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随着瓣膜外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脏器移植的兴起,使同种异体瓣膜再次被人们所重视.现就我院对同种异体瓣膜的采集。处理及贮方法介绍如下.取瓣: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年轻、死亡在1h 以内的人的心脏或脑死亡人的心脏,将取下的心脏在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2~3次,然后置于盛有Hank's 液的无菌塑料袋中,置4℃冰壶中迅速带回手术室.处理:在无菌条件下,检查瓣膜有无畸形及病变,若有则弃用;剥离、裁剪多余的肌肉、脂肪及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观察不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应用自体输血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 68例患者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 ,包括术前贮血 ,术中回收血以及应用抑肽酶。同时选择 68例接受输异体库血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间中心静脉压 (CVP)、血红蛋白 (Hb)、血小板 (PLT)及术后引流量等差异。结果 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Hb、PLT均较术前降低 (P <0 .0 5 ) ,凝血酶原时间 (PT)延长(P <0 .0 5 ) ,但Hb、PLT、PT仍在正常范围内 ,PaO2 术后较术前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Hb、PLT、PT及引流量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术中失血量、用库血量却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自体输血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 ,围术期虽有轻度贫血但不影响血液的携氧功能 ,术后出、凝血状况亦不受影响 ,并能减少输异体库血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3.
心脏肿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心脏原发肿瘤尸体解剖发现率仅为 0 .0 0 17%~ 0 .0 3% [1]。自 1976年至1997年 7月 ,我院共手术治疗心脏肿瘤 4 0例 ,为探讨其特征 ,评估治疗方法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0例中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8~70岁。病程 2 0 d~ 15年。原发性心脏肿瘤 38例 ,其中良性 34例 ,包括左房粘液瘤 2 8例 ,右房粘液瘤 3例 ,左房血管瘤 2例 ,右室壁纤维瘤 1例。恶性 4例 ,其中左房横纹肌肉瘤 2例 ,心包恶性间皮瘤 2例。继发性心脏转移瘤 2例 ,其中肝癌右心房转移和胸腺瘤心脏主动脉转移各 1例。3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30 g/L环氧氯丙烷处理24 h的去细胞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hBMSCs)种植于脱细胞支架上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ing heart valve,TEHV),分别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TEHV的组织结构,并行RT-PCR测定hBMSCs分泌MMP-1、3的功能。结果hBMSCs在实验组脱细胞瓣膜表面生长良好,MMPs的表达比对照组降低。结论环氧氯丙烷处理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可以抑制hBMSCs的MMP-1、3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 肺动脉瓣狭窄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往多在低温或体外循环下行直视切开术。我院自1973年10月以来采用常温下阻断循环行直视瓣膜切开术16例,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令在11~47岁之间,均有程度不等的活动后心慌气短,不发绀,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处理的心脏瓣膜组织在体内再内皮化的效果 ,试图确定最佳的再内皮化方法。方法 选用羊新鲜瓣叶 2 5个 ,分别用液氮冷冻 ,脱氧胆酸、戊二醛以及低 /高渗液、酶处理 ,比较各组瓣膜抗原性大小。将各组瓣叶分别植入羊股动脉内 ,3月后取出 ,扫描电镜观察再内皮化效果。结果 各种处理方法均可减弱瓣膜的抗原性。脱氧胆酸、戊二醛、低 /高渗液、酶处理组抗原性最低。体内再内皮化效果以脱氧胆酸、低 /高渗液、酶处理组最优。结论 经脱氧胆酸或低 /高渗液、酶处理的同种瓣抗原性低 ,受体内皮细胞易于再内皮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重症瓣膜转换术后脱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过程全身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影响,以评价联合用药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重症瓣膜转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成分两组,于心脏腹跳、建立稳定的自主心律后,分别应用小剂量(A组)或较大剂量(B组)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停机过程经人工心肺机输血、补液维持肺动脉舒张压(pulmonary arte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材料的应用研究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其采集、贮存、抗菌素的应用、冷冻法、解融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目前仍存有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主要观察液氮 (- 1 96℃ )保存 1~ 2 4个月不同时间瓣膜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和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的变化 ,为临床适用的冷冻保存人同种主动脉瓣的适宜保存期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男性的主动脉瓣膜 2 0个。实验依据保存时间分为 1 0组 ,Ⅰ组为新鲜对照组 ,Ⅱ~Ⅹ组分别为冷冻保存 1~ 2 4个月瓣膜。新鲜瓣膜取材后直接供实验用 ,冷冻组各瓣膜缓慢降温 (1℃·min- 1 ) ,液氮中保存 ,快速复温。瓣膜置入培养液 2 4h ,置入前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计算其差值。同位素测定标本加入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做CBPM计数 ,计算每mg组织3H TdR掺入量。结果 新鲜瓣膜组葡萄糖消耗量和3H TdR掺入量均最高 ,冷冻保存组随液氮保存时间延长 ,组织的葡萄糖消耗量和3H TdR掺入量逐渐减低 ;冷冻保存 1~ 1 5个月瓣膜葡萄糖代谢率与新鲜瓣膜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冷冻保存 1 8~ 2 4个月瓣膜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减低 (P <0 .0 5 ) ,冷冻保存 1 2~ 2 4个月瓣膜3H TdR掺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5 )。结论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瓣膜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和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有一定影响 ,其程度随保存时间增长而加重 ,液氮保存 1 5~ 2 4个月瓣膜组织代谢率明显减低 ,因此瓣膜耐久性可?  相似文献   

10.
