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跨立体有轨电车综合了BRT和地铁等新型轨道交通的特点,它运行于高架桥或立交桥之下、小汽车之上的道路空间,车体下部可通行小汽车,所以其专用桥梁不同于其他车辆通行的桥梁。对这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通行的专用桥梁设计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并建议设计时采用BIM技术。分析结果对高跨立体有轨电车专用桥梁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长江大桥公轨合建桥梁设计标准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长江大桥是我国最大的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的跨江桥梁。由于设计中尚无专门规范遵循,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设计中吸取了国内外轨道交通与铁路建设的经验,积极开展预留轨道交通空间相关技术研究。该文着重介绍上海长江大桥公轨合建桥梁设计标准与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华云 《桥梁建设》2006,(Z2):65-68
无缝线路作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需要轨下桥梁结构设计树立以人为本,满足高速列车旅客舒适性、轨道平顺性、安全性要求的设计理念。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孔跨布置设计与该桥无缝线路设计方案专题研究,表明在无缝线路轨道下合理的桥梁孔跨布置,能提供无缝线路较好的轨道受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昆鹏  侯斌  郭薇薇  刘高  张田 《公路》2024,(1):169-176
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典型制式,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车辆通过窄轨距轮对骑跨在单根轨道梁上的走行方式,使其易受轨道结构振动影响,因此,横风作用下大跨度桥上的车辆运营性能很值得关注。建立了风-跨座式单轨车辆-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以某海外工程的跨座式公轨两用斜拉桥方案为对象,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车-桥系统的气动参数,并通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评估了横风作用下桥上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的运营性能。研究表明:在桥梁风致振动激励下,当跨座单轨车辆通过桥梁主跨时,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大,车体竖向加速度及稳定轮的响应增幅最为明显;在瞬时风速35 m/s横风作用下,桥上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轮重减载率均在0.8限值以内,能够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长江大桥全长16.5km,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的跨江桥梁。设计中根据大桥的建设条件与特点,开发与应用了公轨合建、大跨度斜拉桥、大跨度组合梁、大型预制构件、节段拼装主梁等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为大桥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文着重介绍了上海长江大桥跨江段桥梁的设计与科研。  相似文献   

6.
上海长江大桥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的跨江桥梁。设计中开发与应用了公路轨道交通合建、组合梁、大型预制构件、节段拼装主梁等设计新技术,为大桥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就上海长江大桥的设计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建立轨道交通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体系及检测指标,为轨道交通桥梁检测评定工作提供依据,在公路、市政、铁路桥梁检测规范的基础上,研究轨道交通桥梁的结构特点、荷载特点,提出了针对轨道交通桥梁的技术状况评估方法,明确了基于公路桥梁的轨道交通桥梁检测指标,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检测评定技术。选取典型的梁式轨道交通桥梁项目,采用研究建立的评定方法对工程结构进行技术状况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和原有方法评定结果基本一致,前者更能反映轨道交通桥梁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正>中铁大桥院是我国最早以桥梁为主的专业勘测设计集团,在多跨悬索桥、多跨斜拉桥、公铁两用桥、高铁大桥、跨海大桥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己发展成以桥梁勘测设计为核心,集咨询监理、桥隧诊治、铁路工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市政工程、轨道交通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该院先后培养了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全国设计大师。荣获国际桥梁"乔治·理查德森"大奖2项,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工程奖2项,英国卓越结构工程大  相似文献   

9.
上海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入海口,越江桥梁长9.97 km,桥梁预留轨道交通过桥功能.为适应复杂建设条件采用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大跨组合箱梁以及多种跨度的PC箱梁等多种结构形式,采用对称悬臂拼装、整孔预制吊装、节段预制拼装等多种施工方法.重点从大跨度斜拉桥、大跨度组合箱梁、桥梁预制拼装以及公轨合建等方面介绍上海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构思.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北横通道二期工程跨铁路立交桥工程位于上海机务段至上海站间,桥梁需同时上跨机务段管线、联络线共8条铁路线及轨道交通3/4号线,对施工的安全控制要求非常高。桥梁结构型式为单拱面下承式钢拱桥,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详细介绍了施工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以及施工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对施工过程现场监测,结合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