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建立大型拖头车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了一种滑道式阻尼器,该阻尼器应用于网索避险车道的两侧,为网索避险车道提供阻尼力.采用拖头车模型对网索避险车道的拦截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碰撞到该网索避险车道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输出峰值较小,且阻尼力输出均匀,不但能满足避险车道的设计防护需求,还可以缩短避险车道的长度40%以上.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避险车道改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工程措施。避险车道制动距离的计算是避险车道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介绍了3种制动距离计算方法,分别为: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基于动量原理的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实车试验的经验数据拟合方法,并介绍了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与计算过程,总结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对避险车道制动距离的探讨,可为避险车道的长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参照国内外避险车道设计思路,结合山区低等级道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工程实例,就山区低等级道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设置位置及避险车道的类型、长度、坡度,材料选择及厚度,避险车道的平纵设计,排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避险车道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修筑避险车道对保障交通安全十分有效,特别是对于山区公路.文中针对我国的交通状况,对避险车道的组成、有关技术参数及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郑蔚澜  白书锋  杨杰  姜文龙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0):144-146,162
避险车道是一项重要的安全设施,对预防长大下坡路段由于刹车失灵引起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车足尺试验,研究了碎石道床避险车道对车辆阻尼效果与车辆质量、驶入速度以及避险车道纵坡的关系,确定了碎石道床避险车道对车辆的平均阻尼系数,并进而提出了避险车道的长度计算公式,为我国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粤赣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成  田喜东  孙智勇 《公路》2005,(12):102-105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粤赣高速公路的避险车道进行了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并参考了国内外避险车道设计和运营的经验,对粤赣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避险车道的几何参数和避险车道相关的辅助设施进行了评价和讨论.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山区公路避险车道参数设计方案,基于离散元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轮胎与避险车道集料颗粒流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性能测试系统对货车轮胎垂直特性进行了室内台架试验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响应,标定了轮胎颗粒流模型细观参数。采用漏斗法测量了避险车道集料休止角,结合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方法,对集料颗粒流模型表面摩擦因数进行了标定。基于所建立的轮胎与避险车道的集料颗粒流模型,仿真分析了轮胎在避险车道中的行驶过程,模拟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行驶距离、行驶速度与轮胎转速的变化趋势。在甘肃S308省道K209+400处避险车道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所建立的轮胎-颗粒流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铺设厚度,不同集料大小下的仿真结果。综合考虑减速效果和施工成本,确立了避险车道铺设厚度、铺设长度、颗粒材料等设计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能够很好地模拟车辆在避险车道中的行驶过程;考虑到颗粒固结等因素,建议避险车道铺设厚度不小于0.8 m;针对行驶速度大于90 km·h-1的载货汽车,避险车道设计长度建议大于130 m;避险车道集料方面,建议选用粒径为1~3 cm且圆度较高的砾石作为路床材料。  相似文献   

8.
东西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系统地总结了设置避险车道的必要性及其所考虑的因素,并介绍了避险车道类型、设计方法、平纵几何线形及相应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9.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京梅 《公路》2006,(7):105-109
连续下坡和载重汽车的结合对于载重汽车驾驶员和其他驾驶员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山岭区连续长下坡路段失控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冲出路基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避险车道的合理设置,并配置标志、护栏、坡顶设置刹车检查站等服务设施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避险车道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及避险车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季萍 《公路》2008,(6):95-99
山区公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山区公路上大型货车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设置避险车道是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一种预防性措施,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系统地总结了避险车道的类型、设置位置、设计方法、平纵几何线形及相应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11.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道路设计者的重视。应用实践证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长陡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为依托,介绍了避险车道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包括避险车道工作原理与设置位置;避险车道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服务车道、施救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道路设计者的重视。应用实践证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长陡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为依托,介绍了避险车道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包括避险车道工作原理与设置位置;避险车道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服务车道、施救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桥梁避险车道结构分析和计算,为复杂山区地形中长大下坡不能设置道路避险车道的路段设置桥梁避险车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内避险车道的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还较少,该文对避险车道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供道路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避险车道最早起源于美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失控车辆经常冲出道路停在路边废料堆上,或者冲到山上用于运滚木的旧路上,由此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受到启发,第一条避险车道在美国加利福利亚诞生。美国避险车道数量发展很快,按1990年的统计数字—27个州使用避险车道,数量达170条。  相似文献   

16.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阳 《交通科技》2007,(4):100-102
结合贵州省镇胜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介绍了在山区公路中如何选定避险车道的位置、避险车道设计方法及相应设施的选择,并对避险车道平、纵几何线形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第2合同段三处避险车道的设计情况,介绍了在山区公路中如何选定避险车道的位置、避险车道设计方法及相应设施的选择,并对避险车道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PIARC制动升温模型,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在道路工程长大下坡的避险车道选址中,对避险车道设置的必要性、位置、间距和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避险车道应依据PIARC温升曲线,再结合地形条件、《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细则》(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建议确定位置、间距和数量。  相似文献   

19.
现有避险车道的路床集料类型、铺设厚度、坡度与长度等数据一般根据经验与当地环境选取,缺乏可靠性。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因为避险车道长度不足导致失控车辆冲出端部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可能影响避险车道填充集料阻力性能的因素,找到敏感性因素,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车运行试验数据,建立了针对20~40mm粒径砾石集料的阻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指导采用20~40mm粒径砾石集料的避险车道的设计,并可参照此方法建立其它集料的阻力性能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避险车道设计合理,并配置标志、护栏、坡顶设置刹车检查站等服务设施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介绍了避险车道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