围绕铁路软基监测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建立监测系统数据库结构的思路,提出了多重继承数据访问文档处理为基础的数据采集、导航、分析平台的建立方法,以及图表输出处理实现。介绍了它在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力学实验方法,研究冷冻保存对人同种主动脉瓣力学的影响以及与保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冷冻保存不影响应力松弛速度,保存15月内对应力一应变关系和破坏参数无影响。它提示冷冻保存对人同种主动脉瓣力学性质影响较小,其机理与冷冻保存可防止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的损害有关。临床上应用冷冻保存15月内的同种瓣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处理及疗效随访。49例经右心行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修补术;2例经主动脉行窦瘤破裂修补的同时分别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或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显示∶51例中,住院死亡3例;术后随访有3例可能仍有轻度主动脉心腔间血液分流,余病人疗效良好。提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应尽早手术,必要时行急诊手术,其中多数经右心均能修补,必要时可同时行主动脉、右心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13.
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对14例生物猪瓣替换二尖瓣,对其抗原性进行了研究。用已知抗原测患者术后血清中抗体,均显示不同程度阳性。提示生物猪瓣替换于人体内,术后确存在不同程度抗原性,其免疫反应难以避免,这可能是生物瓣钙化、撕裂、坏损或衰败率高的因素之一。如何减轻免疫反应的发生、改善瓣的处理和制备方法,是提高生物瓣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自1979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共为53例病人施行54个人工瓣膜替换术。其中50例二尖瓣替换,1例主动脉瓣替换,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换,1例三尖瓣替换及二尖瓣成形术。术前心功能:Ⅱ级者6例(11%),Ⅲ级者35例(66%),Ⅳ级者12例(22%)。本组术后30天内死亡2例,死亡率3.7%。随访时间3个月至62个月,晚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3.3%病人年。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本文对术前准备,心肌保护及并发症作了讨论。作者认为:人工瓣膜至今尚未达到理想程度,对瓣膜替换术的病例选择应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15.
对人主、肺动脉瓣作单轴拉伸、应力松弛及破坏试验。结果:在生理范围内两者力学性质相似。从生物力学角度说明,为人同种肺动脉瓣作为主动脉瓣替换的合适选择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心脏房室管畸形15例,其中单纯型4例、部分型9例、完全型2例。术中先修补二、三尖瓣裂口,后用Dacron补片修补心内膜垫缺损。Koch三角区近三尖瓣隔瓣处间断浅缝合。13例冠状静脉窦口留在右房,2例在左房。术后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死亡1例,2次手术及残留分流各1例。13例恢复良好。术后常规应用临时起搏预防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7.
国人心脏室中隔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人心室中隔形态,特别对其上缘的构成除E.Henry_-~1有过描述外,国内还未见详述。为了适应心脏内、外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对60例人心室中隔标本(儿童30例,成人30例)左、右侧面结构、边缘等进行了观察与测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来评价心功能。结果①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联合组心率、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末压、脉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②心动超声显示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短轴缩率、E/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③联合组BNP水平较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明显升高(P<0.05)。④联合组心脏/体重、湿肺/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结论可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超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