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铝合金在机车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铝合金在国内外机车车辆上的应用以及适合机车车辆使用的铝合金,指出国内发展铝合金车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铝合金在轨道交通业应用的优势,结合车辆轻量化讨论了铝合金在机车车辆上的具体应用,分析了铝合金在我国轨道交通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机车车辆的各种生产技术中,焊接接合技术是最基本的制造技术之一。本文前半部分论述了机车车辆转向架的典型焊接工艺,从制作顺序、侧梁及横梁的组装到转向架的组装,介绍了新型电弧焊接法在转向架制作中的应用。后半部分主要阐述机车车辆焊接接合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电弧焊、电阻点焊等熔焊在不锈钢车辆制造中的应用、摩擦搅拌焊(FSW)在铝合金车辆制造中的应用以及为适应列车提速,铝合金蜂窝板车体结构在轻量化车辆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有关人员不受电击,依据TB/T 3076-200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介绍了在机车车辆设计制造中应采取的措施.根据国外的应用实例,探讨了在铁路机车车辆上应用安全接地联锁装置的方案,并简要介绍了该联锁装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环保问题,东日本铁路公司在研究机车车辆及其部件再生产利用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文章叙述了铝合金车体、座椅材料和玻璃钢回收利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TGYQ-A系列高强铝合金铁道机车车辆液压起复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MIG焊修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缺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搅拌摩擦焊(FSW)以其焊接变形小、焊接接头质量好的优势在机车车辆制造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对FSW焊接缺欠进行修复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主要介绍了铝合金厚板FSW焊缝的检查手段和焊接缺欠在宏观、电镜扫描检测下的状态,针对局部缺欠采用MIG焊进行修复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试验找出了一种采用MIG焊修复FSW焊接缺欠的工艺流程,这一工艺可作为FSW在铁路装备制造应用中的一种补充,对充分拓宽其在机车车辆制造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8.
8月31日,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在铝合金车间举行了CRH3(时速300km动车组)项目小部件开工仪式,标志着300km动车组项目进入正式投产阶段,竖起了该项目实施的第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应用于铁道机车车辆上的液压制动机的原理、特点和关键技术,对国内外铁道机车车辆采用液压制动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液压制动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系统常用的射线检测技术有射线照相、射线实时成像,其中射线照相技术已在铁路系统应用多年,主要应用于摇枕、侧架射线照相检测、焊接构件焊缝的检测、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风缸焊缝检测、铝合金及不锈钢构件检测等;而实时成像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则是近年来刚  相似文献   

11.
王璞 《铁道建筑》2020,(4):80-83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弹性基底约束条件下30 t轴重重载道岔合金钢组合辙叉结构的轮轨接触耦合计算模型,对重载铁路道岔中典型的12号和18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分别取3个特征位置进行钢轨应力和轮轨接触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辙叉受力与实际情况一致;2种辙叉计算结果一致;翼轨、心轨上的应力最大值分别发生在咽喉区、心轨顶宽20 mm处;考虑到顶宽20 mm处心轨的钢轨应力超出合金钢强度极限,建议对该处进行适当加强,并调整翼轨与心轨相对位置以减小心轨承载比例;由于心轨顶宽不足,轮轨接触面积过小导致顶宽20 mm处心轨承担过大的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既有普速铁路锻制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量大,更换作业频繁等问题,针对现场辙叉翼轨磨耗过量、心轨伤损、胶垫压溃窜出、间隔铁螺栓断裂等典型病害,采用延长翼轨平直段范围至心轨理论尖端增加轨头实际承载面积、刨切翼轨轨头0~4 mm减小轨侧连接圆弧所占宽度、强化叉心结构及下部支承避免弹性垫板失效、调整间隔铁...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头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采用铝合金车头的优势,介绍了钣金成型和超塑成形制造铝合金车头的加工工艺,分析了钣金成型和超塑成型在制造铝合金车头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工艺难点,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的制造现状深入调研,以标准化生产线和节拍化的生产工位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化、柔性化的生产理念,提出符合轨道车辆制造特点和铝合金车体生产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车间总体架构,并分别对车间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协同平台、数字化制造运营管理平台、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和大数据平台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集成了研发、制造和管理协同的数字化车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缩减产品研制周期,为铝合金车体车间甚至轨道车辆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设计成果及工程实践,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授流制式在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和减少碳排放等方面的优势进行阐述,充分证明直流1500V钢铝复合接触轨授流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客车司机室外壳有铝合金和纤维强化塑料两种材质。文章从生产特点、材料强度、空气动力学三个方面,对铝合金和纤维强化塑料两种材质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以铝合金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车体的静强度特性,包括:总结铝合金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优势与不足;分析铝合金车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典型工况下的车体静强度;通过仿真获得不同工况下车体应力分布情况;通过试验验证车体关键部位的应力及安全系数;分析铝合金车体静强度特性。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整体安全系数较大,但车门角、车窗角等区域应力集中较明显,因此,设计时应重点考虑轻量化及应力集中区的局部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轮轨接触理论,考虑固定辙叉复杂的轨头廓形变化及轨距线不连续,提出能够准确计算固定辙叉轮轨接触参数的算法并编制相应计算软件。通过现场试验,对LM型踏面通过60 kg/m钢轨12号合金钢组合辙叉时的轮轨接触点位置(包括沿辙叉纵向和各关键断面)进行测量,并与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采用该算法分析60 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整铸辙叉翼轨加高这一优化设计对轮轨接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沿辙叉走行方向和辙叉各关键断面,实测值与软件计算的轮轨接触点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翼轨适当加高可以优化轮轨接触关系,降低辙叉竖向不平顺,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软件的可行性,便于准确、高效地对固定辙叉区轮轨关系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骆焱  乔神路 《铁道勘察》2020,(3):142-146
北京新机场线是时速16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较于普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列车轴重大、速度高、通过地段复杂多样等特点,有必要对其道岔系统进行专门研究。研究的重点为道岔平面线型、结构构造、轨下基础及工电结合部等几个方面。研究结果:采用60AT2尖轨并设置轨底坡或轨顶坡,提高了列车经过岔区时的平稳性和旅客的乘座舒适度;采用镶嵌翼轨式合金钢组合辙叉提高了辙叉使用寿命,减小了养护维修量;采用不同刚度的板下弹性垫层,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岔区的刚度均匀化及整体低刚度化,有效降低了岔区的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20.
为同时满足承载和防腐蚀两个要求,铁路浓硝酸罐车罐体选用铝/铝镁合金层合板复合材料,纯铝为其内胆材料,铝镁合金为承载材料。现对上述层合板材料试样进行疲劳性能试验以及弹塑性分析,发现随着外载的增加,由于层合板两种材料变形不协调,界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造成界面开裂,裂纹向纯铝层扩展,纯铝层断裂,最终导致层合板断裂。据此,建立了层合板材料的名义应力—寿命曲线和局部应变—寿命曲线,为浓硝酸罐车罐体的疲劳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