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凤腾 《公路》1994,(1):5-9
本文以我国公路混合交通通行能力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湖南境内107和319国道实施GBM工程路段的公路服务水平,交通运行状态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面实施GBM工程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是充分挖掘我国现有公路潜力,投资少,见效快地缓解我国当前交通紧张局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路通行能力研究及河南省二级公路断面型式的调查,对二级公路不同路面宽度的设计通行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二级公路各路面宽度与设计交通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对行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的分析,给出二级公路各种标准断面。为二级公路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同江-三亚国道主干线海口绕城公路的交通量调查及预测,对通行能力、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确定该路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汶川地震灾后212国道某公路段的通行能力及损坏情况,详细论述了对该路段进行灾后公路改建的路面设计、施工工艺,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接缝处理等问题,以及施工安全和保畅通措施,为其他灾后公路重建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瑗媛  范操 《交通科技》2010,(3):113-115
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研究依托,对以运输量作为表征的公路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将公路客、货运输量通行能力与公路交通量通行能力、车种构成、各种车型的额载、实载等指标建立关联,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提出公路客、货运输量通行能力的测算公式,给出了不同公路等级、不同车道数、不同车种构成情况下公路的客、货运输量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二级公路路段交通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通行能力研究与主要目的,在调查常握寒冷地区二级公路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交换流仿真模型,建立了以发车模型,自由行驶模型,跟驰模型和超车模型为主要模块的寒冷地区二级公中路段交通仿真模型,并对各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给出寒冷地区二级公路的路段通行能力及车辆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7.
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方法研究成果较为缺乏的问题,根据灾害对公路通行能力影响的特点,对灾害的种类进行分类,并设计了公路通行能力折算路段划分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类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系数确定方法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例证分析表明,所设计方法可以实现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分析,为灾害条件下应急交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亚平 《国外公路》2000,20(5):26-29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通行能力研究的关键技术和攻关目标,指出了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贺申  李强 《公路》2001,(9):101-104
论述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介绍近6年来我国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状况、取得的成果及其研究前景,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银行研究项目——《河南-河北公路通行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山区二级公路线形与行车速度关系模型的适用性,优化了其中梯度与曲度的指标取值,使之适用于山区二级公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再利用该线形-速度模型确定理论通行能力与公路线形的关系,继而对理论通行能力进行合理修正,探讨了山区二级公路实际通行能力与线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是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具体要求,而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旧路改建后路面难免较早出现病害,文章从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基使用状况、原有基层使用状况、旧路线形、超载超限等几方面因素对造成改造后公路路面病害的可能成因作了简单分析,为公路改扩建工程实践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路通行能力是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基础。由于山区公路缺乏大流量的交通路段,无法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在对驾驶员、车辆以及山区双车道公路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用于山区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仿真模型,克服了数据采集上的困难。同时该模型也为进一步研究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交通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公路通行能力研究项目 ,对交通调查设备 ,交通调查的目的与方法等作了简要的介绍 ,可为公路科研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混合交通条件下的车道宽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宝睿  程建川  林丽 《中外公路》2004,24(1):100-104
印度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双车道公路混合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10段各种宽度的双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所有车辆分为9种不同的类型,测算了每段道路各种车辆的PCU值,发现各种车辆的PCU值随行车道宽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双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与行车道宽度的函数关系,该关系揭示了混合交通条件对通行能力影响的实质,并且利用该结论,可以得到非标准宽度道路的通行能力修正因子,从而可更准确地确定双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双车道路段通行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的研究状况。根据我国绝大多数公路为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的特点,提出了载重车辆折算系数、双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路段服务水平划分、各种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路功能分类和通行能力直接相关,干线公路要保证大通行能力,地方公路要便利,集散公路既要有一定的通行能力又要有一定的便利性,不同功能的公路的设计特征因此而有所不同。不同公路功能分类的公路设计特征、交通特征不同,其安全性也必然不同。我国公路考虑安全如何进行功能分类?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在公路功能分类、公路设计、公路安全计划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分析了我国公路分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公路功能分类和安全的关系,提出我国考虑交通安全的理想的公路功能分类,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分析是公路建设中设计收费站时后项重要工作。本文在产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G/模型,计算得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在不同服务水平下的收费站最大服务交通量,并提出了一套分析收费站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是当前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分析所缺少的关键内容,为梳理交织区通行能力研究脉络,确定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研究方向,研究首先应用对比分析及实测数据测算方法,从定性及定量两个方面对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展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工作时常用的"九五"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指南、"十五"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指南、2003年《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中交织区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而后详细阐述了2010版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最新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方法及流程,论述改版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为我国交通研究人员开展交织区通行能力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美国公路财政体系满足不了国家对公路投资的资金需求,因此,要对现在的公路财政系统进行调整,就必须系统地对公路财政的所有来重新评估。文中对美国公路财政的近况、资金短缺和增加公路财政的途径进行了阐述,以满足道路通行能力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05,(5):166-166
2005年初以来,内蒙古林西县从增加公路科技含量,加大资金投入入手,全面提升公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行质量。如今,全县已舞起了国、省、县、乡、村五条彩色公路建设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