用,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荷载形式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静止、振动荷载只能反映移动荷载作用于路面结构后最大响应,亦即移动荷载越过路面结构某位置的瞬间,静止荷载响应与振动和移动荷载响应的峰值相当;静止、振动荷载不能反映移动荷载对路面结构引起的拉、压交替响应,以及车辆移动引起的路面结构内水平剪应力不同方向的两次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型车辆虽然在整个交通车辆中占有比重较小,但对于特殊交通要求的桥梁,不能只采用现行规范要求荷载等级进行计算,需要按照实际的车列荷载进行加载计算。由于重型车辆荷载的实际汽车荷载效应比规范计算标准值偏大,对于重载交通地区,需要获取实际通行车辆的车重、轴重、轴距、车头间距、车速等参数,对桥梁结构进行整体和局部验算。  相似文献   

8.
对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的中小跨径桥梁提出了一种使用高强螺栓作为施力工具的新型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并对加固前、加固后的空心板进行了破坏荷载对比试验,为旧桥加固方案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影响车辆随机动态荷载的主要因素,在设定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随机动态荷载的评定中.该方法将复杂的车辆随机动态荷载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各层次上对随机动态荷载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随机动态荷载的分级标准,为合理荷载模型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郝志强 《公路》2015,(2):111-115
利用山西省多条重载交通道路实际交通状况现场调查结果,分析确定其车辆荷载分布的类型和统计参数。并以此为依据,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实际车辆荷载流,对不同跨径、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计算其荷载效应,确定出任意时点的荷载效应分布函数。从而得出设计基准期内车辆荷载效应的分布类型及统计参数,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重载交通条件下车辆荷载标准。  相似文献   

11.
成立涛  刘宁 《公路》2013,(6):63-68
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是陕西省重要的能源运输大通道,重型汽车比例高,交通量大,应用现行规范公路—Ⅰ级汽车荷载进行设计难以满足目标可靠度要求。在对该区域进行交通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于该高速公路重载交通特点的桥梁荷载模型。该模型采用车列荷载模式,能直观反映作用于桥梁汽车轴重、总重、轴距等参数,方便桥梁的运营管理,且使桥梁在实际重载交通条件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保证。该汽车荷载模型与公路—Ⅰ级的对比分析表明:若采用公路—Ⅰ级汽车荷载乘以放大系数的方法进行设计,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却未必起到控制设计的目的。采用该汽车荷载进行桥梁设计对总造价影响较小,却能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CFRP束体外预应力桥梁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首座CFRP束体外预应力公路桥梁进行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何圩桥前2阶自振频率实测值与理论值接近。CFRP束体外预应力桥梁的冲击系数随加载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实测冲击系数小于规范中规定值,桥面的平整度较好且具有较好的行车性能。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对于完善CFRP束体外预应力桥梁的设计方法和积累体外预应力桥荷载试验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试验桥,何圩桥可为CFRP束用做桥梁体外预应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某公路大桥引桥经过多年运营后,在顶板、腹板、横梁出现了较严重的裂缝,影响了桥梁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通过荷载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张拉体外预应力束和在顶板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法,对引桥进行了加固。利用荷载试验对加固后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彻查广东省高速公路既有独柱墩梁桥抗倾覆稳定性问题,为新建独柱墩桥梁提供设计依据,对该类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汽车荷载进行研究。根据广东省交通集团货车调查分析成果,虎门二桥荷载统计报告,同济大学对上海市车辆荷载研究成果,得出广东省现状汽车荷载模式。通过实例有限元分析对比,得出《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D D60-2015)中规定的汽车荷载在验算该类桥梁倾覆时,偏不安全,且随着联长的增长,安全度降低。发现该类桥梁的汽车荷载产生的倾覆效应与其荷载总量有近似比例关系,与其荷载模式关系不大,并提出以公路-1级汽车荷载乘以3.4倍的分项系数为验算汽车荷载。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欧洲规范中对于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相关规定,并结合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欧洲规范与我国规范中车辆荷载的比较,总结了欧洲车辆荷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实际工程中,建筑物并不总是产生沉降,当受到地下水浮力、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时,建筑物也可能产生向上移动的趋势,承受上拔荷载的抗拔桩就是用来抵抗这部分作用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相对于抗压桩而言,目前关于抗拔桩的研究不够深入。该文将荷载传递法应用到抗拔桩的变形分析,即建立了基于双曲线模型的荷载传递方程,应用边界条件、连续性条件推导出抗拔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实验室模拟交通荷载的实验设备研制和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地基在静荷载和循坏荷载两种荷载作用下的不同的固结沉降特性。并检验了试验设备的实用性。为进一步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在2009年着手对桥涵设计规范进行修订,关于汽车荷载形式的采用问题引起了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继续沿用原设计规范中的车道荷载,即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的一种虚拟荷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采用由标准车组成车列的汽车活载。后者的理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作条件下,采用车列荷载对于影响线的加载非常不便,但现阶段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影响线进行加载并找出最不利加载位置已经非常容易。而采用车道荷载时,对于不同跨径、不同影响线形状的条件下与加载车列荷载相比会得到不同的效应。本文介绍了前苏联桥涵规范中规定汽车荷载的发展历史,并通过理论分析对两种形式的荷载作用下不同桥跨的效应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两种形式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相对于跨径的变化规律,总结了两种荷载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9.
独柱支撑匝道桥抗倾覆验算汽车荷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免独柱支撑匝道桥倾覆事故的发生,对该类桥梁抗倾覆验算汽车荷载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规范汽车荷载的比较、已有该类桥梁倾覆事故的汽车荷载调查分析、重载交通汽车荷载模式下该类桥梁倾覆效应的研究,得出:对于重载交通线路,《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汽车荷载计算的桥梁倾覆效应小,安全度不足,且随着桥梁联长的增长,安全度降低。建议在计算该类桥梁倾覆效应时,汽车荷载以加载总量为主要控制指标(可采用控制单车道折算线荷载集度的方式),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际条件,就当地发生重载交通的程度确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疲劳列车,将各种疲劳列车模拟通过两座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以获取连续梁控制截面的疲劳荷载效应谱;将疲劳荷载效应与标准荷载最大效应建立关系,便可得到连续梁控制截面的标准荷载效应比频谱。利用标准荷载效应比频谱,可计算出钢筋的等效等幅应力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